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 机位和轴线

9 机位和轴线

匹配原则
1、位置的匹配
主体位置应处于画面同一区域的情况: (1)同视轴变换景别时,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应保持在画面的同 一侧。
匹配原则
(2)运动着的同一主体向同一方向运动。剪辑点应选在主体形象 重合的时候。
匹配原则
前后镜头主体应处于画面的相反区的情况: (1)两个有对应关系的主体,如谈话的双方、讲话者与听众、动 作者与动作对象等,组接时,主体应处于相反的画面区域 。
段落的安排
6、利用空镜头组接 从一个段落过渡到另一个段落时,可以在两段之间利用一 个景物镜头来连接。例如,一个作家经过多少个日以继夜、夜 以继日的伏案创作,终于在一个黎明前完成了全部的书稿,他 起身站到窗口前,接上一个旭日东升的镜头作为这一段落的结 束,舒缓一下情绪,然后再接上人们在座谈他的作品的镜头画 面。从艰苦的创作阶段到作品出版后引起的反响,两个段落的 连接是靠旭日东升的景物镜头来过渡的。
段落的安排
3、利用物体组接 同一物体、同类物体或外型相似的物体,都可以作为转场衔 接的因素。比如,教师在家里埋头备课的“教案”与教师在课堂 上讲课的“教案”是同一物体,通过“教案”这一物体就能将教 师从家里转到课室里。两个镜头画面可以这样写: (1)教师埋头备课的近景推向教案特写。 (2)从教案特写拉出教师在讲台上讲课的全景。 类同的或相似的物体用作转场衔接也是非常自然、顺畅的。
1 1 1
2
3
匹配原则
两人面对面时,他们的视线呈对立的方向;如果分别表现时,他 们的视线仍然必须呈对立方向;跳轴拍摄,就会出现视线方向匹配错
误。
匹配原则
1
2
1
2
匹配原则
运动方向匹配:
匹配原则
用两个镜头的连接表现一个连贯动作时,上下镜头动作方向要一 致。
匹配原则
1
2
1
2
匹配原则
匹配原则
1
三角形机位布局原理:
3、平行机位:
段落的安排
1、利用动作转场 前一段最后一个镜头主体动作与后一段第一个镜头主体 的动作,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相互关联,这个动作就可以作为 前后两段的过渡因素,前后镜头中的主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 相同。 这是电影惯用的一种组接方法。实际上,很多有动作性 的镜头,都可作为转场的切换点。如 一教师埋头备课,突 然站起来,下一镜头就可接教师站着在讲台上讲课,实现了 空间的转换。
段落的安排
4、利用因果关系组接 这是一种利用观众的心理因素来连接镜头的方法。
观众总希望看到由某些原因引发出来的结果:比如,
眼睛在注视的镜头,应连接被注视的东西;拿起照相机 在拍照的镜头,接着应出现被拍摄的景物;举起手枪瞄 准的镜头,则应连接手枪所瞄准的靶子,等等。
段落的安排
5、利用声音组接 声音转场是利用声画的对列来连接镜头,使段落的衔 接十分利索顺畅。 例如影片《闪闪红星》米店风潮那场戏,沈老板指着 “今日售米”的木牌子,气急败坏地吼叫道:“这是谁干 的?”,下一个镜头紧接着宋大爹的声音“是冬子干的!”, 这时地点已经是在山上游击队的驻地了。
三角形机位布局原理: 在两个以上人物对话以及动作的拍摄中,关系轴
线的两侧各有一个大致为三角形的机位布局区域。通
常只能在关系轴线一侧的三角形区域内设置机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
保持在这一侧而排斥另一侧。
三角形机位布局原理:
三角形机位布局原理:
1、外反拍机位:
三角形机位布局原理:
2、内反拍机位:
三角形机位布局原理:
2
1
2
匹配原则
2、方向的匹配 (3)合理越过轴线的方法: ①、插入中性镜头: ②、插入与主体有关的某物体局部镜头 ③、插入运动中人物的主观镜头 ④、利用摄象机移动越过轴线 ⑤、依靠主体自身运动
匹配原则
匹配原则
匹配原则
(4)忽视轴线的情况: ①、不存在交流的人物
②、静止的物体
③、圆桌会议式场面 ④、四周布满观众观看表演的场面
段落的安排
2、利用出入画面组接 主体出画入画转场是指前一个场景主体走出画面,切到另外的一个场 景,主体进入画面。用于表现同一主体的时空转换。使用这种方法要注意
主体出画与入画的位置应处于两个画面的相反区域。例如在前一个场景中,
主体从右边走出画面,那么下一个镜头,在新的场景中,主体应从左边走 入画面,这样在感觉上,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否则容易造成主体又走回来 的感觉。 出画入画的转场形式还可以只出不入,或只入不出。即前一个镜头主 体走出画面,下一个镜头主体已经在另一个场景的画面中。
匹配原则
(2)两个有明显对立因素的主体,如决斗的双方、枪与靶等,组 接时应使主体处于相反的画面区域 。
匹配原则
(3)同一主体从明显的相反方向去拍摄,组接时主体应处于相反 的画面区域 。
匹配原则
2、方向的匹配 轴线规则: (1)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 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 种类:
方向轴线:是处于相对静止的人物视线方向构成的轴线。
匹配原则
运动轴线:处于运动中的人或物,其运动方向构成的轴线。
关系轴线:两个人物头部之间的交流线构成的轴线。
匹配原则
2、方向的匹配 (2)轴线原则:摄象机要在轴线一侧180°范围内设置 机位,违反这以原则叫 作越轴。
180°
180°
匹配原则
视线方向匹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