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用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1.1设计参数1.1.1设计荷载在预计使用的飞机中,应该对道面混凝土扳厚度要求最大的飞机作为涉及飞 机。
1.1.2水泥混凝土设计强度道面水泥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应采用90d 弯拉强度,其值可按28d 弯拉强度的1.1倍计。
飞机区指标II 为A 、B 的机场,其道面混凝土设计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5MPa ;飞机区指标II 为C 、D 、E 的机场,其混凝土弯拉强度不得低于5.0MPa 。
1.2结构层组合设计混凝土道面的土基必须密实、稳定和均匀。
土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
过湿状态的土基必须进行处理。
土基压实土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实度。
道面下土的压实度不得小于表 1.2.2的规土基压实度标准表1.2.21.2.1 1.2.2注:1.表中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数。
2•在多雨潮湿地区或当土基为高液限粘土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表内压实度可适当降低1%~3%。
3. 特殊土质的土基,应根据土基处理要求,通过现场实验分析确定压实标准。
4. 对于高填方地区,除了满足土基压实要求外,还应满足沉降控制要求。
1.2.3特殊土基对于稳定的溶洞、溶蚀裂隙或土洞,应根据其埋深、大小及水文地质条件, 采用爆破回填等方法处理。
对岩溶水应采用疏导措施。
道面建于湿陷性黄土、软弱土、盐渍土、膨胀土等特殊土质地区时,对土基的处理,应进行专门试验,确定既符合技术要求又经济合理的方案。
1.2.4垫层1在水温或土质状况不良地区,应在土基与基层之间设置垫层。
垫层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较好的水稳定性,在冰冻地区,尚应具有较好的抗冻性。
2防冻层厚度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面结构总厚度应不小于1.2.4所规定的最小防冻层厚度。
当混凝土板与基层厚度相加小于该表内数值时,应通过设置垫层予以补足。
最小防冻层厚度(cm )表1.2.4注:1.冻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的地段,或基、垫层为隔温性能稍差的材料,应采用高值;冻深小或填方地段,或基、垫层为隔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采用底值。
2•在冰冻地区的潮湿地段,不宜采用石灰土做基(垫)层。
3. 冻深小于50cm的地区,一般不设防冻层。
1.2.5基层1. 基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2. 基层厚度不得小于15cm。
3. 基层的周边应比混凝土板的边缘宽出50cm。
4. 基层压实基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实度。
基层的压实度不得小于表 1.2.5-1中规定基层压实标准表1.2.5-1注:表中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重型击试验法求得最大干密度的百分数。
5基层顶面反应模量kj,不得小于表125-2的规定值。
1.31.3道面分块设计1.3.1分块接缝不得错缝,再道面交接、交叉处出现错缝时,应采用胀缝或平缝隔开。
1.3.2跑道中心线以及双面坡滑行道的脊线应与纵缝相重合133板的平面尺寸应根据当地气温、板厚、所采用的集料和施工工艺确定。
板长不得小于3m。
1.4道面接缝设计和接缝材料1.4.1道面与房屋、排水结构、柔性道面等固定构造物相接处,应设置胀缝。
上述位置以外的胀缝设置,应根据板厚、当地最高气温、施工温度、混凝土集料的膨胀型并结合道的经验确定。
1.4.2浇筑混凝土道面中断时,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设在缩缝或胀缝处。
1.4.3在道面交接、交叉的弯道处不设胀缝时,应设置交接平缩缝。
1.4.4拉杆应采用螺纹钢筋并设置在板厚中央。
传力杆应采用光圆钢筋并设置在板厚中央。
1.4.5填缝料应选用与混凝土表面粘结牢固、回弹性好、能适应混凝土板的胀缩、不溶于水、不透水、高温是不溢出、低温时不脆裂的耐久性材料。
1.5旧混凝土道面上加铺层设计1.5.1旧道面上加铺层设计前,应收集原有机场道面设计、施工、竣工及维护等有关资料,调查道面结构、土基及基层顶面反应模量、混凝土弯拉强度、板的接缝类型、道面坡度及平整度等。
对旧混凝土板,应须逐块查看并记录损坏情况,分析损坏原因。
1.5.2加铺层结构形式,采用部分结构式和隔离式两种,两种加铺形式,均应对旧道面进行处理。
1.5.3当旧混凝土板的等级为中、差级,或接缝布置、道面坡度与加厚层不一致时,应米用隔离式加铺层1.5.4加铺层的接缝构造,应符合接缝设计的有关规定。
部分结合式加铺层的接缝,应与旧混凝土板的接缝对齐。
2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2.1道面结构层组合与材料组成2.1.1道面结构层组合设计应进行多个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2.1.2气候分区为区分不同地理区域气候条件对沥青混凝土道面性能的影响,确定合理的结构层组合及沥青材料,应结合机场所在地的气候分区进行考虑。
2.1.3 土基1基本要求1 ) 土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并足于承受飞机荷载几道面结构资中的作用。
2 ) 土基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同时应防止地面水、地下水渗入土基及冰冻对土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危害。
3) 土基的CBR值主要由土的类别、压实度及含水量决定。
土基设计CBR值,应根据土质调查和CBR综合实验确定。
2 土基的压实1 )沥青混凝土道面下土基必须具有足够的压实度,土基压实度应符合表2.1.3的规定值。
土基压实要求表2.1.3注:1.表中压实度是按《公路土工实验规程》中重型击实法求得的最大于荣重的百分数。
2. 在特殊干旱地区、特殊超市地区及高液限粘土土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表内压实度可适当降低1%~3%。
3. 特殊土质的土基,应根据土基处理要求,通过现场实验分析确定压实标准。
2 )对于高填方地区,土基除满足压实度要求外,还应满足沉降控制要起。
4对于道面下存在的不良土质(如软土、湿陷性黄土、膨胀土、盐渍土等)及不稳定岩溶、土洞等,土基应作专门设计。
2.1.4垫层1垫层的设置道面防冻最小厚度(cm )表2.1.42.1.5-1注:石灰采用袋装磨细生石灰(二级以上)2基层、底基层的压实基层、底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压实度,其压实度应符合表 2.1.5-2中的规定值。
大干容量的百分数2.1.6沥青混凝土面层1压实要求沥青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压实度,其压实度上、中面层不得下于 98%,下面层不得小于97%。
2抗滑要求沥青混凝土道面的表面摩擦系数及平均纹理深度应符合《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 )的有关要求。
2.2设计参数2.2.1在机场道面设计年限内使用的飞机中, 应采用对沥青混凝土道面结 构厚度要求最大的飞机作为涉及飞机2.2.2机场有多种飞机混合使用时,应将各种飞机的年运行次数换算成设计飞机的年运行架数。
基层、底基层材料的压实要求表2.1.5-2材科粪别压实度(%)不下十基层JB 浙音碎石 帰■ 礙压水泥混凝土 98 - 水泥稳定粒料冀58C 石荻粉煤灰硫定中、粗粒料类 981a*水泥稳定细粒料类 ——. ~c ■石灰稳定类 —- c 石賁粉煤茨稳 —’ G 级配砰石、砾石 ——. c天然砂砾石—>注:1.表中压实度是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2.3.2半刚性基层最小层厚。
1基层最小厚层应符合表2.3.2规定基层最小厚度 表2.3.2面层内各层最小厚度表2.3.1 注:如道面刻槽,则上面层厚度在表列数值上加1cm几型系列B747MD1]A340B777A300B7fi7,B757A310 MD82B737注:土基修正CBR值w 6%的场地,取表中括号值。
2热拌沥青碎石用作基层的最小厚度为10cm2.4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设计2.4.1 一般规定1在进行道面加铺层设计之前必须对原道面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和评定。
2罩面设计和补强设计的判定:1 )原道面的结构已损坏,且能够满足使用机型的承载力要求,而道面的表面状况需要改善,只需进行罩面设计。
2 )若原道面的结构已损坏,或者道面结构不能满足预计使用机型的承载力要求,不论其道面的表面状况如何,则必须进行补强设计。
2.4.2罩面设计1在水泥混凝土道面上进行罩面,其罩面厚度应不小于7.5cm,但过渡段除外。
2在沥青混凝土道面上进行罩面,厚度不应小于5cm。
2.4.3水泥混凝土道面补强设计1对于原道面面层及基层的病害,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在水泥混凝土上加铺层沥青混凝土层的最小厚度应为15cm。
244沥青混凝土道面补强设计1对于原道面面层及基层的病害,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2补强沥青混凝土设计的最小厚度应为7.5cm。
2.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设计2.5.1 一般规定1沥青混凝土道面的上面层、中面层和下面层应采用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2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目标设计阶段,通过集料级配设计和由马歇尔试验得到的密度、稳定度、流值、饱和度、空隙率确定沥青用量后,还必须对沥青混合料进行抗轮辙、水稳定性等性能的检验。
2.5.2沥青材料机场道面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2.5.2-11飞行区指标II为D、E、F机场的沥青混凝土道面采用机场道面是由李清,其技术标准应符合表2.5.2-1规定;对于飞行区指标II为C的机场,可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其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MH-5010附录L的规定,机场道面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表2.5.2-1注:有条件时测定沥青60。
C 动力粘度(Pa..s )和135 。
C 运动粘度(mm2/s )。
2李清道面所采用的沥青标号,应根据机场所在的位置和气候条件, 按照表2.5.2-2选用。
各气候分区选用的沥青标号表2.5.2-2 2.5.3粗集料 1粗集料由岩石破碎加工而成,经加工的碎石应清洁、干燥,质量应符合表2.5.3的规定粗集料的技术要求表2.5.3Afi-504046-55=1油沥青L-110[-13D 5-70 迴4-70「轴标准中、下面层Iffcl 层压辟值不犬于(%)2520洛杉矶磨耗率不犬于(滋)3030视密度不小于(t/m?) 2.525:喙水率不犬于(%)72坚居1件不犬于(滋)1212 ]■磨光値(pw)不小于4245 ]■细长扁平颗粒舍莖不大于(%11512 ]■不丈于(滋)P 5 5 -小于CI.07虫m範粒含量C水洗法)不大于1 1 •|与沥青粘附性(水煮法)不屮于4^5级I 2粗集料的颗粒宜接近立方形,表面粗糙而富有棱角,其颗粒尺寸的规格应符合规范(MH5010 )表7.3.2级配的规定要求。
3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不符合要求,应采取掺抗剥离措施,其剥落剂的种类、剂量须通过试验确定。
2.5.4细集料1细集料可以米用石屑、机制砂和天然砂。
细集料应清洁、干燥、石质坚硬、耐久,无杂质,其质量应符合表 2.5.4的规定。
细集料的技术要求表2.5.4; 扌旨标标准视密匿不小于(t/n?) 2.50坚固性<>0 3mm的部分、不大于(%)12勿.075gn輛粒舍量不大于(%)3塑性指数不大于4砂当量不<1守(%)60注:1.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2.砂当量实验有困难时,可只测定小于0.075mm 颗粒含量(水洗法)及其塑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