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例8: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 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寻诗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 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 亭角寻诗满袖 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 雅士。②山瓢: 天然粗陋的酒器。
答:诗中陈居士的特点是行为洒脱,情趣高 雅。(步骤一)“楚酒困人三日醉”和 “爱把山瓢莫笑侬”两句看出陈居士爱喝 酒,因此应是个洒脱不羁之人。而“亭角 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刻画了 一个热爱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居士形象。 (步骤二)
古代诗歌鉴赏之
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1.了解常见诗歌人物形象类别
2. 学会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 的答题模式
人物形象鉴赏题答题模式
(1)步骤一:概括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身份、 性格) (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 征(性格是如何展现的) (3)步骤三:指出塑造形象有什么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例10: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 什么手法?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 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 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 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答:诗卷、杏花可见诗人情趣高雅,因想念去 探望多病的禅伯和固穷的儒先,表现出诗人对 友情的珍视。而纶巾鹤氅是诗人对自己着装的 描绘看得出他风流潇洒,风度翩翩。(步骤一)
因此,这首诗中刻画了一个情趣高雅、珍 视友情而又风流潇洒的文人雅士形象。(步骤 二)
表现出诗人的高雅情趣及对友情的珍视。 (步骤三)
例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夜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答: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栈中过节而思念 家乡亲人的形象。(步骤一)
前两句写冬至佳节,诗人远在邯郸的客 店里,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自己 相伴。三四两句落笔家人,推想家中亲人今 天相聚到深夜,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步骤二)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步骤三)
例3、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蓑笠翁形象。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本诗刻画了一个远离世俗、孤傲清高的蓑笠翁形象。(步骤 一)从本诗前两句可知蓑笠翁是在一个极其寒冷的天气在江边垂 钓,四周山上已经没有飞鸟的踪迹,小路上也毫无人的踪影。通 过严寒的天气来衬托蓑笠翁的孤傲清高,不愿随波逐流。(步骤 二)诗人借蓑笠翁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怀。(步 骤三)
例4、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强烈的民族 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
答: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 (步骤一)
“独行穿落叶”,“独”和“闲”表明了 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只能藉“数”流萤以遣 闷,更显其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面 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倍添凄凉孤寂。 (步骤二)
• 1. 知人论世,关注人物背景、社会背景和创作背 景。
• 2. 从人物的肖像、神态、行动、语言、心理等角 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
• 3.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 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 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答:刻画了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的词 人形象。一二两句写出了他头发短,胡须长 ,眉毛高耸,面带“病”容比那光头垂眉、 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异的模样。可是他的心 态却仿佛终南山石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 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正 表现了他坚忍不拔的特点。用外貌描写和比 喻突出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应注意的几点
例9: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送邹明府游灵武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答: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 (步骤一)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 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前 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 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 至廉的形象。 (步骤二)
表达了诗人心中旧君故国之思,国破家亡、 飘泊无依的无限伤感。(步骤三)
例5:请简要分析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指 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例6:请问陆鸿渐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 简要分析。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答:陆鸿渐是一个远离世俗、寄情山水、洒脱 放达的隐士形象。(步骤一)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 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 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 陆鸿渐的潇洒放达。(步骤二)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三)
例7:请结合诗中五、六句谈谈诗人塑造了怎样 的自我形象?
寄李儋元锡
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答:诗中五、六句塑造了一个正直,但面对现 实处境而无可奈何,向往归隐的地方官吏形 象。(步骤一)第五句既说明了自己的多病 羸弱,又表达了归隐田园之意向;第六句表 达了身为地方官吏却不能解除人们疾苦的惭 愧之情。(步骤二)其表现出诗人作为官员 进退两难、有志无奈的矛盾。(步骤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