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审计抽样分析
三、审计抽样(非百分之百的测试)
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 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且所有项目都 有机会被选取。审计抽样使注册会计师通过获取与 被选取项目某一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于,并未所有 的抽样单元都有被选中的机会,不符合注册会计师 选择标准的项目将没有机会被选取。所以,选取特 定项目测试不能根据所测试项目中发现的误差推断 审计对象总体的误差。
险。 影响: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如果账面金额实际上存在错报而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不存在错报,
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停止对该账面金额继续进行测试,并根据样 本结果得出账面金额无重大错报的结论。因而,影响到审计的 效果。 与信赖过度风险相似,误受风险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 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更应予以关注。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旨在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者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
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 (1)信赖过度风险 含义:注册会计师通过对样本测试后的结果推断总体的控制有
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影响:信赖过度影响审计的效果 如果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从而导
测试种类 影响审计效率的风险 影响审计效果的风险
控制测试
信赖不足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
细节测试
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
3.对抽样风险的应对措施
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总会存在。
但是,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即样本规 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因此,无论控制测试还是 细节测试,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实施 检查,就不再存在抽样风险。
一、选取全部项目(百分之百的测试)
含义: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
适用: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存在特别风险(特别重大错报风险,包括非常规的
交易、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等)且其他方法无法 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对于具有重复性的项目,对全部项目采用计算机辅 助审计技术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致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低,注册会计师可能不适当的减 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得的证据,因此导致审计的有效性下降。 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信赖过度风险更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 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而更应予以关注。
(2)信赖不足风险
含义:注册会计师通过对样本测试后的结果推断总 体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二、选取特定项目(非百分之百的测试) 含义: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方法: 1.按照覆盖率 注册会计师选取少量金额较大的项目进行测试,从而使测试项
目的金额占审计对象总体金额的百分比较大。 例如,如果8个大额项目占审计对象总体金额的85%,那么测试
这8个项目就可对审计对象总体的存在性和准确性获取较高程 度的保证。 2.按照风险因素 注册会计师选取具有某种较高风险特征的项目进行测试。如 可疑的项目、异常的项目等。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 评估和检查风险的确定而影响审计风险。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 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 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也就是抽出的样本不能代 表总体的风险。
由于审计抽样应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因此分 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两个方面来分析抽样风险的含 义和特点。
(2)误拒风险
含义: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 不存在的风险。
影响: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如果账面金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认为 其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会扩大细节测试的范 围并考虑获取其他审计证据,最终注册会计师会得 出恰当的结论,但审计效率可能降低。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第八章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和经营复杂程度的逐 渐上升,对每一笔交易 逐一进行审计日益变 得既不可能,又十分没 有必要
三种方法
注册会计师仍然要获 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 据,以便对财务报表发 表审计意见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注册会计师采取适当的方法选 取应当测试的项目,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 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影响:信赖过度影响审计的效率
当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 时,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高于实际水平,注册 会计师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程序。在这种情 况下,审计效率可能降低。
2.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细节测试旨在发现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存在的重大错报。 (1)误受风险 含义: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
(二)非抽样风险 1.含义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 能性。即使注册会计师对全部样本实施某种审计程序,但是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或控制失效 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可见,非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无关。 2.来源 设计阶段:定义审计目标、总体、抽样单元、误差、审计程序 选取阶段:确定所需要的样本量,按照特定的方法从总体中选取 评价阶段:对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样本结果推断至总体
3.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 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者多项认定, 或者对某些金额做出独立估计。
4.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 样。
四、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通过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以确保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使用审 计抽样时,审计风险极可能受到抽样风险的影响, 又可能受到非抽样风险的影响。
风险评估(×)
适用:
风险应对
实质性程序
细节测试(√)
分析程序(×) 控制测试(√/×)
1.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2.在控制测试中,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 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 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 序,不宜使用审计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