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
骨样组织(osteoid) 编织骨(woven bone) 板层骨(lamellar bone)
密质骨(compact bone)和松质骨 (cancellous bone)都是板层骨 在发育成熟的正常成人,编织骨仅见于颅 缝、牙床、骨迷路和肌腱附着处
宿主骨(host bone) 新生骨(newly formed bone)
缺血性 炎症性 肿瘤性
骨的组织发生
膜内成骨 软骨内成骨
临床资料
骨肿瘤病人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症 状和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都有助于诊断 年龄和病变部位在骨肿瘤诊断中最重要
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发病高峰年龄
10-19岁
– – – – – – – 骨样骨瘤 骨软骨瘤 软骨母细胞瘤 干骺端纤维性缺损 纤维结构不良 动脉瘤性骨囊肿 单纯性骨囊肿
骨肿瘤病理诊断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朱雄增
骨肿瘤诊断在大多数情况下必须结合临 床、影像学和病理学三方面资料
骨的正常结构
骨的类型
长骨:股骨,胫骨,腓骨,肱骨,桡骨,尺骨 短骨:掌骨,指骨,跖骨,趾骨 不规则骨:面骨,椎骨,腕骨,跗骨 扁骨:颅骨,肩胛骨,盆骨
长骨的解剖部位
骨骺 干骺端 骨干 骨髓腔 骨皮质 骨膜 (骨旁) (骨外)
– 肿瘤性(neoplastic) – 反应性(reactive)
死骨(necrotic bone)
反应性骨和肿瘤性新生骨的鉴别
反应性和肿瘤性新生骨的鉴别
反应性骨 骨母细胞 立方形,无异型 形态排列 骨小梁表面延续覆盖 骨小梁 较规则 形态 间质 疏松,富于血管 排列规则,无瘤细胞 与宿主骨 无浸润 关系 肿瘤性骨 不规则形,明显异型 骨小梁表面不延续覆盖 不规则,网格样 疏密不一,血管多少不 一,排列不规则,可见 瘤细胞 有浸润
低度恶性中央型骨肉瘤和骨旁骨肉瘤中新生骨可较规则硬化性骨肉瘤中肉瘤细胞可无明显异型性
骨样组织和胶原的鉴别
骨样组织 基质 胶原 均一,分支状,常 原纤维性, 无分支,通 可见钙化 常无钙化 细胞形状排列 立方形,多边形, 梭形 覆盖在骨基质表面 与胶原纤维 平行 – + 碱性磷酸酶
死骨
骨的类型与肿瘤
长骨
– 大多数肿瘤和瘤 样病变
不规则骨和扁骨
– – – – – – – – 骨母细胞瘤 软骨肉瘤 Ewing肉瘤 骨髓瘤 恶性淋巴瘤 纤维结构不良 动脉瘤性骨囊肿 单纯性骨囊肿
短骨
– 内生性软骨瘤
长骨解剖部位与肿瘤
干骺端 骨髓内 大多数肿瘤和瘤 样病变 骨皮质 非骨化性纤维瘤 骨表面 骨软骨瘤 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 骨膜软骨瘤 骨膜软骨肉瘤 骨骺 软骨母细胞瘤 巨细胞瘤 骨干 Ewing肉瘤 骨母细胞瘤 骨样骨瘤
骨的影像学检查
X线摄片 CT MRI 同位素扫描
影像学检查的注意点
部位 单骨(单骨单发和单 骨多发)和多骨 范围和长度 骨破坏:地图样、虫 噬样、渗透性 边缘 密度 小梁形成 骨皮质膨胀、变薄或增厚、 腐蚀或穿透 骨膜反应:日光放射状、 洋葱皮样、Codman三角 软组织块影
骨的组织学类型
骨肉瘤和软骨肉瘤中新生骨的鉴别
骨肉瘤中新生骨由肉瘤细胞直接形成呈不 规则网格状 软骨肉瘤中新生骨由软骨钙化和骨化而 成,呈团块状
骨肉瘤中除肿瘤性骨外,还可见到骨膜反 应性新生骨形成
转移性恶性肿瘤中可有反应性新骨形成
纤维骨性病变(如骨纤维结构不良)中的骨 小梁表面可无明显骨母细胞
10-29岁
– 骨瘤 – 骨母细胞瘤 – 软骨黏液样纤维瘤
20-49岁
– 内生性软骨瘤 – 血管瘤
恶性肿瘤发病高峰年龄
<4岁: 神经母细胞瘤 10-19岁:骨肉瘤、Ewing肉瘤 20-39岁:巨细胞瘤 30-59岁:软骨肉瘤、纤维肉瘤、脊索瘤、 造釉细胞瘤 40-69岁:转移性癌、骨髓瘤、恶性淋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