繁漪悲剧性形象的再分析摘要曹禺先生的代表作《雷雨》一直是人们所议论和研究的焦点。
不论是其剧情的设置和发展,还是剧中人物的形象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
繁漪的复杂并且充满矛盾性,她的矛盾不仅仅是性格上的矛盾,同时还是与生活现实的矛盾。
她的勇敢与叛逆、天真与自私都为其悲剧性做了“铺垫”。
她的悲剧从嫁入周家开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嫁入周家后,她并没有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周家给与她的只有“悲剧”。
生活上周朴园给与她压迫,使她难以喘息。
也许是为了寻求安慰,也许是为了寻求幸福,她爱上了她不该爱的周萍。
而周萍给与她的也只有悲剧。
关键词勇敢叛逆天真自私个性解放悲剧性目录引言 (1)1 繁漪的形象分析 (1)1.1 繁漪的勇敢与叛逆 (1)1.2 繁漪的天真与自私 (2)2 繁漪的悲剧性 (2)2.1 生活上的悲剧 (2)2.2 情感上的悲剧 (2)2.2.1 没有爱情的婚姻 (3)2.2.2 没有结局的“乱伦”单相思 (3)3 繁漪悲剧性产生的性格原因 (3)结论 (3)参考文献 (4)引言繁漪在《雷雨》这部剧本中诗歌十分独特的角色,不论是其性格还是艺术形象都非常的具有个性。
繁漪的命运从嫁入周家开始便注定是悲剧。
也许是因为生活的迫害,也许是人性中寻求自由的本性使得她一次又一次的对自己的命运发起了冲击。
然而命运是残酷的,纵使她使劲浑身解数也无法改变她的悲剧。
1繁漪的形象分析看过《雷雨》的人都知道,繁漪形象的复杂性。
她的勇敢与叛逆、天真与自私都为其悲剧形象不可或缺的部分。
1.1 繁漪的勇敢与叛逆剧本中繁漪是一个充满叛逆的形象。
她是一个追求个性解放和人格独立的资产阶级知识女性。
似乎每次她的出场都是与她惨淡的命运,在与周围的人做着斗争。
但她的叛逆主要体现在她与周朴园之间,这也许就是她对这十八年来周朴园给与她的压迫所做出的斗争。
剧本中一共有四次最为突出的表现。
第一次是周朴园逼迫她喝药。
“(反抗的)我不愿意喝这中苦东西”、“(声颤)我不想喝”、“(四面看一看,望望周朴园,又望望周萍。
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1]等等,这一系列行为和语言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她对周朴园的反抗。
第二次是周朴园催繁漪找特意请来的克大夫看病。
自从上次周朴园以各种手段逼迫她喝药,繁漪一直都心中不甘,于是在这次周朴园变本加厉的请大夫给她看病的时候,她表现的更加不情愿。
当周朴园提到叫她去看大夫时,她“(故意地)上哪?”、“我的药喝够了,不预备再喝了。
”、“我没有病。
”、“谁说我的精神失常?你们为什么这样咒我?我没有病,我告诉你,我没有病!”等等[2],这一系列的反抗的话语,矛头直指周朴园。
她不想再在周朴园的威压下当一辈子被别人看成一个有病的人。
第三次是繁漪跟踪周萍后从四凤家回来。
周朴园以命令的口吻叫她上楼去时。
也许是因为看到自己心爱的周萍与四凤的关系密切,她心中的愤怒与绝望促使她情绪不稳定,并且又受够了周朴园这命令的口气,因而大胆而正面的说“(轻蔑地)不,我不愿意。
我告诉你,(暴躁地)我不愿意!”。
这句话已经彻彻底底的宣布了她对周朴园的反抗,也是她对现实的反抗,对捉弄人的命运的反抗。
第四次是剧末。
在周萍即将带着四凤离开时,在周萍、周冲、四凤和鲁侍萍等人的面前,她把周朴园丑陋的一面展示在大家的面前,这是她对周朴园对她人生的摧毁的控诉。
“胡说!我没有病,我没有病,我精神上没有一点病。
你们不要以为我说胡话。
(揩眼泪,哀情地)我忍了多少年了,我在这个死地方,监狱似的周公馆,陪着一个阎王十八年了;”[3],这一段话慷慨激昂,里面充满了对周朴园无尽的憎恨。
1.2 繁漪的天真与自私让繁漪在周家生活唯一的指望也许就是周萍了吧。
在周萍向她表露爱意之后,她几乎疯狂的爱上了这个男人。
然而,繁漪却把这种关系看的太简单了,周萍是周朴园的长子,而她是周朴园的二太太。
两人之间就是“母子”关系。
繁漪竟就这样不顾身份的关系疯狂的追求这她要的幸福。
在这黑暗的周家,这是怎样的天方夜谭。
而在周萍想要离开周府去矿上工作的时候,繁漪却还是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一次又一次的想要让周萍留下或者带她一起走。
“(一字一字地)我希望你不要走”[4]、“(恳求地)即使你要走,你带我也离开这——”[5]。
她的这些话完完全全的反应了她的天真与自私。
想要一个已经不再喜欢她的,而且关系又是那样复杂的人带她走无疑是最可笑、最天真的。
另外,繁漪的这些话更多的是自私。
她只是主管的想要跟着自己喜欢的人,而并没有站在周萍的立场上替他去想一想。
周家的黑暗与罪恶是他们都心里知道的,谁都厌恶了这个环境,每个人都想离开这。
繁漪想要周萍不离开她,不离开家确是自私。
而想要周萍带她一同离开这个家则是更加的自私。
她与周萍在外人的眼里是母子关系。
这又如何让周萍有正当的理由带着她这个后妈离开呢?这不是让他落下个乱伦的罪名嘛。
2繁漪的悲剧性繁漪这个人物的悲剧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生活上的悲剧。
二、情感上的悲剧。
而情感悲剧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没有爱情的婚姻悲剧。
二、没有结局的“乱伦”单相思。
2.1 生活上的悲剧当繁漪十八年前嫁入周家开始就注定了她生活的悲剧。
试想当一个人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中又怎能不悲剧呢?十八年来,繁漪一直都被周朴园压制着,就连下楼来都受到限制。
“两礼拜没下来,这屋子改了样子了。
”。
这句台词中的时间词语“两个星期”给我很大的震撼,一个人在楼上呆两个星期,精神正常的人都会被逼疯了的吧。
就这样,一个正常的人却被周朴园说是有精神上的病,还被逼着每天喝苦药,真是难以相信那是怎样的折磨。
2.2 情感上的悲剧人都是有感情的动物,我认为情感对于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即使一个人物质生活多么的美好,如果情感上没有得到满足,那他的生命注定是悲剧的。
繁漪就是这样一个形象。
她虽然在周府这样一个别人看来十分体面、富裕的地方,但是情感上长期的空白使得她的悲剧不言而喻。
2.2.1没有爱情的婚姻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解释——“婚姻与幸福:已婚者比未婚者更幸福,这是世界科学家共同的结论,超级幸福感至少能在婚后持续一年。
”。
的确,婚姻是两个相爱的人最想要的。
但是,这句话在繁漪身上是无法体现出来的。
因为繁漪与周朴园的婚姻只是封建社会家庭之间相联合的牺牲品。
他们之间根本谈不上爱情,有的只是服从与反抗。
2.2.2没有结局的“乱伦”单相思繁漪的情感关系可谓相当的复杂,她在这个关系网中有这诸多身份。
繁漪是周朴园的妻子;周萍是周朴园与前妻侍萍的儿子;鲁四凤是侍萍与鲁贵的女儿;繁漪喜欢的是周萍;周萍喜欢的是四凤。
从这些看来,繁漪喜欢周萍就是“乱伦”的行为,不仅如此,周萍并不喜欢繁漪,而喜欢鲁四凤。
这样一来,繁漪的爱就成了一个“没有结局的‘乱伦’单相思”。
3繁漪悲剧性产生的性格原因谈论繁漪的性格,我们不得不从其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说起。
书中提到,繁漪是“‘五四’以后解放的资产阶级女性”。
她本出身于社会上层的资产阶级家庭,18年前被周朴园用骗取“侍萍”的“同样方法”将其骗到周家。
“他是一个中国旧式女子,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惠,——她对诗文的爱好,但是她也有更原始的一点野性:在她的心,她的胆量,她的狂热的思想,在她莫名其妙的决断时忽然来的力量。
”[6]这是剧本中曹禺在翻译出场时对人物的描述。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繁漪本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才女,受着传统教育和观念的影响。
但是这一切却因为十八年前的这次骗局而改变了。
十八年来,她饱受周朴园生活和精神上的折磨和压迫,本应是享受生活的美好的千金小姐最终沦为了过着囚犯一样的生活的“太太”。
这致使她抱怨道:“把我渐渐的磨成了石头一样的死人”。
[7]从这些繁漪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中,我们就不难看出繁漪具有资产阶级女性和旧式女人这两个方面。
她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品,丰富的情感,并且较易接受新事、新思想。
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浪潮掀起时,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影响,她不再安于“三从四德”的传统思想,积极的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力图重新找到自己想要的命运。
结论繁漪敢于与命运和时代作斗争的无谓的精神强烈的震撼了我,一个女子能够为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坚强的生存在黑暗的环境下“出淤泥而不染”,那需要大的勇气与毅力。
她是《雷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也正是《雷雨》最为耀眼的一笔。
不论其在剧中的价值还是在整个文学史上的价值都是相当重要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对繁漪有新的认识,对以后的生活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1]曹禺.《雷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曹禺.《雷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曹禺.《雷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曹禺.《雷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曹禺.《雷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曹禺.《雷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曹禺.《雷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