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岩稳定性分析及崩塌落石计算

危岩稳定性分析及崩塌落石计算


灰 岩 . 4
l _ 8
5 l
4 8
3 0
2 0
2 5
l 5
3 . 2
2 . 2 . 2计算 工况 工 况一 ( 天 然工 况 ) : 自重 ( 天然 状态 ) ;
工况二 ( 暴雨工况 ) :自重 ( 饱和状态 ) ; 工况三 ( 天然 + 地震工况 ) :自 重 ( 天然状态 )+ 地震力 。 2 . 2 . 3 计算公式 滑移式危岩按下面公式一进行计算 :
2 0 1 6 年 1 2月第 3 6卷第 4期
四川 地质 学报
V o 1 . 3 6 N o . 4 D e c . ,2 0 1 6
危岩稳定性 分析 及崩 塌落石计算
许 可
(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 限公 司,成都 6 1 0 0 2 3)
摘 要 :随着我 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 、铁路等 工程 的兴建,崩塌 灾害 日益显著 。危岩稳 定性 分析及崩塌 落石计算的准确性 ,对防治工程设计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 工程 实例 ,对危岩进行稳 定性分析 并对崩塌 落 石进 行计算 ,为防治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 关键 词:崩塌 ;落石 ;稳定性 ;计算 中 图分 类 号 :P 6 4 2 . 2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0 9 9 5( 2 0 1 6) 0 4 - 0 6 0 9 - 0 4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I 2 - 2 5
作 者简 介 :许可 ( 1 9 8 3 一) ,男 , 四川 成都 人 ,工程 师 ,长 期从事 岩土 工程 勘察 、设 计 工作
危岩稳定性分析及崩塌落石计算
2 危岩稳定性分析
2 . 1定 性分 析
由图 1 可见 , 岩体经裂隙切割成块体 , 裂隙②与坡面④方向基本一致 , 为顺倾结构面, 为不利组合 。 当岩体临空时 ,结构面倾角小于坡脚 ,岩体在外部营力的作用下 ,沿外倾结构面向下滑动 。 2 . 2定 量分 析 由于定性分析主要从反映结构面组合及其与坡面的空间关系的赤平投影着眼,仅能反 映滑塌失稳的 可能性 ,结论有一定的局限 f 生 和模糊性 ,不能为治理工程设计提供定量 的稳定系数值 ,因此对灾害点的 稳 定性 需要 进行 定量 评价 。 2 . 2 . 1 参数选取 岩体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 1 。
1 工 程 概 况
某工程 于坡脚铺设管道 ,北侧山体基岩裸露 ,且 坡体残留大量危石 , 该区域呈带状分布于山体 中上部。 其变形迹象主要表现在岩体受构造及风化作用发育多 条裂隙 ,在前缘临空条件下 ,产生卸荷裂隙,岩体经 结构面切割成块 , 在外部营力作用下失稳并发生崩塌。 部分块体滚落于坡脚及坡体前缘较缓处 ,一部分块
F:— ( Wc o s a- Qs i n a- v ) . t g c p +c l

( 1 )
Ws i n a+ Qc o s a
式 中: 裂隙水压力 ( K N / m) , 据不 同工况按公式计算 ,当各崩塌危岩体裂隙充水高度为 O m,V 取 0 ; 地震力 ( K N / m) ,f f , ' x ,式 中 为危岩体荷载 , ‘ 为地震水平系数 ,取 0 . 0 5 ; 危岩稳定性系 数 ;c 一 后缘裂隙粘聚力标准值 ( K p a ) ;当裂隙未贯通时 ,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粘 聚力标准值按长度加 权 的加权平均值 , 贯通段粘聚力标准值取岩石粘聚力标准值的 0 . 4 倍; 矽. 后缘裂隙内摩擦角标准值( 。) , 当裂隙未贯通时 ,取贯通段和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准值按长度加权的加权平均值 ,未贯通段内摩擦角标 ( K p a ) 准值取岩石内摩擦角标准值的 0 . 9 5 倍; 一 滑面倾角 ( 。) ;I V - 危岩体 自 重 ( K N , m) ;/ - 滑面长 度 ( m) 。 2 . 2 . 4计 算结 果 危岩稳定性计算结果详见表 2 。
表 l岩体物理 力学指标一览表
岩 石重 度 ( k N / m ’ ) 岩 性
天然 饱 和 天然 饱 和 天然 饱 和 天 然 饱和 天然 饱 和
岩 石抗 剪强 度 C( MP a ) ( 。)
结构 面抗 剪强 度 C( k P a ) ( 。) 岩 石抗 拉强 度标 准值 ( M P a )

照片1灾害点全景照
体残 留于坡体 中上部并形成危石。威胁管道施工安全及后期运营安全。 该斜坡坡面倾向 2 1 0  ̄ ,总体地形坡度 3 7 。 ,局部陡峭 。危岩带距坡脚水平距离约 5 0 1 3 0 m,距坡脚 垂直距离约 4 0~9 0 m。 危 岩 带 纵 向长 约 2 2 0 m, 横 向宽约 8 0 m, 面 积约 1 . 7 6 X 1 0 4 m 。 根据该地质灾害点以坡体危石为灾害体 , 估算崩塌方量约 0 . 8 8 X 1 0 m ,为小型崩 塌 ,主崩方 向为 2 1 0 。 。危石组成物质主要 E 为强 风化 ~ 中等风 化灰 岩 , 岩层 产状 为 2 2 0 ( D 岩层产状:2 2 0 。Z5 0 。 。 L5 0 。, 区 内发育两 组 节理 面 ( 2 8 0 。 ② 结构面产状:2 8 0 。 3 5 。 ③ 结构面产状:2 1 0 。Z8 5 。 3 5 。 、2 1 0 。 8 5 。) ,结 构 面发育 的平 均 ④ 坡面产状:2 1 0 。Z3 5 。 间距为 0 . 4 ~ 0 . 8 m。 崩塌体堆积于坡脚及坡 体前缘较缓处 。落石块径一般为 0 . 5 m X S 0 . 5 m×1 . 0 m,最大 4 . O mX2 . O mX 2 . O m,母 图 1 赤 平 投影 分 析 图 岩成分主要为灰岩 。
Do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6 - 0 9 9 5 . 2 0 1 6 . 0 4 . 0 1 8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 、滚动、堆积于坡脚 ( 或沟谷 )的地质现 象 。危岩是发生崩塌 的初始物质条件 ,是由多组结构面切割并位于陡崖或陡坡上稳定性差的岩石块体及 其组合 。危石指已脱离母岩 ,残留于坡面并有滚落可能性的块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公路、铁 路等工程的兴建 , 崩塌灾害 日益显著。危岩稳定性分 析及崩塌落石计算的准确性 ,对防治工程设计起着至 关重要 的作用。本文根据工程实例 ,对危岩进行稳定 性分析并对崩塌落石进行计算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