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 第三章 《学科领域的问题解决策略》归纳总结

心理学 第三章 《学科领域的问题解决策略》归纳总结

第二节学科领域的问题解决策略
一、学科领域问题解决策略的三阶段模型
研究方法:优差生思维过程对比
传统方法:让优生介绍学习经验
1.善于在阅读题目之后,分析问题并与过去的解题经验或知识点相联
系;
2.善于否定自己不适合思路并寻找其他思路;
3.对多种思路善于评价;
4.善于进行双向推理等等。

重视的是思维过程的差异,细节的不同。

而这些往往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

原来优差生他们解题的不同,可能从他们第一眼看到题目开始差异就出现了,他们看到的问题虽然一样,但分析的入口就不同了。

三阶段模型
分析题意的思维策略
解答习题的思维策略
反思总结的思维策略
1.分析题意的思维策略
1)仔细读题审题
2)整体上把握问题
2.解答习题的思维策略
1)充分进行双向推理
顺序思维:从已知向未知前进,具有自由联想的意味。

但我们读到已知条件时,就联想到有关的公式、定律等。

其缺点是思维方向不明确并且容易使我们一旦走上错误的思维方向而迷途难返,或者一旦产生了错误的“定势”便很难再考虑其他方法。

逆向思维:从未知指向已知的思维,特点是方向明确。

缺点是和已知量的关系很难接通。

因为它与已知条件相距甚远。

【证明题、走迷宫】
2)发散性思维
发散式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指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地扩展开,通过多种思考,开拓途径、寻找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均是针对发散性思维的。

思维定势
定势(set),又称心向,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以前曾以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成功,则以后遇到同类问题,也会重复同样的方法。

发散性思维训练
1、流畅性训练
用词流畅性训练:成语接龙
联想流畅性训练:“yi zhi”
表达流畅性训练:造句
观念流畅性训练: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变通性训练
物体功能变通性训练:桌子、毛巾的用途
遥远联想变通性训练:蝴蝶和海啸;恐龙和桌子;
问题解决变通性训练:一题多解;以少胜多的战役。

结构扩散:日加一笔变个字;8 的一半是多少?
形态扩散:列举绿色的物品
方法扩散:用“敲”能解决的问题。

3、独特性训练
命题的独特性训练:
后果推测独特性训练:
故事结尾独特性训练:
问题解决独特性训练:
3.反思总结的思维策略
1)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习题有关的知识结构;
2)回忆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
3)思考还有没有更简捷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