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附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附答案)

XX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附答案)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班级:七()班姓名:总分:
1、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著名的北京人遗址发现于( )
A.周口店
B.元谋县
C.大汶口
D.河姆渡
3、从猿进化到人,要经历十分漫长的过程,作用于这一过程中的最决定因素的是()。

A.直立行走
B.手的发展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4、传说华夏族的始祖教人们挖井,我们已经从考古中得到验证——河南汤阴和洛阳等地,发现了距今数千年的水井遗迹。

这说明( )
A.传说是不可信的
B.传说都是历史事实
C.传说中有些资料是可信的
D.传说太夸张,应该完全否定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

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D.懂得人工取火
6、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7、下列远古人类中,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半坡居民④河姆渡居民
A.①
B.②
C.②③
D.③④
8、距今约6000年前,在黄河流域一带的半坡原始居民,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
A.小麦 B.水稻 C.粟 D.玉米
9、随着氏族聚落时代原始农业的出现,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A.“竭泽而渔”成为主要生产方式 B.开始走向定居生活
C.按血缘关系组成生活集体 D.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产生
10、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11、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A. 尧
B. 舜
C. 鲧
D.禹
12、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13、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A、中国
B、越南
C、泰国
D、缅甸
14、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5、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

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16、下列关于大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B.他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
C.采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D.“禹传启”属于“禅让制”
17、将都城迁到殷,使商朝的国力日益强盛的商王是( )
A.商汤B.裔纣C.盘庚D.武丁
18、周武王的军队与商纣展开决战的地点是( )
A.阳城B.镐京C.洛邑D.牧野
19、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是( )
A.编钟B.三星堆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司母戊鼎
20、“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

”我们一般认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 )
A.盘古和女娲
B.元谋人和北京人
C.炎帝和黄帝
D.尧、舜、禹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
2、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牌。

3、山顶洞人已经掌握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他们懂得人工去火。

4、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国家的产生。

5、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6、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材料分析题。

(40分)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4分)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石块、兽骨和树子……
(1)在材料一所述险恶的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2分)
答:说明北京人只能过着群居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2分)
答:证明了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2、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图一图二
(1)他们分别是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4分)
答:半坡人和河姆渡人。

(2)这两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分析一下产生差异的原因。

(2分)
答:(1)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和干栏房屋。

(2)因为气候条件不同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共16分)
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西周等级制度示意图。

(1)以上材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1分)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答:(1)分封制。

(2)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在个制度下哪些人能当上诸侯王?(4分)
答:宗亲、功臣、旧贵族。

(答对两个即可)
(3)在这种制度下诸侯王有什么权利和义务?(4分)
答:(1)管理土地和人民;
(2)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3)这种制度在当时有什么作用(5分)
答: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

4、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共10分)
(1)这是什么文字?(2分)
答:甲骨文
(2)这种文字主要刻在什么上?(4分)
答:龟甲或兽骨
(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2分)
答:商朝
(4)它与今天的汉字有什么关系?(2分)
答: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