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

流浪儿童社会救助


流浪儿童分类
5 7
1
3
2 4
6
02
提供住宿的儿童福利和保护服务/儿童福利和收养登记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项目
儿童收养救助服务机构 儿童福利机构 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全年共救助流浪乞讨未成年人 孤儿 集中供养孤儿 社会散居孤儿 全国办理家庭收养登记 内地居民收养登记 港澳台华侨收养登记 外国人收养登记 724个 463个 261个 15.2万次 57万 9.5万人 47.5万人 2.7万人 2.3万人 / 4121 803个 529个 274个 18.4万次 54.9万 9.4万人 45.5万人 2.4万人 2.1万人 197 3230 890个 545个 345个 17万次 52.5万 9.4万人 43.2万人 2.3万人 2万人 191 2887 753个 478个 275个 4.7万次 50.2万 9.2万人 41万人 2.2万人 1.9万人 179 2942 705个 465个 240个 5.2万次 46万 8.8万人 37.3万人 1.9万人 1.6万人 131 2771
流浪儿童群体特征
06
青春期儿童多 于少儿期儿童, 10~ 14 岁左 右儿童居多
从流浪儿童的主要流出 地来看,主要是湖南、 四川、河南、山东、安 徽、贵州、广西、云南、 新疆等省份
03
01
男性儿童大大多于女 性儿童,流浪儿童中 男性占 70%,女性 约占 30%
偏远农村儿童 大大多于城镇 儿童,来自农 村约占 83%, 来自城镇的占 17%
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存在问题
03
02
01
04
05
06
04
以非政府为主的英国救助模式——英国救助儿童会
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 提供调查研究数据以及相关建 议完善政府的救助政策
工作一
集中在社区,通过与基层 政府部门、流浪儿童家庭合作 的模式,对流浪儿童进行心理 辅导和教育
工作三
与中央政府合作,通过参与流 浪儿童政策的制定来协调不同部门 之间的合作。
工作二
启发: 1、发达国家重视和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力量,政府仅仅进行宏观上的指导,合理调度和 配置社会的各种资源,使各类民间组织、慈善机构有效的作用于救助领域。 2、在救助程序上,政府部门引导并监督,设计“监督——评估——资助”的组织链条,以 此调动和激励民间力量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事业的积极性,政府投入资金,鼓励非政府组织积 极参与流浪儿童救助事业,监督并且从旁协助非政府组织开展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工作。而 民间组织则联系着政府、家庭和流浪儿童,具体的为流浪儿童提供指导和服务。
菲律宾以社区干预为基础的社会救助模式
以街头为基础
以中心为基础
主要活动包括外展社会工作服 务、街头教育项目等
主要包括宣传教育、经济援助、 小额贷款等
主要活动包括生活照料、医疗、 职业技能培训等
越南以社区干预为核心的社会救助模式
提供三个月的资助给返回家庭
பைடு நூலகம்
对于经济贫困的家庭,可以提
建立全天候救助站,为城市流
05
一、完善社会管理机制
社区
组织
二、转变流浪儿童救助方式
对于那些年龄稍大、家庭贫困无法继续上学的孩子,应设 法帮助他们习得一技之长,以便他们能够自谋生路,甚至能够 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对于那些年龄较小、仍有机会接受教育的孩子,应尽早让 他们接受普通教育,为回归家庭做好准备; 对于身体残疾而无劳动能力的孩子,应通过各种途径解决 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从长远考虑,减少流浪儿童,培养社会 合格公民。
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问题研究
01
流浪儿童的定义与分类
目 录
02 04
05
流浪儿童问题的解决对策
我国流浪儿童概况
国外流浪儿童救助模式
03
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现状
01
流浪儿童 定义
1999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流浪儿童作出的定义为: 18 周岁以下,由于各种原因脱离监护人,流落街头超过一定 的时间,使其自身的生活陷入一定的困难,没有生活保障的 儿童和青少年。 《儿童权利公约》将其定义为: 18 周岁以下的,离开家 庭,在街头流浪或乞讨,超过一定的时间,并以此为生存依 靠的未成年人。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精神, 我国政府把流浪儿 童定义为,流浪儿童是年龄在18 周岁以下,离开家庭或监护 人流落于社会超过24小时,失去了基本的生活保障而陷入困 境的少年儿童。
特征
02
文盲占 20%, 小学 以下文化程度的占 65%,初中以上文 化程度的占 15%
04
05
7 岁以下的占10%, 812 岁的占 23%, 13- 15 岁的占 63%, 16- 18 岁的占 4%
流浪儿童主要谋生手段
职业乞讨
自力更生
非法收入
03
政策梳理
年份 1982年 1991年 1999年 2003年 2004年 2006年 2007年 2009年 2011年 2014年 2014年 政策名称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 《“十一五”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民 政部关于在全国开展救助管理机构规范化意见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央财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 管理办法》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流程》
三、提供救助能力
四、借助现代化技术,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
创办各级流浪儿童救助站的网站,以及公益性的救助网站, 通过网络发布、交流信息,提供救助方法、救助范围、寻人信 息和工作情况,为流浪儿童建立简便、快捷、广泛的服务渠道, 实行双向查找,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网络就能为宣传儿童权 利、维护流浪儿童合法权益、推动救助保护流浪儿童事业、加 快救助工作社会化、树立救助工作良好的公众形象,起到积极 作用。
五、加强法制建设,细化相关法律
强化综合治理各地市都要制定有关流浪儿童的法律法规, 切实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我国的治安部门应该加大对拐卖儿 童事件的查处力度, 同时各省市都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和相应的规定, 做到依法维护和保障流浪儿 童的基本生活权益。
六、对流浪儿童进 行特殊教育
七、鼓励多元主 体参与救助
八、引入专业社会 工作者参与救助
参考文献
[1]杨钰湉. 对话与成长:城市流浪儿童机构救助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 南京大学,2015. [2]李晓云. 我国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 [3]李芊润. 救助站流浪儿童救助困境及对策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6. [4]民政部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5]中国流浪儿童现状及其治理 [J].唐敏.教育观察(上旬刊).2013(08) [6]中国流浪儿童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滕晓丽. 科技经济市场. 2007(03) [7]我国流浪儿童救助现状评估——从儿童福利政策视角[J].凤阳阳. 商.2014(01) [8]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现状及困境探究[A].戴海云.吉林农业.2014(23) [9李雅丽.中国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分析与对策 [10]金绍育.流浪儿童社会救助权利之保障的国家义务
感谢在座各位聆听
定期开展儿童活动,及时了解
的流浪儿童,其中包括返乡车费,职
业技能费和回校接受教育的费用
供小额贷款项目
浪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工作
掌握社区儿童的问题,从源头上预防
儿童的流浪行为
启发: 1、通过向社区居民普及流浪儿童的生活现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来让社区居民了
解流浪儿童
2、吸引他们参与到流浪儿童救助的事业上来,包括组织志愿者吸引社区居民捐款,发 动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 3、在社区中建立流浪儿童保护活动室,整合社区的力量,集体的参与流浪儿童的救助 和保护。 4、我们还应当重视社会工作在流浪儿童救助领域的重要作用,提高流浪儿童救助的专 业化和社会化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