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英国小说的兴起
Part 1
启蒙运动 Part 1
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又一次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政治革命运动。 是为资产阶级政治革理性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为建立“理性的王国”,以唯物论、自然神论、无神论反对宗教迷信;
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天赋人权反对封建专制、僧侣和贵族特权。
图示
斯威夫特(1667-1745) 英国启蒙主义文 学的激进派。 《格列佛游记》(1726) 通过主人公英国 外科医生格列佛多次航海遇险的遭遇和见闻 描写,对英国现实社会进行全面的讽刺和抨 击,反映作者对美好社会向往。
图示
总之 , 18世纪英国小说的异军突起 ,并不是一个孤立、 偶然的现象 ,而是经济、政治、人们的生活方式、 生活观念诸方面综合决定的结果 ,当然 ,文学叙事传 统的影响亦是强有力的。这些方面的因素 ,加之小 说这一文体本身的优势,决定了18世纪英国小说的总 体特征 ,如对个人主义经济动因的崇拜 (如笛福的小 说 );对广泛而具体的社会生活的全方位展示 (如菲 尔丁的 “散文滑稽史诗” );对中产阶级家庭生活与伦 理的深入挖掘 (如理查逊的小说 );对人物心理细腻 而真切的描摹 (如理查逊、斯泰恩等的小说 )等。 这些特征 ,奠定了 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小说的基本 格局 ,为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图示
迪福之后的理查逊则用书信体的小说表达 人的真实感受,把关注的焦点从迪福式的 小说文本世界与外在生活的对位,转向了 文本世界与人的情感心理的对位,成功地 将心理分析与情感描写引进小说,从而引 领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观心理真实之 路。
图示
菲尔丁(1707-1754) 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小说家。小说常夹叙 夹议,穿插许多创作经验之谈,称自己小说“散文滑稽史诗”。被称 为“散文中的荷马”。菲尔丁最大贡献是现实主义表现。 《汤姆·琼斯》(1749)是其典范之作。小说以弃儿汤姆·琼斯与索 菲亚的爱情故事及被逐离家流浪至伦敦的经历,全景式地反映了当 时的社会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门第观念,拜金主义和道德堕落 的丑恶内幕。
感谢您的关注
LOGO
18世纪英国小说的兴起
图示
在18世纪,古老的叙事文学发展成了现代意义上的 “小说”。所谓现代意义上的“小说”,除了叙事艺术、 表现技巧上的“现代化”之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小说 文本所表现的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更富真实感,能 够为更多的普通民众所接受。 ----小说理论家伊恩.瓦特
所以黑格尔称小说是“近代市民阶级 的史诗”
Part 2
流派 Part 1
现实主义
哥特式小说
感伤主义
第一,“真实”成为小 说创作的重要理念, 因而小说既成为了文 学家们反映生活、表 现生活真实感受的重 要手段与方式,也成 了普通民众观察生活 和宣泄情感的重要渠 道,成了文化传播的 的重要媒介。
图示
18世纪的英国文坛上最令人注目的 是现实主义小说。“现实主义”一词 含义丰富,但在这一时期用它来指 认英国的小说,主要是因为这类小 说普遍反映现实生活,描写普通市 民,表达作家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富有真实感,从而有别于16、17世 纪雏形状态的小说和传奇故事。它 完全以一种新的面貌与姿态出现在 读者面前。
图示
“哥特式小说”兴起于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代表 作家是霍勒斯.沃尔波尔(1717--1797)。哥特式 小说是一种恐怖和鬼怪小说,注重描写怪诞紧张 的情节和不寻常的故事。如果说迪福到菲尔丁的 现实主义小说注重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斯特恩 的感伤主义小说注重内心世界的描写,那么哥特 式小说则注重从超现实的角度叙述离奇怪幻的故 事,给人提供一种新的观察事物的视角,让事物 以一种全新的面目展现在读者眼前,表现出对18 世纪理性主义的反叛。哥特式小说采用超自然的 素材,运用意识流、现实与超现实相结合的手法, 讲述奇人、奇事、奇景、奇境,从而拓展了小说 的创作领域,丰富了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
是18世纪的文学主潮。其主要特征: 1、 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教诲性。 2、 具有民主性,将资产阶级及平民作为主要对象。 3、具有创新性,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书信体小说、教育小说等。 4、具有现实性,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兴起原因分析
图示
一、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对个体生存 价值的关注呼唤着小说的诞生 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 ,人们呼唤新 的精神食粮 三、妇女在英国小说的兴起中起到了不 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四、诸多物质条件的改善 ,亦为小说的兴 起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图示
劳伦斯.斯特恩(Laurence Sterne,1713-1768)是英国感伤主义小说的代表。他 认为:“文学的主要任务是描写人的内 心世界和他变化无常的情绪。”他还说: “小说结构的基础不是逻辑性而是情感 性的原则。”他的《感伤的旅行》(A Sentimental Journey,1768)特别擅长于 抒发主观的感情和心理分析,把小说的 叙述对象从外部传向了人的内心世界和 心理真实。斯特恩的这种感伤主义、主 情主义笔法不仅开启了感伤主义文学的 先河,还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声。
深入介绍
图示
笛福(1661-1731)笛福出生伦敦小商之家。受过中等教育,参 过军,一生不断经商,精力过人,办报纸,写文章,涉及政治、经 济、文学、宗教等领域。发表了《鲁滨逊漂流记》(1719),标志 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诞生。
图示
《鲁滨逊漂流记》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代 表作。是他对小说真实性的一个实践范本, 这部作品既标志着18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 说的形成,也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英国小 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