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微电子技术系)实验报告书课程名称:芯片解剖实验学号:姓名:教师:年6月28日实验一去塑胶芯片的封装实验时间: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1.了解集成电路封装知识,集成电路封装类型。
2.了解集成电路工艺流程。
3.掌握化学去封装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1:烧杯,镊子,电炉。
2:发烟硝酸,弄硫酸,芯片。
3:超纯水等其他设备。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实验原理:1..传统封装:塑料封装、陶瓷封装(1)塑料封装(环氧树脂聚合物)双列直插DIP、单列直插SIP、双列表面安装式封装SOP、四边形扁平封装QFP 具有J型管脚的塑料电极芯片载体PLCC、小外形J引线塑料封装SOJ(2)陶瓷封装具有气密性好,高可靠性或者大功率A.耐熔陶瓷(三氧化二铝和适当玻璃浆料):针栅阵列PGA、陶瓷扁平封装FPGB.薄层陶瓷:无引线陶瓷封装LCCC2..集成电路工艺(1)标准双极性工艺(2)CMOS工艺(3)BiCMOS工艺3.去封装1.陶瓷封装一般用刀片划开。
2. 塑料封装化学方法腐蚀,沸煮。
(1)发烟硝酸煮(小火)20~30分钟(2)浓硫酸沸煮30~50分钟实验内容:去塑胶芯片的封装四、实验步骤1.打开抽风柜电源,打开抽风柜。
2.将要去封装的芯片(去掉引脚)放入有柄石英烧杯中。
3.带上塑胶手套,在药品台上去浓硝酸。
向石英烧杯中注入适量浓硝酸。
(操作时一定注意安全)4.将石英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记录加热时间。
(注意:火不要太大)5.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取出去封装的芯片并清洗芯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腐蚀效果。
7.等完成腐蚀后,对废液进行处理。
五、实验数据1:开始放入芯片,煮大约2分钟,发烟硝酸即与塑胶封转起反应,此时溶液颜色开始变黑。
2:继续煮芯片,发现塑胶封装开始大量溶解,溶液颜色变浑浊。
3:大约二十五分钟,芯片塑胶部分已经基本去除。
4:取下烧杯,看到闪亮的芯片伴有反光,此时芯片塑胶已经基本去除。
六、结果及分析1:加热芯片前要事先用钳子把芯片的金属引脚去除,因为此时如果不去除,它会与酸反应,消耗酸液。
2:在芯片去塑胶封装的时候,加热一定要小火加热,因为发烟盐酸是易挥发物质,如果采用大火加热,其中的酸累物质变会分解挥发,引起容易浓度变低,进而可能照成芯片去封装不完全,或者去封装速度较慢的情况。
3:通过实验,了解了去塑胶封装的基本方法,和去封装的一般步骤。
实验二金属层芯片拍照实验时间: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1.学习芯片拍照的方法。
2.掌握拍照主要操作。
3. 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和电动平台二、实验仪器设备1:去封装后的芯片2:芯片图像采集电子显微镜和电动平台3:实验用PC,和图像采集软件。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1:实验原理根据芯片工艺尺寸,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用带CCD摄像头的显微镜对芯片进行拍照。
以行列式对芯片进行图像采集。
注意调平芯片,注意拍照时的清晰度。
2:实验内容采集去封装后金属层照片。
四、实验步骤1.打开拍照电脑、显微镜、电动平台。
2.将载物台粗调焦旋钮逆时针旋转到底(即载物台最低),小心取下载物台四英寸硅片平方在桌上,用塑料镊子小心翼翼的将裸片放到硅片靠中心的位置上,将硅片放到载物台。
3.小心移动硅片尽量将芯片平整。
4.打开拍照软件,建立新拍照任务,选择适当倍数,并调整到显示图像。
(此处选择20倍物镜,即拍200倍照片)5.将显微镜物镜旋转到最低倍5X,慢慢载物台粗调整旋钮使载物台慢慢上升,直到有模糊图像,这时需要小心调整载物台位置,直至看到图像最清晰。
6.观察图像,将芯片调平(方法认真听取指导老师讲解)。
10.观测整体效果,观察是否有严重错位现象。
如果有严重错位,要进行重拍。
11.保存图像,关闭拍照工程。
12.将显微镜物镜顺时针跳到最低倍(即:5X)。
13.逆时针旋转粗调焦旋钮,使载物台下降到最低。
14.用手柄调节载物台,到居中位置。
15.关闭显微镜、电动平台和PC机。
五、实验数据采集后的芯片金属层图片如下:六、结果及分析1:实验掌握了芯片金属层拍照的方法,电动平台和电子显微镜的使用,熟悉了图像采集软件的使用方法。
2:在拍摄金属层图像时,每拍完一行照片要进行检查,因为芯片有余曝光和聚焦的差异,可能会使某些照片不清晰,对后面的金属层拼接照成困难。
所以拍完一行后要对其进行检查,对不符合标准的照片进行重新拍照。
3:拍照是要保证芯片全部在采集视野里,根据四点确定一个四边形平面,要确定芯片的四个角在采集视野里,就可以保证整个芯片都在采集视野里。
4:拍照时的倍数选择要与工程分辨率保持一致,过大或过小会引起芯片在整个视野里的分辨率,不能达到合适的效果,所以采用相同的倍数,保证芯片的在视野图像大小合适。
实验三金属层图像拼接实验时间: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1.掌握图像拼接的原理,学习同层图像拼接。
2. 理解手工拼接与自动拼接的关系二、实验仪器设备1:采集到得金属层图片。
2:实验室电脑和图像拼接软件FilmIntegrator。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1:实验原理根据采集芯片的图像相同位置对图像进行拼接,人工打定位钉子,至少要打一行一列。
对于比较小的工程,可以完全人工拼接,这样会减少错位。
对于大的工程,首先是人工打足够多的定位点,然后使用自动拼接,之后进行人工修改。
拼接时X-Y偏差均要≦∣4 ∣才不会影响工程质量。
因为拍照时芯片未必放平,当拼接完成后进行旋平操作。
:2:实验内容1.对金属铝的图像进行拼接。
2.拼接后将芯片图像旋平。
3.对旋平后的图像惊醒400*400切割。
四、实验步骤1.打开FilmIntegrator软件(在D盘)D:\FilmIntegrator\Bin目录下。
2.在F盘下建立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将LM386M_200文件夹复制到自己学号文件夹。
3.点击FilmIntegrator 文件菜单(或Ctrl+O)单开复制后RAW下M7805M.conf 文件。
4.点击图像菜单选择图像浏览窗口(或点击快捷键)。
5.点击图像菜单选择拼接指定图像层(或点击快捷键)。
6.先打能确定的钉子,打完后,按E打无法确定的钉子。
7.点击F3或进行检查。
8.保存数据。
9.图像旋屏。
10.对图像进行切割。
五、实验数据1:打完钉子后的整体图像2:旋平切割狗的金属层照片:六、结果及分析1:通过实验了解了芯片图像拼接的方法,和拼接软件的使用。
2:在完成图像确定位置的钉子后,要进行检查,确保误差范围在(+3--3)之间,以保证较好的拼接效果。
但是并不是误差为0时就表示绝对没有误差,因为误差的计算是软件根据记忆功能计算出来的,并不是图像的真实误差。
3:在拼接完成后,要对图像进行切割去除多余面积,然后对芯片极性旋平,为后面的不同图像层之间进行对准打基础。
实验四去氮化硅保护层实验时间: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1:掌握去氮化硅保护层的方法,2:学习化学方法去氮化硅保护层二、实验仪器设备1:烧杯,镊子,电炉。
2:85%的磷酸溶液,芯片。
3:超纯水等其他设备。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1:实验原理去氮化硅一般有两种方法。
1.用85%的磷酸溶液进行刻蚀。
2.用等离子刻蚀机进行干法刻蚀2:实验内容去氮化硅保护层。
四、实验步骤1.打开抽风柜电源,打开抽风柜。
2.将要去掉封装的裸片放入有柄石英烧杯中。
3.带上塑胶手套,在药品台上去磷酸。
用量筒量取43ml磷酸倒入石英烧杯中,量取7ml注入石英烧杯中。
(操作时一定注意安全)4.将石英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记录加热时间。
(注意:火不要太大)5.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定时取出再显微镜下观察,看腐蚀效果,并做好记录。
注意时间不易过长。
首先取45mL的磷酸→取UP水10mL放入石英烧杯中→看时间开始加热(2:14)→摇晃烧杯,见有气泡冒出,将火调小并用玻璃棒搅拌芯片(2:24)→停止加热(2:33)取出芯片用UP水清洗,并在显微镜下观察腐蚀情况→2:55继续加热→(3:10)停止加热取出芯片观察。
6.取出去封装的芯片并清洗芯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腐蚀效果。
7.等完成腐蚀后,对废液进行处理。
五、实验数据1.打开抽风柜电源,打开抽风柜。
2.将要去掉封装的裸片放入有柄石英烧杯中。
3.带上塑胶手套,在药品台上去磷酸。
用量筒量取43ml磷酸倒入石英烧杯中,量取7ml注入石英烧杯中。
(操作时一定注意安全)4.将石英烧杯放到电炉上加热,记录加热时间。
(注意:火不要太大)5.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定时取出再显微镜下观察,看腐蚀效果,并做好记录。
注意时间不易过长。
6.取出去封装的芯片并清洗芯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腐蚀效果。
7.等完成腐蚀后,对废液进行处理。
六、结果及分析1:通过实验了解了氮化硅保护层的方法和步骤。
2:加热时间不能太久,容易产生黑色物质,附着在多晶层上,对接下来的时间照成影响!实验五去金属Al层实验时间: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1:掌握去氮化硅保护层的方法2:学习化学方法去氮化硅保护层二、实验仪器设备1:加热电炉,烧杯,等试验工具。
2:去过氮化硅的芯片三、实验原理和内容去AL的方法:1.浓磷酸溶液加热进行刻蚀。
2.磷酸:硝酸:冰醋酸:水=85%:5%::5% :10% 温度控制在35~45摄氏度。
3.等离子刻蚀(氯气刻蚀→ALCL气体)试验内容:去金属铝层。
四、实验步骤1.打开抽风柜电源,打开抽风柜。
2.将要去掉保护层的裸片放入有柄石英烧杯中。
3.带上塑胶手套,按一下比例配比混合溶液100ML磷酸:硝酸:冰醋酸:水=85%:5%::5% :10%(操作时一定注意安全)4.将石英烧杯放到电炉上微量加热,记录加热时间。
(注意:禁止大火加热)5.观察烧杯中的变化,定时取出再显微镜下观察,看腐蚀效果,并做好记录。
注意时间不易过长。
6.取出去封装的芯片并清洗芯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腐蚀效果。
7.等完成腐蚀后,对废液进行处理五、实验数据1:取磷酸50mL,硝酸10mL,冰醋酸10mL一起放入烧杯中:。
2:开始加热,记录时间9:28,直到出现微弱气泡停止加热,3:取出芯片用UP水清洗芯片,然后放到显微镜下观察AL的腐蚀情况。
4:如果AL层去除不完全可以继续回煮,知道达到较好的效果。
六、结果及分析通过实验掌握了芯片去除AL层的步骤和方法.实验六去二氧化硅实验时间:同组人员:一、实验目的1:掌握去二氧化硅方法,2:学习化学方法去二氧化硅。
二、实验仪器设备1:稀释HF酸溶。
2:烧杯,玻璃棒,电炉等实验设备。
三、实验原理和内容去二氧化硅一般有两种方法。
1.用稀释HF酸溶液进行刻蚀。
纯净的HF腐蚀硅和二氧化硅的速率大体上分别是900埃/分和120埃/分,为了减缓反应速度一般将HF稀释。
Si02+ 6HF4= H2+SiF6+H202.用等离子刻蚀机进行干法刻蚀。
(用CF4、或SF6等气体)Si02+ CF4= SiF4+C0Si02+ SF6 = SiF4+S02实验内容:去除芯片的二氧化硅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