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i区荧光染料
近红外I区荧光染料是一类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的荧光探针,它们具有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发射荧光的特性。
近红外荧光染料主要分为两个区域:近红外I区(NIR-I)和近红外II区(NIR-II)。
NIR-I区的波长范围是650-900 nm,而NIR-II区的波长范围是1000-1700 nm。
这些染料因其较长的波长,能够在生物体内降低自身荧光的干扰,从而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限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近红外I区荧光染料的特点:
800CW染料:这是一种高水溶性的荧光染料,其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780 nm和800 nm。
它适用于蛋白质和抗体标记,以及核酸应用,具有高标记密度、低非特异性结合和高信噪比的特点。
IR系列:这一系列的染料被用于活体成像,因为它们具有较大的光穿透深度和较低的背景值,能够准确反映体内的信息。
Cy系列:又称为菁染料,包括Cy3、Cy3.5、Cy5、Cy5.5、Cy7和Cy7.5等,这些染料在生物大分子标记和肿瘤研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ICG系列、EC系列、CH1055系列:这些系列也提供了多种选择,以适应不同的实验需求和应用场景。
近红外I区荧光染料由于其独特的光学特性,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能够提供较低的背景信号和较高的组织穿透能力,使得活体成像和实时监测成为可能。
在选择适合的荧光染料时,需要考虑实验的具体需求,如标记对象、所需的波长范围、灵敏度要求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