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病理学-绪论-本科(主编王恩华第二版)
病理学-绪论-本科(主编王恩华第二版)
2.手术中进行冷冻切片快速诊断,在20分钟内
明确病变性质,可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方案
14
3.细胞学检查:即脱落细胞学 采集病变处脱落或细针吸取的细胞涂片染色后, 镜检进行诊断。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 例如:食管脱落细胞、痰、胸腔积液、心包积液
15
(二)实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1.动物实验 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从而研究疾病的 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转归。
22
2.1854年,魏尔啸(Virchow)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提 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出“疾病是异常的细胞事件”,创立细胞病理学。
鲁道夫· 魏尔啸(1821-1902):德国病
理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改革家
23
3. 20世纪6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出现使研究进 入了亚细胞水平,称为超微结构病理学。 4.近30年来,产生了许多病理学的分支: ■免疫病理学 ■分子病理学 ■遗传病理学 ■定量病理学
淋巴瘤
显微镜
20 镜影细胞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 应用与组织细胞内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 剂,显示病变的化学成分的变化。
21
六.病理学的发展 1. 1761年,莫尔加尼(Morgagni) 根据700余 例尸体解剖认识到不同疾病是由相应器官的改 变引起的,从而建立了器官病理学。
莫尔加尼,G.B. (1682-1771), 意大利解剖学家。为病理解剖学的 确立作出很大贡献。
18
五.病理学的研究及观察方法 (一)大体观察 运用肉眼或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标本 的大小、形状、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和切面 形态等进行解剖、观察、测量、取材和记录
19
(二)组织学和细胞学观察 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或将脱落细胞制成涂片, 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素-伊红(HE)。
doctor’s doctor
金标准
病史
X线
肺癌细胞6
(三)医学研究方面: ■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解释 ■新物种的发现和预防 ■敏感药物筛选 ■新药物的研制
7
三、教学内容 (一)总论: 2-6章 各种疾病共同的基本病织的适应与损伤
3.损伤的修复 4.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
内容包括:检验尸伤的法令;验尸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钝器、锐器损伤;交通事故损伤;高温致死;中毒;病 死和急死;尸体发掘等等。是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论著
宋慈(1186-1249)
附刊的仰面尸图
27
28
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
3
(二)主要任务:
⑴病因学(etiology):疾病发生的原因(内因、 外因及相互关系) ⑵发病学(pathogenesis):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 环节、机制和过程。 ⑶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机体的功能 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及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5.炎症
6.肿瘤
8
(二)各论: 7-16章
在总论的基础上,阐述各种疾病的特殊性(个性)
8. 心血管系统疾病 9. 呼吸系统疾病
10.消化系统疾病
11.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2.泌尿系统疾病
14.内分泌系统疾病 15.神经系统疾病
16.传染病
17.寄生虫病
9
举例:
基本病变
炎症
肝炎 肾炎 肺炎 肠炎 脑炎 胃炎 阑尾炎
不同
器官 病因 发病机制 病变特点 转归 临床表现 防范措施
特殊规律
10
共同规律
关系密切,相互参考
四.研究对象 (一)人体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1.尸体剖检:主要指对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解剖 和后续的显微镜观察(补充)。
11
尸检目的:
1.明确诊断,查明死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诊治水平
2.接受、完成医疗事故鉴定,明确责任
3.及时发现和确诊传染病、地方病和新发病,为
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4.积累各种疾病的病理材料,用于研究和防治
5.收集标本,供病理学教学使用
12
2.活体组织检查: 活检:用钳取、穿刺、切取和摘除等手术方法, 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的方法。
骨肿瘤穿刺活检
13
活检目的:
1.及时准确作出诊断,指导治疗,估计预后。
第一章
病理教研室
绪 论
吴海江
1
主要教学内容
1. 病理学及其任务 2. 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3. 病理学的教学内容 4. 病理学的研究对象
5. 病理学的研究及其观察方法
6. 病理学的发展
一、病理学及其任务
(一)定义: 病理学(pathology):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 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 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
小鼠肿瘤模型
16
■优点:根据实验需要,进行任何方式的研究。 (如:使用不同条件、剂量)。 ■缺点:由于物种差异,动物实验结果不能直接 用于人体,只能用于研究人体疾病的参考。
17
2.组织和细胞培养 从人体或动物体内获取组织或细胞在体外培养。 ■优点:条件单纯,易于控制,周期短,见效快 ■缺点:体外环境与体内环境差别大
⑷疾病的转归和结局
4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 (一)医学教育方面: 桥梁作用 基础医 病理学 学
临床医学 内科学 外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5
解剖学 组织胚胎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免疫学
(二)医学诊断方面: 病史、症状和体征 客观性和准确性差 超声、X线、CT等 病理诊断:肉眼改变、镜下观察组织细胞病变
24
5.我国历史悠久,贡献重大
■秦汉《黄帝内经》记载疾病的发生和死后解剖
夫八尺之士 皮肉在此 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 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其脏之坚脆 腑之大小 谷之多少 脉之长短 血之清浊…… 皆有大数
---------灵枢· 经水
25
补充: ■隋唐《诸病源候论》记载疾病病因和征候
巢元方
26
■南宋《洗冤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