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 PPT课件
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头、肝脏、胸腺、脊髓)
2. 机能: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
(胃肠道、肾脏、正常值)
3. 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而不同。
(巨细胞病毒、肺炎球菌)
4. 免疫:较年长儿和成人差,易被感染,故预防
重要。(IgA、IgG)
5. 心理:形成阶段,可塑性强。
临床:
1. 病种:先心病、急淋、肠套叠、惊厥、
青春期发育开始 到结束。 (10~20岁)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生殖系统迅 速发育
•体格生长加 •情绪不稳定 •生理、心理卫生知
快
•甲状腺肿大 识教育
•神经内分泌 •高血压
•加强教育和引导
调节功能不
稳定
受精卵形成 脐带结扎 28天 1周岁
3周岁 入小学(6-7岁) 青春期
开始(10) 结束(20岁)
生理特点 • 生 长 发 育
迅速 • 营 养 需 求
较高 • 来 自 母 体
的免疫抗 体逐渐消 失 • 开 始 自 己 行走
疾病特点 • 营 养 缺 乏
性 疾 病 、消 化紊乱 • 感 染 性 疾 病 • 传 染 病 • 意 外 、 创 伤
保健原则及重点 • 合 理 喂 养 ( 母 乳 喂 养 、
对减缓 •智能发育迅
速 •活动范围渐
广 •认知危险能
力尚不足 •免疫力仍低
下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消化紊乱 •意外(创
伤、中毒) •感染、传染
病
•合理喂养(辅食添 加、断奶)
•儿保门诊定期健康 检查
•预防接种
•合理安排生活日
程,培养卫生习惯
•注意安全,预防意
外
学龄前期: (Preschool age)
病多。
幼儿期:从 1周岁到3周岁之前。 感染性疾病。活动范围增大,识别危险及自我
保护意识有限(伤害、中毒)。 学龄前期:从3周岁到入小学前(6-7岁)。 学前教育。变态反应性疾病开始出现。 学龄期:从入小学开始到青春期前。 知识获取阶段。 青春期:青春期发育开始到结束。(10-20
岁) 心理情绪变化,以心理情绪疏导为主。
从3周岁到入 小学前(6~7 岁)。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体格稳步 增长
•智能发育 更完善
•免疫功能 改善
•创伤
•注意教养
•传染病 •加强体格锻炼
•变态反应 •定期体格检查
性疾病开 •预防传染病,防止
始出现 意外
学龄期: (School Age)
从入小学开始 到青春期前。
生理特点
血液、泌尿、内分泌、遗传、代谢、免疫。 传染、急救。 新生儿、儿童保健。 围生医学。
第二节 儿科学的特点
儿童是一个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机体
基本特点: 1. 个体、性别、年龄差别大。 2. 疾病损伤的恢复能力强。 3. 自身防护能力弱。
基础医学方面:
1. 解剖: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位置等
提高助产水平 •注 意 护 理 , 喂 养 ,
保暖,预防感染 •建 立 新 生 儿 家 庭
访视制度 •新生儿筛查 PKU,
克汀病,髋关节半 脱位等
新生儿死亡率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至1/2, 第一周新生儿的死亡数约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婴儿期: (YoungFra bibliotekInfancy)
从出生 到1周岁之前。
辅食添加、断奶) • 儿 保 门 诊 定 期 健 康 检
查 • 预 防 接 种 • 预 防 佝 偻 病 、 贫 血 等 • 防 止 意 外 • 合 理 安 排 生 活 日 程 , 培
养卫生习惯 • 衣 服 宜 用 布 料 、 透 气 、
吸水
幼儿期: (Infancy)
从 1周岁 到3周岁之前。
生理特点 •体格生长相
害物质等 • 产 前 筛 查 ( 必 要 时 )
新生儿期: (Neonatal
Period)
从脐带结 扎到满28天。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要 适 应 环 境 1. 先 天 畸 形
改变(独立生 2. 早 产
活)
3. 肺炎
•各种功能不 4. 产伤
成熟
5. 窒息
6. 遗传及先
天性疾病
保健原则及重点 •加 强 围 产 期 保 健 ,
5. 预后:恢复快,代偿强。颅内出血。
6. 预防:免疫接种。
成人疾病儿童期形成。
第三节 小儿年龄分期 及各期特点
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出生(脐带结 扎)。
完全依赖母体,母体因素对患儿有巨大的影 响。
新生儿期:从脐带结扎到28天。 从依赖母体到独自生存的巨大变化。 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 生长发育旺盛与器官功能不成熟。感染性疾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研究对象: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 儿科:出生-14周岁。
• 研究内容:
1. 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 2. 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规律、临床
诊断及治疗的理论和技术。 3. 疾病的预防措施,免疫接种,
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的筛查。 4. 疾病的康复。
学科分支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外科学:…. 小儿外科学. ❖ 小儿内科学: 呼吸、消化、循环、神经、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学龄前期 学龄期 青春期
第四节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
发展:
鼻祖:扁鹊,2400年。 唐代:少小科。 宋代:儿科学体系,900年。 16世纪中叶:接种人痘预防天花。
骨折、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1-糖 尿病。
2. 表现:反应不典型;定位不明显;感 染易扩散;来势凶猛;发展快。先天 性喉软骨发育不良、头痛、体温、低 血钙、骨折、糖尿病。
3. 诊断:变化快(流脑),表达差,
定位不明确(腹痛)。
4. 治疗:综合治疗;护理支持疗法;
按kg体重用药;重视出入液量;考 虑年龄因素。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除生殖系统 •严重的急性疾病 •保证营养,加强体格
外各系统、 发病率降低
锻练
器官发育接 •龋齿
•劳逸结合,养成良好
近成人 •近视 •学习的负荷 •体位不正
生活习惯 •课桌椅适合年龄,注
意照明,预防近视,
明显增加 •变态反应性疾病 龋齿和肠寄生虫病
青春期: (Adolescence)
胎儿期: (Fetal
Period)
从受精卵形成 到出生(脐带 结扎)。
生理特点 依赖母体进 行生长发育
疾病特点 • 先 天 畸 形 • 胎 儿 生 长
发育障碍 • 遗 传 基 因
病 • 死 胎 、 早
产、流产
保健原则及重点 • 孕 母 足 够 营 养 ,愉 快
心情,戒烟、酒 • 预 防 孕 期 感 染 • 慎 重 用 药 • 避 免 接 触 放 射 线 ,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