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略论明代命门三家学说_张宇鹏

略论明代命门三家学说_张宇鹏


基金项目: 国家 973 计划资助项目( NO. 2005CB523505 )
· 46 ·
现 代 中 医 药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11 年 01 月第 31 卷第 1 期 Jan. 2011 Vol. 31 No. 1
“非水非火” , “生生不 息 之机 ” , 而又因其具 故又有 阳动 的 性 质。 两 肾 为 静 物, 为 阴, 而其 中 间 之 动 气 “盖动则生, , 则 亦阳之动 也 ” 具 有 阳 的 性 质, 如《周 》 “坎” , “阴阳 ” 易 卦中一阳居二阴间之象。但是 并 “水 火 ” , 不等 同 于 因 为“坎 中 之 阳, 即两肾中间动 气, 五 藏 六 府 之本, 十 二 经 脉 之 根, 谓 之 阳 则可, 谓 。 ” ( 《医 旨 绪 之火则不可, 故谓坎中 之 阳, 亦非 火 也 ) 由 此 可 知, 余·右肾水 火 辩 》 命门 动 气 乃人 身 之 “非水非火 ” 原气, 具有 的 性 质。 在 此基础上, 孙一 奎有进 一 步 反 对 金 元 以 来 所 流行 的“命门 相 火 ” , 说, 认为“人 身 之 藏 府, 一 阴 一 阳, 自 有 定 偶” 而 “手心主” ( 即 心 包 络 ) 已 与三 焦 相 表 里 同 属 相火, 命门自然 与三 焦 无 关, 故“知 命门与 肾 通, 三焦无 ” ( 《医旨绪余 · 命门 图 说 》 ), 两配 而 命门 为“肾间 , 原气, 人之 生 命 ” 故 其 性 质“非 水 非 火, 乃造化之 枢纽, 阴阳之根 蒂, 即 先 天之 太 极”( 《医 旨 绪 余 · ) 。这实际 上 是 在 否 认 刘 完 素 等 医 家 以 命门图说》 “心 包 络 ” 命门为 之脏 的 说 法, 以 此 而将 命门 的 地 位抬高到五脏六府之上。 其三, 命门动气为人之生生不息之根。孙一奎 认为命门动气对人身特别重要, 尤其是表现在人的 《难 经 · 八 难 》 呼吸功能之上。他根据 中论 肾间 动 “五藏六府 之本, 气是 十 二 经 脉 之 根, 呼 吸 之 门, 三 焦之原” 的 论 点深 入 阐 发, 认 为 人 之 所 以 生 存, 乃 “赖此动 气 为 生生 不 息 之 根, 有 是 动 则 生, 无是动 。 ” ( 《赤水玄珠·肾无痘辨 》 )由 则呼吸绝而物化矣 此可见其强调 肾间 动 气 至 于 呼 吸 的 重 要作用。 孙 一奎还进一步从 先 天、 后 天 的 方 面论 述 了 原气、 宗 气与呼吸的关系。他认为营气、 卫气的正常运行与 发挥功能, 以及 人 的 正 常 呼 吸, 都 有 赖 于 宗 气的 推 。 “ ” , “谓 动作用 但这仅是 后天 谷 气 对 呼 吸 的 作用 。若从根本 呼吸资宗气以行, 非谓呼吸属宗气也” 来说, 则呼 吸 的原 动 力 来 源于 肾间 动 气, 故 曰“呼 吸 者, 即 先 天 太 极 之 动 静, 人一 身 之 原气 也。 有 生 之初, 就 有 此 气, 默 运 于 中, 流动 不 息, 然后藏府得 。 ” ( 《医旨绪余·原呼吸》 ) 孙一奎 在 此 所司而行焉 反复强调肺司呼 吸, 肾 主 纳 气 等 功能, 无 不与 肾间 动气密切相关, 进一步突出了命门原气作为人身之 生命本源的地位与作用。 2 “君主命门” 赵献可的 说 赵献可的命门学说主要 见 于 其 代表作《医 贯 》 当中, 其理论在相 当 的 程 度 上 受到 孙 一 奎 的 影响, 但又有所超越。 赵 献 可 对命门 的 论 述 可以 总 结为 “君主命门” 说, 他认为 命门 位 处 两 肾 中 间, 彻底与
摘 要: 明代命门学说成为医学发展的热点, 其中以孙 一 奎、 赵 献 可、 张景 岳 三 家 的 理 论 最 为 完 善、 成 熟, 代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表了命门研究的最高成就。孙一奎是命门三大家中最早 的一 位, 首先 着 手 于 命 门 理 论 的 总 结 与 提 炼 工作, 创立 “命门动气” “君 主 命 门 ” 学说, 极富新义, 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 价 值。 赵 献 可 对 命 门 的 论 述 可 以 总 结 为 说, 他认 “真 君 真 主 ” , “主 宰 为命门位处两肾中间, 彻底与肾脏脱离, 而成为 主 宰十 二 官 的 其 功能 位 于 五 脏 六府 之上, 为 , “流行后天之用” 。张景岳提出 “水火命门” 先天之体” 有 学说, 大量运用太极阴阳理论阐 述 命 门, 认为命门为人 身之太极, 是人体生命的本源, 统括阴阳、 五 行 和 精 气 。而 命 门 兼 具 水 火 , 化 生 先 天 无形 真 阴、 真 阳, 在人 身 中 处 于核心枢纽地位。 关键词: 命门; 相火; 真阴真阳 中图分类号: R 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 - 0571 ( 2011 ) 01 - 0045 - 04
自金元之后, 中医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宋 明理学的影响, 命门、 元气、 相火等理论也成为医家 竞相的热点话 题。 明代 很 多 医 家 的 著 作 中 都 论 及 命门, 如李时珍、 虞抟、 李梃等, 而其中以孙一奎、 赵 献可、 张景岳三家的理论最为完善、 成熟, 代表了命 中国中医 门研究的最高成就。三家思想各有不同, 研究院的 孟 庆 云 研究 员 曾 将之 分 别归纳 为“命门 ” 、 “君主命门” “水 火 命门” 动气 和 三 种 学说。如 此 命名确深得三家之要旨,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 三家学说的学术特征。 1 “命门动气” 孙一奎的 说 孙一奎是命门三大家中最早的一位, 首先着手 于命门理 论 的 总 结 与 提 炼 工 作, 创立“命门 动 气 ” 学说, 极 富 新 义, 具 有 非 常重 要 的 理 论 价 值。 此 后 的赵献可、 张景岳 所 阐 发 之 命门理 论, 也都是在孙 氏命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完成的。 , 孙一奎早年曾学儒, 喜 研《易 》 具 有 深厚 的 理 论 功 底, 尤其受 宋 明理学 的 影响 极 深。 因 此, 孙氏 , , “ 对理学太极理论 非 常重视 认 为 人 在 大 气 中, 亦 , 万物中一 物 尔, 故亦 具 此太 极 之 理 也 ” 并以太极 , 阴阳思想为基础 结合 了 一 些 道 家 的 思 想, 进一步 提出了命门 之“肾间 动 气 ” 即 人 身 之 太 极 的 理 论, 从而使命门成为超越五脏之上的人体生命之
*

[1 ]

孙一奎认 为 人 在 胎 儿“男 女 未 判 ” 之时, 即在 “内 含 一 点 真 气 ” , 。他 两肾之中 即 为“命门 动 气 ” 指出此命门 动 气 即 是 人 身 之 原气 ( 元 气 ) , 也是人 身之太极所在, 此 原气 本 身 即 为 太 极 之 体, 而因其 “生生不息” “动 气 ” , 具有 的性质, 故名 此为太极之 用, 而两 肾 又 是“太 极 之 体 所 以 立 ” 的 物 质 基 础。 “动气 ” 由于 属 阳, 两 肾 属 阴之 静, 阴 阳动 静 相 合, 而生成其它五脏。在此, 孙一奎已将命门动气看作 是人体生命的来源, 是得以生成五脏六府的根本所 [2 ] 在 。 孙 一 奎 所 论 之 动 气 命门 具 有以下 几 个 重 要 的 性 质: 其 一, 命门 有 位 而 无 形。 关 于 命门 的 部 位 问 题, 历来争 论 不 一。 孙 一 奎 虽然 是 继 承 了《难 经 》 “肾间动气 ” 中 的 思 想, 但他 摆 脱 了《难 经 》 以右肾 为命门的思路, 将 命门 的位 置 移 至 两 肾 之 间, 使之 与肾间动气所 代表 的原气 相互 融 合为 一 体。 由 于 命门的本质是人 身 之 原气, 因而 是 为 无 形之 物, 他 : “ , , 指出 命门 若谓 属 水 属 火 属 脏 属 府 乃 是 有形 质 。 ” ( 《医 旨 绪 余 之物, 则外当有经络动 脉, 而形 于 诊 ·命门图说》 ) 因而, 命门 必 然 无 形 质 可 言, 是超越 脏府层次的生命本源。 其 二, 关 于 命 门 动 气 的 属 性, 孙一奎认为其
2011 年 01 月第 31 卷第 1 期 Jan. 2011 Vol. 31 No. 1
现 代 中 医 药 Moder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45 ·
理 论 探 析
略 论 明 代 命门三家 学 说
张宇鹏
*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700 )
, 肾脏 脱 离 , 而成为主宰十 二 官 的“真 君 真 主 ” 其功 , 为“主 宰 先 天之 体 ” 有“流 能位于五脏六 腑之 上, 。 行后天之用” 与孙一奎不同, 赵献可明确指出命门的属性为 “水中之火 ” , “先 天之火 ” 。他认为 火, 而且此火乃 命门先 天之火 为 人 身 立 命 之本。 赵 献 可运 用《易 “坎” 经》 中 卦 的 理 论 来 解 释 肾 与命门 二 者之 间的 关系, 认 为 两 肾 有形, 其 左 为 阴 水, 右为阳 水; 命门 无形, 属火, 位于两 肾 之 中 间, 即 合 坎卦 之“一 阳 陷 于二阴之 中 ” 之 象, 肾 与命门 的关 系, 即水与火的 , 。 关系, 故肾又为“火藏 ” 命门 之火 乃“水 中 之火 ” 肾与命门是人生受命的根本, 命门之火要靠肾水滋 , “命 养, 两肾由于命火 的 作用, 才 能 化气 而有 生 命 门君 主 之 火, 乃 水 中 之 火, 相 依 而 永 不 相 离 也” ( 《医贯·内经十二官论》 ) 。赵献 可认 为 命门 之火 , 为性命之本, 他明确指出“火 乃人 身 之 至 宝 ” 认为 , , 人之所以有生 生 命 之 所 以 能 持 续 皆 原 于 命门 先 天之火的存在。 故 人 身 以 命门 先 天之火 为 生 命 之 源, 为 生 机之 所 系。 火 强 则 生 机可 由 之而 壮, 火衰 则生机可由之而弱, 火灭则生机由之而止。为解释 这一理论, 赵献可 把 命门 之火形 象 地 比 喻 为“走 马 ” , “拜者舞者飞者 走 者, 灯 无 一 不 具。 其 中 间 惟 是 一火 耳, 火 旺 则 动 速, 火 微 则 动缓, 火熄则寂然不 ” 动。而 拜 者 舞 者 飞 者 走 者, 躯 壳 未 尝 不 存 也。 ( 《医贯·内经十二官论》 ) 这形象 地 描 述 了 所 有 的 生命活动都必须以命门之火为原动力。 赵献可在论述人体各脏腑的关系时, 认为命门 的地位居于十二 官 之 上, 是主 宰 十 二 官 的“真 君 真 ” 。《素问·灵兰秘典论》 主 中 曾 以 心为 君 主 之 官, 统辖诸脏, 这是传 统脏腑 理 论 的 共 识, 但赵献可却 对 此 提 出 质 疑, 他 认 为 心 同 属 人 身 十 二 官 之 一, “当与十二官 平 等, , 不得 独 尊 心 之 官 为 主 ” 故“人 ( 《医 贯 · 内 经 十 二 官 论 》 )。 身别有一 主, 非 心 也” 赵献可认为, 作 为 人 体 中 的 君 主, 不应 当 是 有 物 可 指, 有形可见的脏腑, 而应 当 具 有“无 形 与 无 物 ” 的 性质, 此 主 乃“气 血 之 根, 生 死 之 关, 十二经之纲 。据此, 维” 他 进 一 步 确 认 命门 即 是 君 主 之 官, 是 “真君真 主 ” 。 与 孙 一 奎 强 调 命门作 主宰十二官的 为人体的先天本 源 作用不同, 赵 献 可 所 描 述 的“君 , 主命门” 除 了 具 有 化生 脏腑 的 先 天本 源 作用 外, 更具有对 后 天藏 府 的 统 摄 与 调 控 作用, 即 命门 为 “主宰先天之体” , “流行后天之用” 。所谓“主 而有 , 宰先天之 体 ” 是说 人 体 先 天 无 形 的水 火之 气, 即 ; “流行后 天之 用 ” 真水和相火有 命门 所 主 宰 则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