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甘州区长安乡洪信小学李玉梅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体的作用。
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发挥教师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最有效的备课形式。
一、集思广益。
有一个专家说的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相互交换,大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观点的交流就不同了,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大家相互交流,就有两个观点,甚至产生更新的观点”。
集体备课能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促进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而大家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问题越议越明,方案越论越好,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另外,“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没有绝对的权威、专家,有的人对这个问题研究得深,有的人对另一个问题研究得透,大家在互相交流和学习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成长,发挥“1+1>2”的效益。
二、整合资源。
21世纪是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传统的“单兵作战、封闭保守”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更是一种资源浪费。
而集体备课时,能放大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另外通过任务分解,共同协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缩短差距。
现如今同年级的平行班级较多,竞争比较激烈,家长对子女和教师的期望值也比较高,这无疑给教师带来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通过集体备课,大家可以统一教学进度、作业、甚至例习题,这样,考试内容要么都讲过,要么都没有讲过,班与班间的差距就小了,也能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四、增进友谊。
教师平时工作比较紧张,工作压力大,相互间交流少,加之竞争激烈,长期以往,容易形成“老死不相往来”同行关系。
集体备课就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大家坐下来一起谈谈,相互交流思想,容易形成和谐竞争的教研环境。
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自身素养和定位问题。
作为教师,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教育理念,特别是工作态度等等各不相同,对自己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他们对集体备课的认识也大不一样,认为集体备课有也可无也可,甚至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二、集体备课的指导思想存在偏差,认识不够,特别是一些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再加之自己狭隘的个人主义,换句话说,就是自私。
他们忽视集体备课对个人成长的作用,对集体备课持消极态度,每天就只管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事实上这样的教师什么也没有做好,更谈不上什么专业化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