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速公路xx连接线工程xx标段盖梁支架施工设计计算一、工程概况xx高速公路xx连接线工程主线桥墩柱结构设计为圆柱式、花瓶式。
其中花瓶墩盖梁68个,门式墩盖梁1个,采用门式满堂支架和少钢管支架两种支架形式;圆柱墩盖梁51个,采用双抱箍沉重支架现浇。
197号花瓶墩为过渡墩,墩身高8.192米;其盖梁结构尺寸:长24.5m×宽2m×高1.4~2.8m,盖梁上的背墙高70cm,宽82cm。
257号花瓶墩墩身高 11.47米,是全线花瓶墩盖梁最高的墩位,盖梁结构尺寸:长24.5m ×宽2m×高1.15~2.8m。
200号圆柱墩盖梁墩身高9.974米,墩柱直径1.5米,其盖梁尺寸为:长25.15m×宽2.2m×高1.8m。
二、计算依据(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5)《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6)各种材料的设计控制值采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取值:A3钢材的允许拉、压应力[σ拉、压]=215MPa;A3钢材的允许剪切应力[τ]=125MPa;Mn16钢材的允许拉、压应力[σ拉、压]=310MPa;Mn16钢材的允许剪切应力[τ]=180MPa;变形控制按L/400进行控制。
三、盖梁支架计算3.1满堂支架计算(1)支架设计197号花瓶墩盖梁采用1019门式支架,门架立杆钢管为φ57×2.5mm,门架加强杆为φ26.8×2.2mm钢管,门架钢材均采用Q235,横向间距4×60+5×45+8×30+9×30+19+17×30+19+9×30+8×30+5×45+4×60cm,详见图3.1-1,纵向间距0.12cm,采用顶托与调节杆调节高度,顶托上放置[10型钢。
每步门架设置纵、横向水平加固杆,水平加固杆采用φ48×3mm钢管,水平加固杆横向每两榀门架设置一道水平加固杆,纵向水平杆横向间距2.4m,墩柱四周每榀门架内外侧用水平杆将支架连接成整体,水平顶部纵向水平杆需增设,横向间距1.2m。
支架四周纵、横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2.5~3.5米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较角45~60度之间,门架横向之间采用交叉拉杆连接,支架顶部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详见图3.1-2。
图3.1-1 盖梁支架平面布置图(单位:cm)图3.1-2 盖梁满堂支架模型(2)荷载类型①现浇支架结构自重:按实际结构自重计算,程序自动计入;②砼自重:容重γ=26KN/m3,一次完成边跨现浇段砼加载;③模板自重:底板、侧模板按3KN/m2、顶模及支撑系统按2.0KN/m2计;④施工人员、机具荷载:按2.5KN/m2计;⑤振捣砼产生的荷载:按4.0KN/m2计。
(3)(3)荷载组合荷载系数:静载系数取2.11=γ,活载系数去4.12=γ时,总荷载:43214.1)(2.1q q q q Q ⨯+++⨯=(4)计算方法、模式支架结构采用midas 程序进行验算。
(5)作用在分配梁上的荷载图3.1-3 混凝土荷载分配情况(6)支架计算图3.1-4 支架反力图由上图可见,支架最大反力15.8KN 。
图3.1-5 分配梁[10型钢组合应力图由上图可见,分配梁[10#型钢最大组合应力][2158.45max σσ=<=Mpa Mpa ,满足要求。
图3.1-6 分配梁[10型钢剪力图由上图可见,分配梁[10#型钢最大剪应力max τ=30.04MPa<[]τ,满足要求。
图3.1-7 分配梁[10槽钢扰度变形图由上图可见,分配梁[10槽钢最大挠度1.55mm ,最大计算跨径1m ,f=1.55mm <[f]=1000/400=2.5mm ,满足要求。
图3.1-8 钢管支架组合应力图由上图可见,钢管支架最大组合应力][21531.169max σσ=<=Mpa Mpa ,满足要求。
图3.1-9 钢管轴力图由上图可知,钢管支架最大轴力][12564.44max σσ=<=Mpa Mpa 。
满足要求。
图3.1-10 满堂支架稳定性分析由上图可知,临界荷载系数为9.49>3.5,所以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
3.2钢管支架计算(1)支架设计257号花瓶墩盖梁支架采用钢管桩与贝雷梁组合式,钢管桩630×10mm ,钢管桩上设置双拼I45a 承重梁,承重梁上设贝雷梁,贝雷梁上设间距50cmI32a 分配梁,中间四根钢管桩落在承台基础上,其余四根钢管桩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
详见图3.2-1。
图3.2-1 钢管桩平面布置图(单位:cm )图3.2-2 少钢管支架模型(2)荷载类型①现浇支架结构自重:按实际结构自重计算,程序自动计入;②砼自重(q 1):容重γ=26KN/m 3;③模板自重(q 2):底板、侧模板按3KN/m 2;④施工人员、机具荷载(q 3):按2.5KN/m 2计;⑤振捣砼产生的荷载(q 4):按4.0KN/m 2计。
(4)荷载组合荷载系数:静载系数取2.11=γ,活载系数去4.12=γ时,总荷载:43214.1)(2.1q q q q Q ⨯+++⨯=(4)计算方法、模式支架结构采用midas程序进行验算。
(5)作用在分配梁上的荷载图3.2-3 混凝土荷载分配情况(6)支架计算图3.2-4 支架反力图由上图可见,支架最大反力689KN。
图3.2-5 分配梁I32a型钢组合应力图由上图可见分配梁I32a 型钢最大组合应力][21558max σσ=<=Mpa Mpa ,满足要求。
图3.2-6 分配梁I32a 型钢剪力图由上图可见,分配梁I32a 型钢最大剪应力max τ=26.9MPa<[]τ,满足要求。
图3.2-7 分配梁I32a 型钢扰度变形图由上图可见,分配梁I32a 型钢最大挠度0.99mm ,最大计算跨径2m ,f=0.99mm <[f]=2000/400=5mm ,满足要求。
图3.2-8 贝雷梁组合应力图由上图可见,贝雷梁最大组合应力][3106.174max σσ=<=Mpa Mpa ,满足要求。
图3.2-9 贝雷片剪力图由上图可见,贝雷梁最大剪应力max τ=114.4MPa<[]τ,满足要求。
图3.2-10 贝雷梁扰度变形图由上图可见,贝雷梁最大挠度10mm ,最大计算跨径9.5m ,f=10mm <[f]=9500/400=23.75mm ,满足要求。
图3.2-11 双拼I45a 型钢承重梁组合应力图由上图可见,承重梁双拼I45a 型钢最大组合应力][21586.54max σσ=<=Mpa Mpa ,满足要求。
图3.2-12 双拼I45a型钢承重梁剪力图由上图可见,承重梁双拼I45a型钢最大剪应力τ=50.5MPa<[]τ,满足要求。
max图3.2-13 双拼I45a型钢扰度变形图由上图可见,双拼I45a承重梁最大挠度3mm,最大计算跨径3m,f=3mm<[f]=3000/400=7.5mm,满足要求。
图3.2-14 630×10mm钢管支架组合应力图由上图可见,钢管桩最大组合应力][21533.55max σσ=<=Mpa Mpa ,满足要求。
图3.2-15 630×10mm 钢管轴力图由上图可知,钢管桩最大轴力max 35.4215[]Mpa Mpa σσ=<=。
满足要求。
(7)钢管桩稳定性计算单根φ630×10钢管桩反力设计值最大值为35.4/2194.7792686F N mm cm KN =⨯= 截面面积:A=194cm2 , 钢管桩抗弯惯性矩I=93615.532cm4, 回转半径:0.25(/)15.7;iI A强度检算:/ 686*10/19435.4N A Mpa == < f=190Mpa 强度满足要求。
弯矩作用平面内稳定性检算: 计算长度L 取10m 。
长细比 /1000/15.763.7 []100l i λλ===<=杆件刚度符合要求。
由λ=63.7查表可得稳定系数φx=0.813故有/ 686*10/0.813*19443.5? 19()()0N xA Mpa f Mpa ϕ==<= 符合要求。
(8)条形基础计算中间四根钢管柱利用承台基础,在承台施工时,在承台顶对应钢管柱位置预埋80*80cm 厚为2.0cm 钢板,并漏出混凝土面1cm,安装时将钢管柱与预埋钢板进行焊接。
另外两端四根钢管柱落在原地面上,由于全线均为软基,施工前需要进行软基处理。
在软基上填筑一层80cm 的宕渣,用压路机碾压密实,同时硬化区域四周修筑排水沟(40cm ×40cm ),防止雨季导致便道泥泞,影响现场通行及场地清洁。
两端钢管柱基础采用C25条形钢筋混凝土基础,条形基础平面尺寸为4.2m ×1.0×0.5m,基础内部铺设Φ16、Φ10钢筋;基础顶对应钢管柱位置预埋80*80cm 厚为2.0cm 钢板,并露出混凝土面1cm ,条形基础结构见下图;1)计算参数C35混凝土:fc=11.9Mpa ,ft=1.28Mpa 钢筋:I 级(φ):fy =210Mpa II 级(Φ):fy =300Mpa 2)配筋计算将条形基础按倒梁法计算,则作用在梁上部的均布荷载:()/360.1385.8/4.2177.8/q F l kn m ==+=总条形基础最大跨度为2.7m ,按单跨简支梁,计算最大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20.125*177.8*122.3*max M kn m ==0.50.5*177.8*188.9F ql KN ===按照原条形基础配筋,主筋A s =2011mm 2,箍筋Ф10@20进行截面校核=(300*2011)/(11.9*1000*4002)=0.000316<ξb =0.517M u =ξ*(1-ξ)f c bh 0=0.000316*(1-0.000316)*11.9*1000*4002=601.4KN*m >M max 故主筋满足要求。
0.7f t bh 0=0.7*1.28*1000*400=35.8KN <F=177.8KN≥=(177.8-35.8)*500/(210*400)=0.084采用Ф10双肢箍,S ≤2*78.5/0.084=1869mm 即采用Ф10@200mm ,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