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灵芝的培养
组长:
组员:
2010.1.16
摘要
本实验以泰山灵芝为实验材料,以棉籽壳为栽培主料,并混合麸皮、石膏和过磷酸钙作为培养基进行袋栽培养,测量其生长周期和速度,观察其生长特征,并对子实体称重,了解灵芝的栽培技术,训练实验技能。
实验历时2个多月,于10月29日接种,12月8日原基形成,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3.85mm/d,迄今为止没有子实体形成。
关键词:泰山灵芝原基袋栽培养
1、前言
灵芝(Ganoderma lucidum)为担子菌纲灵芝属真菌,药用价值极高,素有“仙草”、“瑞草”、“还魂草”之美誉,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
灵芝的生物活性成分十分丰富,目前已分离到150余种活性成分,有多糖类、核苷类、生物碱类、氨基酸蛋白质类、三萜类和矿质元素等【1】。
具有改善睡眠、降血压、护肝、治疗慢性疾病、治疗各种癌症、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2】。
目前灵芝的人工栽培技术主要有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两大方式【3】,而以灵芝子实体为目标产品的培养,则皆以固体方式进行培养,一般采用培养袋或培养瓶居多[4]。
而在灵芝的产业化方面,目前有关于灵芝的制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十分被认可,被视为良好的保健产品而十分畅销[5];在灵芝菌种的选育上,有人运用多项式关系进行灵芝的选择育种,对灵芝菌种间的各生长特性进行拟合分析,可成功筛选到优良的灵芝菌株[3]。
本实验采用固体培养方式中的袋栽培养法培养泰山灵芝,现将实验具体培养方法介绍如下。
2、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泰山灵芝菌种(由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提供)、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棉籽壳麸皮、石膏粉、过磷酸钙、培养袋、消毒酒精(75%,V/V)、燃烧酒精(95%,V/V)。
2.2实验所用仪器:
2.2.1实验用具:
试管、培养皿、接种工具、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室。
2.2.2母种培养基配置:
PDA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水1000mL、pH自然、121℃高压灭菌,30min。
2.3栽培种及培养料的制备及接种:
2.3.1栽培种的制备:
从母种培养基挑取带菌丝的培养基一块,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基,传代两代,得泰山灵芝栽培种。
2.3.2培养料的制备
配方:棉籽壳93%、麸皮5%、过磷酸钙1%、石膏1%。
配制方法:
①按配方称取棉籽壳,加入足量水浸泡12~24小时;
②去除多余水分,至含水量约为60%;
③按配方称取麸皮、过磷酸钙、石膏足量,加入已浸泡并除水的棉籽壳中,翻料混匀;
④以培养袋为容器,将制备好的培养料装入袋中,压料至结实,并保留一定空气流通
间隙,装量以培养袋袋高2/3计;
⑤套上封口环,翻折袋口,将袋口处培养料稍往下压使其形成约1cm凹槽;
⑥拉紧袋口并加盖;
⑦121℃高压蒸汽灭菌2次,1小时/次;
⑧培养料冷却备用。
2.3.3接种:
①将冷却后培养基放入超净工作台中,开启超净工作台,紫外照射30min,酒精擦拭
台面;
②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以接种勾,截取带新鲜菌丝的培养基约1cm2,接入培养料的
凹槽中;
③注意确认,培养基及菌丝准确接到培养料表面上,防止粘壁,盖好盖子。
2.3.4培养
把接种好的培养基有序地摆放到恒温培养室培养。
2.4管理
2.4.1菌丝生长阶段:
接种之后,置于28℃适温条件下培养。
接种后约1周,菌丝长满面料向下蔓延,每周记录菌丝生长进度,并于培养袋外侧画线作记号。
约25-35天菌丝长满培养袋,之后菌丝进入生理成熟阶段(约10天),待培养料表面出现白色或黄色小疙瘩,即子实体原基。
之后可进入出芝管理阶段
2.4.2子实体生长阶段:
子实体原基形成后,小心拔掉盖子,之后置于温度为25-28℃、空气相对湿度为90%左右、有散射光的环境中培养,约30天直到子实体成熟。
注意子实体生长阶段不可随意移动或转动灵芝,因为灵芝生长、形成子实体等生理过程对外界环境比较敏感。
2.4.3采收:
待灵芝菌盖边缘的白色部分消失时就可采收。
采收时,用剪刀或者解剖刀齐瓶口剪下灵芝,一周后,剪口愈合,重新产生原基,发育成子实体。
之后就可以采收第2潮灵芝。
一般可采收3潮灵芝。
3、结果与分析
3.1结果记录与处理
接种时间:2009年10月29日
菌丝吃料时间:2009年11月5日
满袋时间:2009年12月8日
原基形成时间:2009年12月16日
原基形态特征:乳白色或黄色疙瘩状突起
菌丝平均日生长速度=(3.69+4.08+4.54+3.77+3.69+3.42+3.77)÷7=3.85 mm/d
由于灵芝个体的生长差异,我们只选取11月5日到11月30日菌丝生长过程来计算菌丝的生长速度,数据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1 菌丝生长长度与时间的关系表
图一
图二
3.2结果分析
3.2.1由图一可看出,灵芝菌丝生长存在个体差异。
灵芝的生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主
要分为灵芝菌种本身、培养基、培养环境三个方面。
3.2.1.1灵芝菌种本身:在本实验中,所用的灵芝菌种为学院提供,该菌种的特性对本实
验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加上各编号间接种量各不相同,有多有少,使得各编号个
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3.2.1.2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原料的混合并不完全均匀,按压程度和含水量也各不相
同,使得各个培养基间的湿度与溶氧量有所差异。
加上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分集中
在培养基的下部,使得在培养基的各个部位含水量、溶氧量也各不相同,使得同一
编号在不同时间段的日生长速度差异较大。
3.2.1.3培养环境:在培养室中,每个编号摆放的位置不同,受到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差异。
3.2.1.4因此,在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之下,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段和个体之间,日生长
速度差异明显。
3.2.2由图二可看出,虽然灵芝菌丝生长的各个时间段的生长速度不尽相同,个
体间也存在差异,但总日生长速度大致在3-4mm/d。
4、参考文献
[1] 赵镭,高海燕,张美莉,等. 4种提取法对富硒灵芝主要功效成分的提取效果[J]. 中国
农业大学学报.2006,11(1):1-5.
[2] 陈静,夏永辉,梁玲,等. 灵芝有效成分生物活性作用的研究进展[J]. 云南中医重要杂
志.2009(1):44-46.
[3] 侯瑞宏,廖森泰. 我国灵芝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2009(11):29-32.
[4] 毕胜,李永升,李桂兰. 泰山赤灵芝及其培育技术.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1(06).
[5] 翠玲,传钢. 泰山灵芝精畅销欧美市场. 食用菌.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