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容器工厂制造工艺标准规范

压力容器工厂制造工艺标准规范

编号: 受控状态: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企业规范Q/HSZ02.02 -2003压力容器工厂制造工艺规范(草稿)2003-06-18 实施2003-06-18 发布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公司发布目录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2. 引用规范3. 制造程序4. 施工准备5. 材料(原材料、外购、外协成品、半成品)地验收6. 容器制造一般要求7. 产品焊接试板制作8. 主要受压另件及重要另件制作9. 容器装配(储罐类容器)10. 管壳式换热器装配11. 塔式容器装配12. 容器地交工技术文件压力容器工厂制造工艺规范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规范规定了压力容器工厂制造、检查、验收、实验与交工地基本要求.1.2 压力容器工厂制造除按本规范规定执行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有关现行地法规、规范、规范地规定.1.3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和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地容器.其它压力容器和常压容器可参照本规范执行.2. 引用规范2.1.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2.2. GB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2.3. GB151-199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2.4. JB4710-92 《钢制塔式容器》2.5. JB/T4735-1997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2.6. JB/T4708-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2.7. JB/T4709-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3. 制造程序施工准备(施工图审查、收集技术资料、编制工艺卡、设计制造工装模具)材料采购(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另部件制作加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组装热处理(如需要)试压交工.4. 施工准备4.1. 施工技术准备4.1.1. 对施工图进行工艺性和规范化审图(有必要时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会审);4.1.2. 收集本产品制造过程中需要地各种规范规范、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规程;4.1.3. 编写各种工艺卡(包括零件工艺明细表、备料计划);4.1.4. 经过工艺性审图确认产品在制造过程中需用地工装、模具地设计出图以及试制;4.1.5. 对新工艺、新技术以及首次制造地较复杂容器,必要时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应对施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要点:容器地结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方法、质量规范、安全措施.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4.2. 施工现场准备4.2.1 容器工厂制造按照工厂内文明施工求进行准备.5. 材料(原材料、外购、外协成品、半成品)地验收5.1. 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地原材料和外购、外协地成品、半成品必须按要求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6 容器制造一般要求6.1 容器制造应按本规范第 5 条地要求对材料验收合格方可进行;6.2 容器主要受压部分地焊接头分为A、B、C、D 四类,如图6-1.6.2.1 圆筒部分地纵向接头、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地环向接头、各类凸形封头中地所有拼焊接头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地接头,均属于 A 类焊接接头;6.2.2 壳体部分地环向接头、锥形封头小端与接管连接地接头、长颈法兰与接管连接地接头,均属 B 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 A 、C、D 类地焊接接头除外;6.2.3 平盖、管板与圆筒非对接连接地接头,法兰与壳体、接管非对接连接地接头,内封头与圆筒地搭接接头,均属于 C 类焊接接头.6.2.4 接管、人孔、凸缘及补强圈等与壳体连接地焊接接头,均属于 D 类焊接接头,但已规定为A、B 类地焊接接头除外.6.3 圆筒与壳体6.3.1 A、B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见图6-2)应符合表6-1地规定.锻焊容器B类焊接接头对口错边量b应不大于对口处钢材厚度δs地1/8,且不大于5mm.复合钢板地对口错边量b(见图6-3)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地5%,且不大于2mm.6.3.2 在焊接接头环向形成地棱角E,用弦长等于1/6 内径Di ,且不小于300mm 地内样板或外样板检查(见图6-4),其 E 值不得大于(δs/10+2)mm ,且不大于5mm.在焊接接头轴向形成地棱角E(见图6-5),用长度不小于300mm 地直尺检查,其 E 值不得大于(δ/s10 +2)mm,且不大于5mm.6.3.3 B 类焊接接头以及圆筒与球形封头相边地 A 类焊接接头,当两侧钢材厚度不等时,若薄板厚度不大于10mm ,两板厚度差超过3mm;若薄板厚度大于10mm ,两板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地30%,或超过5mm 时,均应按图6-6 地要求单面或双面削薄厚板边缘,或按同样要求采用堆焊方法边缘焊成斜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列数值时,则对口错边量 b 按 6.3 要求,且对口错边量 b 以较薄板厚度为基准确定.在测量对口错边量 b 时,不应计入两板厚度地差值. 6.3.4 除图样另有规定外,壳体直线度允差应不大于壳体长度地1‰.当直立容器地壳体长度超过30mm 时,其壳体直线度允差应符合JB4710 地规定.注:壳体直线度检查是通过中心线地水平和垂直面,即沿圆周0°、90°、180°、270 °四个部位拉Φ0.5mm地细钢丝测量.测量位置离 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不含球形封头与圆筒连接以及嵌入式接管与壳体对接连接地接头)地距离不小于100mm.当壳体厚度不同时,计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直线度时应减去厚度差.6.3.5 筒节长度应不小于300mm. 组装时,相邻筒节 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以及封头 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与相邻筒节 A 类接头焊缝中心线间外圆弧长应大于钢材厚度δs地 3 倍,且不小于100mm.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3.6 法兰面应垂直于接管或圆筒地主轴中心线.接管法兰应保证法兰面地水平或垂直(有特殊要求地应按图样规定),其偏差均不得超过法兰外径地1%(法兰外径小于100mm 时,按100mm 计算),且不大于3mm.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法兰地螺栓通孔应与壳体主轴线或铅垂线跨中布置(见图6-7).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注明.6.3.7 直立容器地底座圈、底板上地脚螺栓通孔应跨中均布,中心圆直径允差、相邻两孔弦长允差地任意两孔弦长允差均不大于2mm.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6.3.8 容器内件和壳体焊接地焊缝应尽量避开筒节间相焊及圆筒与封头相焊地焊缝.6.3.9 容器上凡补补强圈、支座、垫板等覆盖地焊缝,均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 6.3.10承受内压地容器组装完成后,按要求检查壳体地圆度.a)壳体同一断面上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e,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 地1%(对锻焊容器为1‰),且不大于25mm(见图6-8);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b)当被检断面位于开孔中心一倍开孔内径范围内时,则该断面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 e ,应不大于该断面内径Di 地1%(对锻焊容器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为1‰ )与开孔内径地2%之和,且不大于25mm.6.3.11 承受外压及真空容器组装完成后,按如下要求检查壳体地圆度:a)采用内弓形或外弓形样板(依测量部位而定)测量.样板圆弧半径等于壳体内半径或外半径,其弦长等于GB150 中图6-12 中查得地弧长地两倍.测量点应避开焊接接头或其他凸起部位.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b)用样板沿壳体径向测量地最大正负偏差 e 不得大于由图6-9 中查得地最大允许偏差值.当Do/δe与L/Do 所查地交点位于图6-9 中任意两条曲线之间时,其最大正负偏差 e 由内插法确定;当Do/δe与L/Do 所查地交点位于图中 e =1.0 δe曲线地上方或 e =0.2 δ曲e线地下方时,其最大正负偏差e分别不得大于δe及0.2 δe 值.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c) 圆筒、球壳或锥壳地L 与Do 分别按150 第 6 章或第7 章地规定选取.d) 锻焊容器按 6.3.10 地要求检查壳体地圆度.6.4 法兰与平盖6.4.1 容器法兰按JB4700~JB4707 进行加工,管法兰按相应规范要求进行加工.6.4.2 平盖和筒体端部地加工按以下规定:a) 螺柱孔或通孔地中心圆直径以及相邻两孔弦长允差为±0.6mm;任意两孔弦长允差按表6-2 规定;b) 螺孔中心线与端面地垂直度允差不得大于0.25% ;c) 螺纹基本尺寸与公差分别按GB196 、GB197 地规定;d) 螺孔地螺纹精度一般为中等精度,按相应国家规范选取.6.5 螺栓、螺柱和螺母6.5.1 公称直径不大于M18 地螺栓、螺柱和螺母,按相应国家规范制造.6.5.2 容器法兰螺柱按JB4707 地规定.6.5.3 公称直径大于M48 地螺柱和螺母除应符合 6.4.2 中c) 和d) 地规定外,还应满足如下要求:a) 有热处理要求地螺柱,其试样与实验按第 4 章地有关规定;b) 螺母毛坯热处理只作硬度实验;c) 螺柱应进行磁粉检测,不得存在裂纹.6.5.4 机械加工表面和非机械加工表面地线性尺寸地极限偏差,分别按GB /T1804中地m 级和 c 级地规定.7 产品焊接试板制作工艺7.1 产品焊接试板地材质与所在筒体一致.试板按要求尺寸下料,做材料标记移植、产品编号、检验印记.7.2 试板地焊接接头与所随筒节地 A 类焊接接头同时按焊卡进行焊接.7.3 试板与筒节分开,标上焊工印记,100%RT.如有热处理要求地容器,试板应随容器一起进行热处理.7.4 试样加工:在试板地合格部位截取试样.按GB150-1998 中规定求加工.7.5 实验与评定:按要求对试样进行力学性能实验、检验与评定.8 主要受压件及重要另件地制作8.1 筒体制作(含DN≥250mm 地受压筒节)8.1.1 领料:材料应有质保书,材质标记齐全.8.1.2 下料:筒体地下料与相接地封头实测尺寸、设备法兰尺寸和排版图进行,并做上材料标记移植、产品编号、检验印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8.1.3 卷圆:各段筒节卷圆、点固,按要求保证对口错间隙、错边量.8.1.4 纵缝焊接:各段筒节纵缝焊接,按焊卡施焊.(带试板都随筒节 A 类焊缝焊接)8.1.5 校圆:带试板地筒节割下试板.各筒节校圆,按要求控制椭圆度、棱角度.8.1.6 筒节组对:对口错边量、对口间隙、圆度、直线度均应符合规范、规范和图纸地要求.8.1.7 环缝焊接:筒体环缝按焊卡焊接.8.1.8 检测:筒体纵环缝按图要求规定进行无损检测.8.2 封头制作工艺8.2.1 封头为外协成品件时,按 5.1 条规定.8.2.2 封头为我厂带料外协:8.2.2.1 领料:材料应有质保书,材质标记齐全.8.2.2.2 下料:按封头压制厂家给定地封头下料尺寸下料,做上材料标记移植、产品编号、检验印记.如需拼接应按焊接工艺卡施焊,并标上焊工标记.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8.2.2.3 检测:按图要求对拼缝进行无损检测.压制成品后再次进行无损检测检查.合格级别按图要求.8.2.2.4 检查:封头地形状、尺寸检验按规范规定进行.8.3 公称直径大于等于250mm 地法兰、法兰盖加工制作8.3.1 法兰、法兰盖用板材制作或锻件应符合规范,有质保书、标记齐全.8.3.1.1 划线:按图尺寸外圆放加工余量划线.进行材料标记移植.8.3.1.2 下料:按线切割.8.3.1.3 车削:车削外圆、端面,并进行标记移植.8.3.1.4 划线:中心孔和螺栓孔划线.8.3.1.5 钻孔:钻各孔.清除飞边毛刺.8.3.1.6 标志:做上法兰(盖)标记.8.3.1.7 检查:按图纸检查各尺寸.8.4 管板加工8.4.1 领料:材料应有质保书,标记齐全.8.4.2 划线:按图尺寸、外圆放加工余量划线.进行材料标记移植.8.4.3 下料:按线切割.8.4.4 加工:按图加工外圆、端面至图纸尺寸.进行标记移植.8.4.5 划线:按图划密封面、槽线;换热管孔、拉杆孔、螺栓孔等各线.8.4.6 加工:按图要求加工密封面、槽.8.4.7 钻孔:按图要求钻各孔.8.4.8 攻丝:带拉孔杆螺栓孔地管板螺栓孔攻丝.8.4.9 按图纸检查垂直度,管桥及其它几何尺寸、粗糙度、毛刺等.8.5 补强圈制作8.5.1 领料:材料应有质保书,标记齐全.8.5.2 下料:按图尺寸下料,做上材料标记.8.5.3 成型:按所补强部分地形状成形,与被补强面紧密贴合.8.5.4 攻丝:补强圈检漏螺孔钻孔、攻丝.9 容器装配(储罐类容器)9.5 领料:领出已备好另部件,按图纸和规范检查合格;按另件工艺明细表领出其余铆焊件材料.9.6 制作:按图样制作其余铆焊件.9.7 清点:清点要装配地另、部件,复核主要受压件地编码和标记.9.8 组焊:封头与筒体组对、焊接.9.9 检查:按焊卡要求检查坡口、对口间隙;对口错边量、棱角度、圆度按规范要求.9.10 检测:封头与筒体地焊接接头按图要求进行无损检测.9.11 划线:容器上各管口划线.9.12 检查:检查各管划线尺寸、方位.9.13 开孔:各管口开孔,并按图修坡口.9.14 组焊:容器上接管法兰、人手孔及附件组焊.9.14.1 法兰地组装要求按本规范⋯⋯9.14.2 人手孔和接管组合件与壳体组装时,如有补强圈,补强圈应紧贴于壳体上,信号孔位于下部.焊完后,信号孔通入0.40.5MPa 地压缩空气,在焊接接头处涂检查液进行检查. 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9.14.3 容器上被补强圈、垫板覆盖地焊接接头应磨平.9.14.4 容器上吊耳、支座等其它附件按图样规定地方位、标高在壳体上划线,经检查无误后进行组焊.9.15 总检:①检验容器地几何尺寸、管口方位,按图全面检查;②检查焊接质量、焊工印记;③审查工艺文件、检验资料、见证资料.9.16 热处理:有热处理要求地容器按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9.17 实验:按图要求进行水压实验、气密性实验或盛水试漏.9.18 防腐:按图要求对容器表面进行防腐施工.对不锈钢容器应进行酸洗钝化处理9.19 清理封闭:将容器内部地积水、杂物清理干净,各管口封闭,保护好法兰密封面.10 管壳式换热器装配10.5 管壳式换热器地制造、检验、验收应按GB151 、GB150 规范进行.10.6 装配工艺除按规范第9 条外,对不同结构地换热器按其结构要求编制装配工艺10.7 以下为常用地管板兼作法兰地列管式换热器装配工艺基本步骤.10.7.1 管箱组焊:封头与管箱筒节组对、焊接;设备法兰与管箱筒节组对、焊接10.7.2 检查:按焊卡要求检查坡口、对口间隙;对口错边量、棱角度、圆度按规范要求.10.7.3 检测:封头设备与管箱筒节地焊接接头,按图要求进行无损检测.10.7.4 划线:管箱上地管口划线.10.7.5 检查:检查各管口划线尺寸、方位.10.7.6 开孔:各管口开孔,并按图修坡口.10.7.7 组焊:管箱上接管、法兰焊接;有分程隔板地隔板组焊.10.7.8 热处理:需热处理地管箱按热处理工艺进行热处理.10.7.9 加工:管箱法兰密封面、隔板密封面一起精加工.10.7.10 组装:拉杆与管板组装、穿上定距管、折流板,拧紧螺母并与折流板点焊;壳体与管板组装、点固;穿装换热管.10.7.11焊接:换热管与管板焊接(胀接);壳体与管板焊接. 10.7.12划线:壳程上地管口划线.10.7.13检查:检查各管口划线尺寸、方位.10.7.14开孔:各管口开孔,并修坡口.10.7.15组焊:壳程上地接管、法兰组装焊接;其余支座、吊耳等附件组焊.10.7.16总检:同9.15 条.10.7.17壳程试压:按图要求对壳程进行水压实验、气密性实验.10.7.18组装:管箱与壳程组装.10.7.19管程试压:按图要求对管程进行水压实验、气密性实验.10.7.20防腐:按技术要求对换热器进行防腐.10.7.21 封闭:换热器内部地积水、杂物清理干净,各管口封闭,保护好法兰密封面.11 塔式容器装配11.1 塔式容器地制造、检验、验收应求按JB410 -92 和GB150 规范进行.11.2 一般要求11.2.1 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图11-1、图11-2、图11-3和表11-1地规定.11.2.2 需进行整体热处理地塔器,热处理前应将需要焊在塔壳上地连接(包括梯子、平台连接件、保温圈、防火层固定件、吊耳等)焊于容上,热处理后不得再在塔壳上进行焊接.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11.2.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作磁粉或渗透探伤.a)塔壳材料规范抗拉强度时,裙座与塔壳地连接焊缝;b)裙座壳材料为16Mn 且名义厚度大于30mm 地裙座与塔壳连接焊缝;c)吊耳与塔壳之间地焊缝.11.3 分段交货地塔器11.3.1 分段交货地塔器,制造厂应对其进行预组装,组装后地外形尺寸偏差应符合11.2.1 条规定.11.3.2 对接焊缝地坡口应由制造厂加工、检验、清理并在坡口表面及其内、外边缘50mm 地范围内涂可焊性防锈涂料.11.3.3 现场组装地焊缝如需进行热处理,应在设计图纸中注明.11 1 mm11.3 塔式容器地组装11.3.1 塔式容器地组装工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规范SH3524-1999《石油化工钢制塔、容器现场组焊施工工艺规范》进行.12 容器地交工技术文件12.1 容器制造完成后应提供下列技术文件:1) 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监检证书(受容规监检地压力容器)2) 产品质量证明书3) 零件工艺明细表(含外购、外协件)4) 产品制作原材料发放一览表5) 材料自检记录6) 外购件合格证(含附件)7) 材料代用单8) 设计(工艺)修改通知单9) 零件制造工艺过程卡(流卡)10) 试板制造工艺过程卡(流卡)11) 装配工艺过程卡(流卡)12) 主要另部件机械加工检查记录13) 外购、外协件检验记录14) 测厚报告15) 金属材料实验报告16) 焊接工艺卡17) 焊材发放一览表18) 焊缝返修工艺卡19) 焊接记录20) 焊缝检查记录卡21) 设备实验检查记录卡22) 热处理工艺卡23) 热处理记录曲线图24) 油漆(防腐)检查记录卡25) 涡流检验报告26) 不锈钢晶间腐蚀报告27) 不良品处理报告28) 产品竣工总图29) 产品铭牌印件12.2 产品质量证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产品合格证2) 产品技术特性3) 产品主要受压元件使用材料一览表4) 产品焊接试板力学和弯曲性能检验报告5) 压力容器外观及几何尺寸检验报告6) 焊缝射线检测报告7) 焊缝超声检测报告8) 渗透检测报告9) 磁粉检测报告10) 热处理检验报告11) 压力实验检验报告12) 产品制造变更报告13) 钢板、锻件超声检测报告14) 焊缝射线检测底片评定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