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养基
MS培养基(Sigma公司)
B5培养基(pH 5.5)
改良的1/4 Hoagland 培养液(mM, pH6.0):
2 植物材料的常规种植
拟南芥种子均匀地播撒于1/3 B5液体培养基浸润的蛭石上,塑料膜遮盖至种子萌
发,揭开膜,让其自然生长,适当间苗,烤苗至蛭石表面干燥后加水。
置于23 o C,
16/8 h的光照培养间中生长。
3 拟南芥种子的表面灭菌处理
1)拟南芥种子在4 C下春化3-5天。
2)在超净台上用70%酒精处理种子2-5分钟。
3)弃去酒精,用无菌水洗1-2次。
4)将种子用15% Bleach (KAO公司)处理15分钟,间歇振荡。
5)用无菌水洗4-6次,每次充分振荡混匀。
6)将种子悬浮在灭菌的0.1% Agar中。
7)均匀地将种子播撒在B5培养基平皿中。
4 植物材料的水培体系
拟南芥种子经表面灭菌处理后均匀播撒于1/2 MS固体培养基上,10-15粒/皿,生长2周后,小心地将其转入水培体系中。
水培体系是由培养皿及起支撑作用的锡箔纸组成。
培养皿中盛适当的液体培养基(通常用上述改良的1/4 Hoagland培养液);锡箔纸上留出相距适当的小洞后,盖于培养皿之上。
将拟南芥幼苗的根小心地经由锡箔纸上的小洞浸入培养液中。
塑料膜覆盖,2-3天后揭去。
整个体系置于光照培养间中生长,每3-6天更换一次培养液。
5 拟南芥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方法
到网站/tdnaprimers.html输入salk号设计引物LP、RP
T-DNA LB:LBb1: GCGTGGACCGCTTGCTGCAACT
LBa1: TGGTTCACGTAGTGGGCCATCG
用于PCR扩增。
采用双引物法,分别用LP+RP,BP+RP扩增基因组DNA。
方法:
1)将拟南芥突变体种子播种于MS培养基平皿中,生长2周后,将其转入蛭
石中,待长至抽苔期准备DNA的提取。
2)DNA提取缓冲液的配制:
3)剪取一片叶于1.5 ml Eppendorf管中,液氮充分研磨。
4)加40 μl 提取缓冲液,涡旋充分混匀。
5)95℃中水浴20分钟,间或混匀几次。
6)12,000 rpm离心15分钟。
7)吸取上清于一新的Eppendorf管,取10 μl稀释50倍。
然后取稀释后的DNA
用于PCR扩增。
PCR扩增体系为(25 μl体系):
PCR反应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