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诸暨市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一、书写(5分)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
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美观。
二、积累(21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日历的最后几页,总会因为蘸满回忆而尤显沉重。
2018年的这本尤其如此。
饶宗颐、常宝华、盛中国、单田芳、朱旭、金庸、二月河……一个个曾在时代大舞台的追光灯下领一时风骚的鲜活人物相继谢mù______,空留惋惜、不舍、chàng______然于台下。
然而我知道,他们并未远去。
把民族的情愫化作音符,旋律自然juàn______永;把人民的悲欢诉诸笔端,笔力必定无穷;把时代的精神注入画卷,hàn______墨自会飘香……看,春风吹到的地方,永远野草青青。
2. 古诗文名句积累。
(10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_,怜君何事到天涯!(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4)________________ ,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5)古诗文的许多作者心怀挚爱,秦观“正莺儿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香子》)的自然之爱,苏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的同胞情深,范仲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天下大爱,无不令人动容。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吾谁与归.:____________(2)往来而不绝.者:____________(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___________(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_______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古代的很多诗文都是作者遭遇贬谪时所作,如《左迁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后给侄儿孙湘以勉励之意的一首诗;《岳阳楼记》是北宋范仲淹被贬巴陵郡(今湖南岳阳)时写给朋友滕子京的一篇文章;《醉翁亭记》则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被贬为滁州(今安徽东部)知州时所作。
虽是被贬,却共同表达出一种对理想、志节的执着和坚守。
B. 酒杯,在古代有很多称谓。
如“觥筹交错”中的“觥”,“衔觞赋诗”中的“觞”,“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都是“酒杯”的意思。
C. 明清时期,我国古代白话小说发展到了顶峰,产生了众多不朽的名著。
如《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镜花缘》等。
D. 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有着丰富的意象,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土地”“太阳”等。
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表达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具有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三、阅读(54分)(一)名著阅读(7分)5.阅读下列两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2分)【甲】只见穴内刮剌剌一声响亮,那响非同小可……那一声响亮过处,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
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乙】忽然起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
王冕同秦老吓得将衣袖蒙了脸。
少顷,风声略定。
睁眼看时,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
这是两段极其相似的小说开头,甲段文字出自《________》,乙段文字出自《________》。
6. 金圣叹对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所展现的叙事技巧非常赞赏,其中有一种技巧,被他定义为“正犯法”。
所谓正犯之法,就是故意写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故事情节,却又在具体细节方面显示出不同来,以此刻画不同的人物性格,如①武松和李逵;或者借相似事件突出某人性格,如②朱仝和雷横;又或者借此对照主要人物的命运,如③江州城劫法场和大名府劫法场……对此,金圣叹赞道:“正是要故意把题目写犯(意即“雷同”)了,却有本事出落得无一点一画相借,以为快乐也。
真是浑身都是方法。
”请从以上画线的三组材料中选择你最熟悉的一组,结合相关的小说情节,分析一下此种技巧的呈现。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作品阅读(16分)孤独李娟大部分时候我妈独自生活。
在阿克哈拉村,她的日常安保措施如下:在房子后墙上多开一个后门,一旦有坏人闯入,就从后门撤退;若坏人追了上来,就顺着预先靠在后门外的梯子爬上屋顶;若坏人也跟着爬上来,就用预先放在屋顶上的榔头砸他的头……此外,还有在椅垫下藏刀子,在门背后放石灰等很多措施——她老人家连续剧看得太多了。
她说:“能不害怕吗?就我一个人。
”说来也奇怪,像我妈这么胆小的人,到了荒野里,一个人守着一大块地,生活全面敞开,再也没有墙壁了,也没有后门、梯子和榔头……却再也不提害怕的事了。
她说:“怕什么怕?这么大的地方,就我一个人。
”真的再没有人了。
在戈壁滩上,走一个小时也遇不到一个人,如同走了千百万年没遇到一个人。
不但没有人,路过的帐篷或地窝子也没有炊烟,眼前的土路上也没有脚印。
四面八方空空荡荡。
站在大地上,仿佛千百万年后独自重返地球。
关于地球的全部秘密都在风中。
风声呼啸,激动又急迫。
可我一句也听不懂。
它拼命推我攘我,我还是什么都不明白。
它转身撞向另一场大风,在我对面不远处卷起旋风,先指天,后指地。
我目瞪口呆,仿佛真的离开地球太久。
风势渐渐平息。
古老的地球稳稳当当悬于宇宙中央。
站在地球上,像站在全世界的制高点,像垫着整颗星球探身宇宙,日月擦肩而过。
地球另一侧的海洋,呼吸般一起一伏。
眼下唯一有人的痕迹的是向日葵地,幼苗横平竖直地排列着,整齐茁壮。
我走进去寻找我妈,又寻找赛虎和丑丑。
地球上真的只剩我一人。
我回到家,绕着蒙古包走一圈。
突然看到一只鸡在附近的土堆旁踱步,并偏头看我。
这才暗舒一口气。
我妈说:“我有时候想唱歌,却一首也想不起来。
有时候突然想起来了,就赶紧唱。
有时候给赛虎唱,有时候给兔子唱。
”赛虎静静地听,卧在她脚边抬头看她,眼睛美丽明亮,流转万千语言。
兔子却心不在焉,跳跳走走,三瓣嘴不停蠕动。
兔子尾随她走向葵花地深处。
道路更窄,兔子的视野更窄。
世界再大,在兔子那里也只剩条深不见底的洞穴。
而我妈高高在上,引领兔子走在幽深曲折的洞穴世界里。
我妈不唱歌的时候,洞穴前不见头,后不见底;我妈唱歌的时候,洞穴全部消失,兔子第一次看到天空和海洋,劳动纯洁而寂静。
我妈心里惦记着该锄草的那块地,惦记着几天后的灌溉,惦记着还没买到的化肥。
所有这些将她的荒野生活填得满满当当。
她扛着铁锹从地东头走到地西头,心里一件一件盘算。
突然一抬头,看到了世上最美丽的一朵云。
她满满当当的荒野生活瞬间裂开,露出巨大的空白。
她一时间激动又茫然。
她想向世上所有人倾诉这朵云的美丽。
她想:在倾诉之前,得先想好该怎么说。
于是她就站在那里想啊,想啊。
云慢慢变化,渐渐平凡,她心中的措辞却愈加华美。
她又想唱歌,仍旧想不起一首。
这时她发现兔子不见了。
她想,兔子和云之间肯定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至少它们都是白的。
赛虎也是白的,但它是不安之白,退避之白。
它有无限心事。
它总是不被允许进入葵花地,因为它的腿受过重伤,我妈不忍心它走动太多。
她对它说:“不许跟着我,就在这里自己玩。
我一会儿就回来接你。
”它似乎听懂了,原地卧下。
我妈边走边回头望。
它一动不动地凝视她,乖巧得近乎悲哀。
它是黑暗之白,破碎之白。
我妈无数次离它远去,也无数次转身重新走向它、抱起它,一同深入葵花地深处。
我做好了饭,在蒙古包里等我妈回家。
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哪怕睡着了,我也能清晰感觉到置身睡眠中的自己是何等微弱、渺小。
我在梦中起身,推开门,走向远处的葵花地,走了千百万年也没能抵达。
千百万年后我独自醒来。
饭菜凉了,我妈仍然没有回家。
吃饭的时候我妈再一次称赞:“这里真好!一个人也没有!”我说:“那出门干吗还锁门?”她语塞三秒钟,说:“关你屁事。
”(选自《文汇报》)7. 概括文中“我妈”的性格特征。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文中画线句的描写细腻而真实,请作赏析。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 文章第一段写妈妈的日常安保措施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 文章题为“孤独”,究竟是谁的孤独?试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4分)“黑洞”照片让我们看见了什么余建斌①【甲】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存在着一个质量为太阳65亿倍的天体,它具有的超强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其“手心”。
在距离这个天体5 500万光年的一颗行星上,人类用巨大的望远镜接收到长途跋涉而来的天文信号,从而勾勒出这个被称为“黑洞”的天体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