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理念内容实践
最新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理念内容实践
企业化、生产化、标准化、实用化
——校企组合的新模式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 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不仅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也是 职业教育提升内涵的有效途径。 工学结合的涵义: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工学结合模式举例 ——工科类
“典型产品制作 + 顶岗实习”
——服务类
“岗证结合、校企一体”
—— 设计艺术类
“工作室 + 企业或用户订单”
工学结合课程与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比较
学科系统化课程
工学结合课程
1、目的是掌握事实的知识
1、目的是获得综合职业能力
2、在具体的学科中传授学科知 2、在具体的职业工作情景中学
识
习“如何工作”
3、以(工程)学科结构为基础 3、以典型工作任务结构为基础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产业链 ↔专业群
—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 职业岗位(群) ↔ 课程
二、专业设置
几种主要模式: 第一,根据学校条件设置专业。 第二,根据生源需求设置专业。 第三,根据本地区经济结构设置专业。 第四,依托行业企业进行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 第五,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让高职教育始终面对 就业市场和生源市场。 第六,立足学校现有专业资源,按高职专业设置原 理,选择主体重点专业,开发新型专业向, 跟踪人才市场需求,逐年更新专业。
推行灵活柔性的“顶岗实习”, 实习组织形式: ——可以集中一段时间如“2+ 1”, “4+1” ——可以分成若干部分,交替进行
第三部分
课程改革
一、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课程的开发(分析、设计、课程文件、教材、 教学资源、硬件等);
——课程的实施(指备课、讲课、作业、实践环 节、辅导、考核等);
1、什么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围绕培养目标,规定化;
——课程标准也是教材编写、实施教学、评估 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2、课程标准的权限与分类
“课程标准”通常是指“国家课程标准”的 简称。国家课程标准是由国家统一制订、统一 颁发的。
——课程的评价(质量监控体系、评价方式); ——课程的管理(课程文件、师资队伍、教学设
施等的建设与管理)。
▲ 课程建设工作主要由教研组(室)承担。
课程发展
课程 课程观
课程工程系统
课程研究
课程开发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设软硬 计件件
领贯 会彻
过 结 计组控 程果 评 评 划织制 价价
二、课程标准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理念 内容实践
目录 :
第一部分 前 言
第二部分 专业建设
第三部分 课程改革
三、什么是职业教育
广义的职业教育是指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
业培训(TVET)的总称。 (TVET----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ning) ——一般意义上的培训与教育的区别
三、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 学文件,是实现培养目标和组织教育、 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也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主体
教育部门 职业学校
课程体系开发流程
过程
结果
人才需求调研
培养目标
行业专家 工作分析专家
课程专家 专业教师
课程专家 行业专家 专业教师
课程专家 专业教师
课程专家 专业教师
——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招生、培养、就业良性循环
关键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专业设置能否与市场需求接轨 ——课程设置能否与工作需要衔接 ——培养模式能否适应岗位需求 ——人才层次规格能否让用人单位满意 ——学校专业的发展能否得到企业支持
专业建设的任务主要要有系部(或专 业办)承担
—学校围着市场转: 市场↔学校
培训:更多地显现功利的性质
教育:更多地具备人本的性质
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本质差异
1、实施机构的性质不同 2、实施目标的指向不同 3、实施行动的重心不同 4、实施环境的要求不同 5、实施团队的强势不同 6、实施平台基础的不同
四、加强内涵建设
要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和品质为核心—— 质量是方向、是基础、是保证
——集群式(Cluster)专业结构 以重点专业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 群,一个专业,多个方向; 按一级类设置公共课平台 按二级类设置职业基础课平台 按具体专业(专门化)设置专业方向
专门化方向课程设置模型
Y型
公共课
——专业建设走集约型(Intensive) 发展道路
——专业教育资源集成化 (Integrated)的配置
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结构分析 课程内容分析 教材开发模式 教学过程分析
能力标准 培养方案 课程标准
教材 学习结果
人才培养方案体例框架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招生对象、学制(招生对象、年限、层次) 2、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3、 职业面向
主要就业岗位 4、职业分析与教学分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
国家课程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志,所以 它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当然,在我国也有行业或地区统一制订、 颁发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
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拟设课程)
5、主要专业课程介绍 6、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表 7、教学计划表 8、编制说明
四、加强实践教学
教学实践环节包括实验、实训、实习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 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1、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构建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
要抓住以下方面,进行内涵建设: ——理念更新是先导, ——专业建设是根本, ——课程改革是核心, ——师资队伍是关键, ——教学设施是保证
第二部分
专业建设
一、专业建设的方略
构建“一体两翼”模型 ,“头首” 是专业设置,“脊梁”是师资队伍, “两翼”分别为软件和硬件设施,“内 核”是课程建设
目标:
4、每位老师对自已的“学科” 4、一个教师团队共同对某一部
负责
分的学习内容负责
5、其特点是在学科体系中学习, 5、其特点是在贴近工作实践的
与工作缺乏直接联系
学习情境中学习,与工作有直
接联系
6、按照课时节次进行,学习进 6、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学
程由教师安排
习情景进行,学生有安排学习
进程的空间
3、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