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政治思想史1.阿奎那神权政治思想A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在坚持基督信仰的前提下,极力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基础B教会和国家关系1.论证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是阿奎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2.承认国家的合理性,强调人是上帝的创造物,人的理性源于上帝的理性,从根本上说国家是上帝的创造物;3.国家与教会的目的和地位不同:: 国家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对于社会社会生活的要求,即在国家中国一种道德的生活,这一任务由世俗的统治者完成;教会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理性的最高要求,即在天国享受上帝的快乐,这一任务世俗的统治着无法实现,只有掌管人的精神的教士等级才能完成。
4.上帝的恩典表现在人对上帝的“信”、“望”、“爱”三种品德的具备和洗礼、忏悔等教会圣事上,这些只有教会和罗马教皇才能实现。
5.结论: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神权;世上的一切君主都应当受教皇的支配C阿奎那的法律思想—是其神学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四种法的关系-----永恒法是最高法,是一切法的来源;自然法和人法要服从永恒法,人法要服从自然法;人法必须受神法的指导。
人法必须接受神法的指导,原因:A.理性的能力不能帮助人达到在天国和上帝通向快乐之以最终目标,这一目的的只有靠神法的指导才能达到;B.人类的判断是不可靠的,需要以神法作为制定法律的准则;C.人的道德生活要求人在行为和内心两方面活动中保持正值,需要以神法作为人法的补充。
D.人法不能惩治并禁止一切恶行,需要可以防止各种罪恶的神法。
(一)马基雅维利:对此人的评价一、权力政治观人性是观察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政治应当脱离道德的约束,对事情的实际方面和想象方面应严加分辨。
历史经验之所以值得借鉴,是因为历史和现实总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种历史和现实的相似性是由人性的相似性所决定的。
马基雅维里认为,凡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本性,这种共同的本性具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人很凶恶,又很怯懦。
第二,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自己的能力,欲望无穷而能力有限,因此人总是得不到满足。
第三,人们不知感恩图报,总是临难苟免。
由于他观察政治问题的眼光和研究政治问题的方法上的重大变革,使其成为近代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
其一,开始冲破神学的束缚,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问题。
其二,政治与伦理问题区分开来,把国家看作是纯粹的组织权力,主张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
其三,完全从实际出发,讨论国家实际上是什么样怎样去治理等实际问题。
政治看作为管理国家的学问。
二、共和理想和君主专制马基雅维里指出,造成意大利分裂纷争状态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教皇对意大利各国世俗政权的干预和挑拨。
其次,由于贵族的自私、腐败和糜烂。
第三,还由于市民内部的宗派斗争。
结束意大利分裂混乱局面的唯一出路就是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由强而有力的专制君主来统一意大利。
只有专制君主才能对付教皇的挑拨,压制贵族的气焰,制止宗派的纷争,才能使意大利获得统一和安宁。
只把君主政体看作是挽救意大利的临时性措施,在国家统一之后,仍应建立民主共和政体,才能使意大利长治久安。
三、君主的统治方法马基雅维里从人性邪恶这一观点出发,认为君主要实现意大利的统一,要维护意大利的政局稳定,必须善于统治,善于用权术对付邪恶的人性。
第一,法律和军队是君主政权的基础,法律必须以武力为后盾,君主应当注重实力,培植一支忠实于自己的军队。
第二,君主在政治上只应考虑有效与有害,不必考虑正当与不正当,为了达到治世的目的,可以不择任何手段。
第三,君主应当使人民畏惧,但却不能使人民憎恨,应当重实际而不图虚名。
第四,君主应当效法前人,依靠个人的能力而不依赖侥幸,富于远见,防止诌媚,制服命运,驾驭命运。
马基雅维利主义以目的说明手段,为达到一定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政治无道德论,被称为了马基雅弗利主义。
马基雅维利主义积极的因素:( 1 )是为统一意大利服务的,是教君主统一意大利方法;( 2 )以人的眼光观察政治,从人性、政治现实、历史中引申出政治原则,是近代政治学说的奠基人;( 3 )把政治学变为管理国家的学问;( 4 )政治与伦理既有联系,又属两个领域,不能把道德教条机械地搬到政治斗争中来。
马基雅维利主义消极的因素:( 1 )政治有其道德准则,完全不顾道德的政治是不道德的政治;( 2 )政治手段与目的不可分割;( 3 )无道德论影响泛滥。
3、布丹:主权(一)国家理论1、国家起源国家是家庭的集合体2、家庭与国家的关系●联系: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国家是家庭的扩大●区别:无意识与有意识,私人与公共领域3、国家的目的保护家庭的私产、人身安全,保护人对利益的合法追求。
(二)主权论1、主权的源起从家庭的父权中引伸出国家的主权2、主权的定义主权是在一个国家中进行指挥的“超乎于公民和臣民之上,不受法律限制的最高权力”。
3、主权的特征●永久性:时间上的永恒●绝对性:空间上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不可分割4主权的内容立法权 ;宣战、媾和与缔结条约的权力 ;官吏任命权 ;最高裁判权 ;赦免权 ;要求臣民效忠和服从的权力 ;货币铸造和度量衡的选定权 ;课税权5、对主权者的约束(1)主权者有权支配臣民,但主权者却不应受臣民的任何约束。
(2)对主权者的约束只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上帝和神法,另一方面则来自道德、正义的力量,即自然法。
(三)政体理论1、政体类型以主权者人数与权力行使方式为标准合法民主政体,僭主民主政体,叛乱民主政体;合法贵族政体,僭主贵族政体,叛乱贵族政体;合法君主政体,僭主君主政体,暴君政体。
2、合法的君主政体是最合理的政体(1)只有君主才能实现国家的统一和主权的不可分割(2)君主的两项义务:●不得侵犯家庭的私有财产权●履行自己与臣民之间的契约3、政体的更替及其原因(1)变更方式:变迁、革命(2)变更原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三、评价●用现实的、人的眼光来看待国家政治问题,有其进步意义;●对主权的定义、特点和内容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在政治思想史上有贡献;●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符合法国当时的历史潮流;●许多方面未能完全摆脱封建观念的束缚,仍有较大的保守性。
4.霍布斯:人民的自由权利的问题1、人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义务 :人民的自由⑴自由必须遵守法律;⑵经济生活的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霍布斯的经济自由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国家权力限制在了政治活动领域内,而把经济领域作为自由的领域留给了个人。
⑶自我保存的自然权利,是国家不得侵犯、不得剥夺的基本权利。
霍布斯是第一个从个人的权利出发,承认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反抗主权者是可以允许的和正义的,从而为“天赋人权”理论奠定了基础。
2、人民的自由与主权者的义务主权者的义务:⑴根本义务是保为人民的安全;⑵保证人身、财产和权利不受侵犯;⑶其他义务----主权者必须保护好其权力;确定和保护人民的私有财产权;主权者应该根据良好的法律和平等的原则进行统治3、历史评价(一)霍布斯的机械唯物论开创了政治学研究的新视野。
他完全否定任何先天的知识,即没有所谓的天赋观念,从而给封建神权思想以致命的打击。
(二)霍布斯的政治学说呈现了明显的世俗化特征,为建立资产阶级的法学世界观奠定了基础。
(三)霍布斯的国家本质理论第一次用清晰的语言将现代国家概念明确地表述出来。
不仅如此,他的国家起源、本质理论第一次对人性论、自然法、契约论作出全面、系统的论述,明确地将个人不可转让、不可剥夺的权利看作国家权力的基础,并用适应时代需要的方法和语言表述了国家的定义、本质和作用,从而奠定了西方国家学说的基本模式。
在这个意义上,霍布斯可以说是近代西方政治学体系的建立和论证者。
5.洛克:政府学说,主要为起源以及自然权利A、自然权利理论(一)自然状态的假设1.”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人自由、平等;2.自然法,即人的理性指导着全人类;3.任何人都不得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二)自然权利说1.生命、自由和财产是自然法为人类规定的基本权利是不可让与、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
2.个人财产权是自然权利中最基本的权利,其他权利都以它为基础;理论依据:“劳动起源论”;3.“人”不包括广大贫苦农民。
B、政府的起源与目的(一)自然法的失效1.缺乏法律2.缺乏司法者3.缺乏执法者(二)社会契约论1.订立契约以克服自然状态的缺欠2.契约论⑴生命权、自由和财产权都不能让渡;⑵只交出保护自己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订约者不具有任意伤害他人的权利;⑶被授予权利的人也是契约的参加者;⑷订约必须经过亲自同意;⑸社会产生于契约,政府产生于委托。
(三)国家的目的政府的“重大的和主要的目的”,是保护人们的财产。
他强调指出,最高权力“未经本人同意,不能取去任何人的财产的任何部分”,即使是征收为了维持政府活动人们必须交纳的赋税,也必须得到人们的同意。
(四)评价洛克的关于政府权利性质和目的的理论,以清晰而富有逻辑的推理,进一步阐扬了霍布斯关于国家是保护个人权利的工具的观点。
这深深影响了18世纪法国的启蒙学者,并通过他们进而影响了19世纪的整个欧洲。
6.美国民主派:杰斐逊与汉密尔顿杰斐逊:A天赋人权与人民主权理论——他是用宣言的形式和人民大众的声音表达天赋人权理论的第一人。
在《独立宣言》中提出“每一个人都被造物主赋予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并且强调人是生而平等的,这些权利是生来具有的。
B人民主权理论他认为政府无非是为保护这些权利并在人民的同意下建立起来的,人民对政府是完全的权利,而且这一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政府只能基于保护人民权利而存在,人民主权是最高原则。
杰斐逊第一次用宣言的形式表达了人民主权的思想,并且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得人民主权理论更易于被广大人民所接受。
C简评:《独立宣言》是杰斐逊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理论最完善的阐述,虽然他所表达的理论在欧洲都是众所周知的政治理论。
他的独特贡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在写宣言时,既不追求原则或观点上的创新,也不去抄袭任何人个别先前的著作,而仅仅去表达美国人的思想,并且给这种表达以伟大时刻所要求的气氛和精神”。
D人民观:他十分热爱人民,对人民有很大的信心。
他驳斥了保守派认为人民是一群无知盲众的看法。
他说:广大人民不是天生来在背上就有一副鞍子,而少数幸运儿也不是生来就拿着马鞭和装上马刺。
每一个人由于禀赋、环境的不同是会有差别的,但是在政治上是完全平等的。
E民主共和国理论代议制民主共和国是杰斐逊的政治理想.杰斐逊认为大国自然不宜实行直接民主制,但可以实行代议制政体。
人民可以通过选举自己代表来构成国家政府机关,代替人民管理社会公共事物。
尤其是他对理想的共和国提出了种种建议,即民主政治原则。
1.首先,杰斐逊认为共和国应该是一个有限的政府。
主张实行三权分立;强调要注意行政权的扩张和侵蚀 2.除保持联邦政府三权分立之外,还要保持联邦和州及地方政府的纵向分权;3.发展教育事业,推进人民监督的实现; 4.完善选举制度,体现民治政府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