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为了明确各个经营体之间的客户关系,最大限度划小核算单位,特制订本原则。
2 适用范围
2.1适用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内各单位/部门;
2.2适用于自主经营推动全过程。
3 职责和权限
3.1股份经营核算组
3.1.1负责制定适用于集团范围的经营体划分指导原则;
3.1.2负责对各公司经营体划分过程的指导及监督。
3.3各模块/单位经营核算组
3.2.1负责识别客户关系,划分经营体;
3.2.2负责梳理工作性质,划分工作岗位。
3.4各部门
协助原价管理科进行客户关系的识别和经营体划分。
4 制定原则
4.1根据工作性质划分工作岗位
生产岗位、物资流通岗位、生产支持岗位、技术岗位、管理岗位。
4.1.1生产岗位:主要包括产品生产、新品试制、工装制造等;
4.1.2物资流通岗位:主要包括采购(含国内采购、进口采购)、销售(含国内销售、出口销售);
4.1.3生产支持岗位:主要包括物资存储、设备维修保养、计量、运输、动力能耗、试验、食堂、商务、信息技术、物流;
4.1.4技术岗位:主要包括新品开发、工艺工装;
4.1.5管理岗位:主要包括综合统计、企业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总务人事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管理、计划调度。
4.2按经营结算分三种关系
买卖关系、服务关系、契约关系。
4.2.1买卖关系:是指从事产品加工、装配、物资流通,以收购价、采购价或销售价进行结算;
4.2.2服务关系:是指为其他经营体提供服务,以收取服务费进行结算;
4.2.3契约关系:是指企业委托某岗位实施某项工作,以契约合同形式进行结算。
4.3结算关系对应岗位
4.3.1买卖关系:主要包括生产岗位、物资流通岗位;
4.3.2服务关系:主要包括生产支持岗位;
4.3.3契约关系:主要包括技术岗位、管理岗位。
契约关系虽然工作内容比较明确,但契约标的确定专业要求较高,变数较多,操作较难,管理协调因素较多;服务关系工作内容明确,服务对象相对固定,上下序责任明确,操作方便,可以减少大量管理和协调工作。
要根据各部门管理要求,不断修改、调整,逐步将标的固化,实现从契约关系向服务关系的转化。
4.4经营体的设立原则
4.4.1生产岗位经营体
以产品生产转移,货币结算为标志,按最小生产单位来划分。
4.4.2物资流通岗位
以物资、物料的实物转移为标志,按采购/销售业务来划分。
4.4.3生产支持岗位
不具有实物转移,通过服务以货币结算为标志,按服务性质来划分。
4.4.4技术岗位
公司委托经营体实施技术开发,以合同订单为标志,按项目内容来划分。
4.4.5管理岗位
按工作性质及管理要求来划分经营体。
4.5总体要求
4.5.1各单位经营体的划分应全面、完整,不留空白地带;一步到位,直接到最小经营实体;
4.5.2可以先易后难,先生产岗位、物资流通岗位、生产支持岗位,再技术岗位,最后管理岗位,特别工作可以随时建立;
4.5.3经营体的设置,要打破传统的组织机构图的束缚,同一部门可以根据业务内容,设置不同关系的经营体;同一业务,根据业务范围、内容、责任的不同,也可以设置不同的经营体(如销售、采购、产品开发等内部均可分别建立各自的经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