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结构.
唐朝的曲辕犁
灌溉工具的改进
曹魏的翻车
曹魏的翻车
唐朝的筒车
宋朝的高转筒车
明清的风力水车
4、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1)出现:春秋战国 (2)出现原因: ①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无所匿其迟也。” ——《吕氏春秋》 (3)特点: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影响: ①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有利 于社会稳定。 ②经济上:前期有利于经济繁荣;明清时期阻碍 资本主义萌芽。 (5)解体: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 私事。” ----《孟子· 滕文公上》 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 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 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 犬彘之食。” ——《汉书· 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种土地制度? 2)材料二反映了该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 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变化对社 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历程为例
夏﹑ 商﹑周
秦 —清
(中国早期)神权与王权结合,以 Nhomakorabea缘为纽带,最高权 力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集中。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君权不断加强,相权 不断削弱至废除;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 从中央。 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小农经济
是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犁耕的成熟;
近代 新中国成立以来 规律总结
第一单元 知识体系
古代中国经济 的基本结构
主导,是基础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促 进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缓慢发展 重农抑商 古代中国的经 济政策
阻 碍
海禁、闭关锁国
一、古代农业 1.主要作物 水稻、粟 西周——后世的主要作物已经具备 2、主要耕作方式: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2)商周: 石器锄耕(耜耕耕作) (3)春秋战国之后:铁犁牛耕出现 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隋唐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3、灌溉手段: 水利工程——战国都江堰 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灌溉工具——曹魏翻车(人力) ; 唐朝筒车(水力); 明清风力水车
6、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土地氏族公社共有 (2)奴隶社会: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3)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 A、确立过程: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出现 B、形式: 封建土地私有制: 1、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导 2、封建农民土地私有制(自耕农) 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北魏到唐朝前期)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
概念——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的组成和构造。它有多重含义: (1)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 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 (2)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 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 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 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 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 构、劳动力结构等。
8、古代农业的特征 (1)世界领先 (2)精耕细作
含义:在一定的土地上进行细致的耕作以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 (理解即可) 表现:农具,耕作技术,耕作制度,灌溉,施 肥,种子培育等等(理解即可) (3)基本模式为小农经济
总
结
• 1、 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 2、汉朝以后,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 作方式; 铁犁牛耕 • 3、
5、经济重心:宋朝以后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江浙地区 7、农业政策:重农抑商(从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开始) 作用:封建社会前期,确保赋税征收,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 展,巩固封建统治。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阻碍了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出现的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 (2008广东单科,2)符合下图所示农业生 产分布状况的朝代是 • A.西周 B.西汉 C.晋 D.宋
土地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
请辨别以下材料是何时的土地制度,说明你的理由
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 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 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 于己……是谓大同。” 2.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3.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 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 4. “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5.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 婢依良。诸麻布之土,男夫及课,别给麻田十亩,妇 人五亩,奴婢依良……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 殁则还田,不得买卖”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 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3)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 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4)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 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 因。
•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 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 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 饿莩耳。 ──董猬《救活荒民书》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统治阶级曾 试图施行怎样的土地制度加以解决?其结果如 何?
• (1)井田制。(2)井田制正式废除,土地私有 制从法律上确立,土地可以转让和买卖。生 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确立适应了生产力发 展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发展,但是土地 兼并造成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影响了国 家收入,农民失去土地,生活苦难,社会 动荡不安等(3)针对地主兼并农民土地的现 实,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由于土地 私有、买卖频繁,均田制最终瓦解。未能 解决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