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疾病患者的肠内营养选择策略

肝脏疾病患者的肠内营养选择策略


血浆D-乳酸水平(ug/ml) 血浆内毒素水平(Eu/ml)
肠内营养保护胃肠道:“四屏障学说”
维持肠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
维 持
机械屏障





固生 有物
肠内
化 学
酸 及
菌 丛 的
屏 障
营养
屏 障
蛋 白 酶



生 长
免疫屏障

有助于肠道细胞正常分泌IgA
张崇广,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13(12):46-47.
肝脏损伤
消化酶改变
胃肠道功能损伤
肝功能代偿期 PEM发生率
约20%
PEM:蛋白-能量营养不良
营养不良
肝功能失 代偿期
PEM发生率 约60%
肝移植前
PEM发生率 达100%
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2008:73-77.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严重肝脏损伤与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
(以短肽吸收为主)
短肽吸收是蛋白吸收的主要途径
短肽
67%
游离氨基酸 33%
蛋白质在正常人体 中的吸收形式主要 为短肽 (67%), 其次为游离氨基酸 (33%),而非仅仅 游离氨基酸。
Zaloga GP 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1990; 5:231-237.
使用百普素进行肠内营养8天后,血清中的前白蛋白和白蛋白即有明显改善,
说明使用百普素进行肠内营养能够促进机体合成代谢,改善肝脏患者的蛋白
质代谢。
刘俊等.肝移植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5):383-386.
百普系列®:快速促进肝脏术后氮平衡
百普素实施后,快速促进肝脏损伤患者术后氮平衡
生物屏障破坏:干扰胃肠道正常菌群生长, 并导致细菌与其产物从细胞旁通路进入肠系 膜淋巴结与门静脉循环,引起细菌和内毒素 易位。
葛可佑 等,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04-1606. 黎介寿,加强对肠屏障障碍功能的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9:79(8):581-582.
肝脏损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
肝脏损伤患者亟需营养支持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 支持指导意见(2006): “肝脏损伤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肝病患者疾病转 归,合理的营养干预能减缓患者全身衰竭的进一 步发展并改善肝细胞代谢。”
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2008:73-77.
营养支持治疗的分类
临床营养
(Clinical Nutrition)
张霁等,早期肠内营养对肝移植术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0-11.
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好的保护肠黏膜屏障 --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减少D-乳酸生成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术前
D-乳酸水平
P<0.05
P<0.05 P<0.01
* * **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百普系列®:促进肝酶恢复
术后第8天和第12天时,百普素®组的碱性磷酸酶 和谷氨酰转肽酶均低于肠外营养组,有显著差异 (P<0.05)。
李令堂,等. 癌性阻塞性黄疸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12(3):174-176
百普系列®:增加肝脏患者胆汁引流
百普素实施后,肝脏损伤患者术后胆汁引流量增加
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更好的保护肠黏膜屏障 --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减少内毒素易位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术前
内毒素水平
P<0.05
*
P<0.01 P<0.01
** **
术后1天
术后3天
术后5天
营养支持时间(d)
术后7天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的脂多糖成分,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 肠道内细菌或内毒素向肠腔处迁移,血液中可出现增高。
氨基酸 – 游离形式存在,直接吸收
李勇等, 肽营养学,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周爱儒, 生物化学第6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体内蛋白质消化吸收的过程
(胃)
经胃蛋白酶等消化 分解成多肽
(整蛋白)蛋白质
转氨基和脱氨基作用 蛋白质合成
(肝脏)
(小肠)
经胰蛋白酶等消化 分解成短肽和游离氨基酸
短肽和游离氨基酸 经刷状缘吸收进入门静脉
术后氮平衡
累计氮平衡(mg)
60
P<0.01
40
20
0
-20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40
-60
-80
-100
-120
-140
营养支持方式
和肠外营养相比,使用百普系列能更好的促进术 后氮平衡,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李令堂,等. 癌性阻塞性黄疸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12(3):174-176
高恒淼等,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的研究进展,中华儿科杂志,2001,39(8):508-510. 焦广宇等,临床营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127.
肝脏疾病应首选肠内营养
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 肝脏疾病推荐意见
“ 存在营养摄入不足的患者,优先考虑给予肠 内营养。(A)” “ 有RCT证据表明,……给以肠内营养支持能 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肝脏严重受损不能维持正常代谢功能时,导致 各种营养问题,并最终导致患者出现PEM
肝脏
+
进行性
损伤
+
加重的 PEM
进行性加重的PEM本身又构成对肝脏结构和功能 的损害,并成为导致肝脏疾病进入终末期的重要
因素
PEM:蛋白-能量营养不良
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2008:73-77.
胆汁引流量(ml/d)
胆汁引流量
P<0.01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术后1天
术后8天
营养支持时间(d)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肝脏疾病导致胆汁淤积,肠内营养促进肝脏的胆 汁分泌功能,有利于肝脏泌胆功能的恢复。
刘俊等.肝移植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5):383-386.
百普系列®:降低感染发生率
百普素实施后,肝脏损伤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
术后感染发生率(%)
术后8天感染发生率
35
P<0.01
30
25
20
15
10
5
**
0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方式
使用百普系列进行肠内营养降低感染发生率,有 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刘俊等.肝移植术后营养支持的应用.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5):383-386.
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肠内营养
(Enteral nutrition, EN)
通过外周或中心静脉途径
通过喂养管经胃肠道途径
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 蒋朱明、蔡威主编,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年4月第一版: pp.3. 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2006).
*与营养支持前相比, P<0.05
百普系列®:减轻胃肠道负担,耐受性更好
百普力®组与整蛋白组术后早期耐受性比较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
肠上皮内淋 巴细胞(iIEL)
CD8阳性 淋巴细胞
洪书剑,等.肠内营养对长期禁食肠瘘患者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 及黏液屏障功能的研究.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6):527-529.
宋茂力,邹小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1):2195-7. 吴园涛等,我国肠内营养制剂临床应用进展与评价,中国临床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8(10):724-727.
百普系列®: 充分利用双通道吸收途径,吸收更快
33%
67%
百普系列 同时含有游离氨基酸和 短肽的预消化配方制剂
即使在游离氨基酸转 运体系损耗或先天性 缺损时,也可快速补 充营养
即使小肠功能减退, 也不影响运转率
Zaloga GP et al, Nutri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1990; 5:231-237.
百普系列®:改善肝脏患者血清蛋白质合成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g/L) 血清白蛋白水平(g/L)
百普素实施后,改善肝脏损伤患者蛋白质代谢
血清前白蛋白水平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术后1天
P<0.05
*
术后8天
45
40
35
30
25
20
肠内营养
15
肠外营养
10
5
0
营养支持时间(d)
血清白蛋白水平
P<0.05
*
术后1天
术后8天
营养支持时间(d)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血清中的前白蛋白是人体营养评价的重要指标,是反映营养支持短期疗效的
最敏感指标,血清白蛋白是反映营养支持长期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
P<0.01 35
30
P<0.05 25
20
19
15
10 6
5
0
营养支持前
营养支持第5天
32
营养支持第10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