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B.《科学报道》中的电视节目就是想以刨根问底的方式来解读世界奇特的事情。
C.全县干部群众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对待工作,全身心投入,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D.他们俩虽是孪生兄弟,但性格一刚一柔,大相径庭。
二、字词书写2 . 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咆xiào_____②热chén_____③按bù_____就班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 . 请结合《植树的牧羊人》文章内容加以分析牧羊人的性格特点。
4 . 《植树的牧羊人》运用第几人称来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阅读《成大事者必有静气》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稣教导弟子时所言。
他认为:圣贤之人越是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险事,越能沉得住气。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②淝水之战,谢安率领东晋不足十万的兵力抵御百万虎狼之师,形势不可谓不凶险。
可谢安在后方军帐里依然不慌不忙地下棋,可谓“险不惊于心”。
前线军报传来,他只随意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下棋。
旁边的人实在忍不住了,上前询问前方战况。
谢安轻描淡写地说道:“小儿辈已破敌。
”可谓“成不喜于色”。
谢安用他的表现很好地诠释了静气的内涵!③那么,一个人的静气从哪里来呢?④首先,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
航天英雄杨利伟,在飞船里戴着航空手套。
手持操作棒按电脑键盘、做到了200多次操作没有一次失误。
载誉归来时,面对记者,他吐露真情:只有经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积累经验,才能镇定从容地完成这样的操作。
⑤其次,养静气需要多读书。
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
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和本领呢?其中的一个途径就是多读书。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汲取前人的智慧,增长才干,克服恐慌。
林语堂先生说得好:“读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
”读书可以安顿好我们那颗动荡不实的心。
所以,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头脑越冷静,处事越镇静。
⑥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
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才能不为进退滋扰,做到宠辱不惊。
其实静气和正气是相互滋养的,正如诸葛亮在《诚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⑦草静生于缝隙,树静立于风雨,人静行于世间。
人不能没有静气,就像傲视苍穹的红杉不能没有坚固的根基,就像芳香四溢的鲜花不能没有普照的阳光。
有静气的人,就如同巍峨的大山,任脚下花开花落,任世间风云变幻,岿然不动、坚定泰然。
(选文有改动)5 . 下面对选文的中心论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必有静气。
B.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
C.越是博学的人,视野越开阔。
D.只有正气在身,才能淡泊名利。
6 . 依据选文第②自然段谢安的表现,对“静气的内涵”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轻描淡写,增长才干。
B.不慌不忙,随意指挥。
C.险不惊于心,成不喜于色。
D.既要沉得住气,又要喜形于色表现出乐观。
7 . 结合选文,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人之所以一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很大程度是因为心里没底,也就是没有驾驭大事的能力和本领。
B.选文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突出了读书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证明了“养静气需要淡泊名利”的道理。
C.选文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第⑦自然段中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
D.养静气需要不断地去历练和积累;养静气需要多读书;养静气还要善养正气。
四、文言文阅读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宋有兰子①者,以技干②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③长倍其身,属其胫④,并趋并驰,弄⑤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
元君大惊,立赐金帛。
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元君大怒曰:“昔有异技干寡人⑥者,技无庸⑦,适值⑧寡人有欢心,故赐金帛,彼必闻此而进,复望吾赏。
”拘而拟戮⑨之,经月乃放。
(注释)①兰子:杂要艺人。
②干:求见。
③枝:指木棍。
④属其胫:绑在腿上。
属:连接。
⑤弄:古代指扮演角色或表演节目。
⑥寡人:我。
寡人是古代国君的谦称。
⑦庸:用。
⑧适值:刚巧碰上。
适,刚巧;值,碰上。
⑨戮:杀残,杀,斩。
8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顶是()A.宋元召而使见其技见:看见。
B.属其胫,并趋并驰驰:奔跑。
C.昔有异技千募人者异:奇异。
D.拘而拟戮之拟:打算9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千元君A.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B.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C.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D.又有兰子又能燕戏者/闻之/复以干元君10 .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位艺人要剑的技艺很高超。
B.宋元君也觉得第一位艺人的技艺很不错。
C.第二位艺入表演的节目没有第一位艺入好,惹得末元君不高兴。
D.故事可以启示我们:模仿别人的做法,不一定能得到同样的结果。
11 . 翻译下面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2 . 《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这部作品相传是战国时______(人名)所撰。
13 . 解释下列加点词(1)问其故(____________)(2)及其日中如探汤(__________)14 . 翻译下面句子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15 . 两小儿辩斗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他们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五、句子默写16 .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当今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出现的事物。
唐代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_______,________”。
两句恰好表达了这个观点。
(2)面对日益恶化的水质环境,我们不禁感慨“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已经很少见了。
(请选用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句子填写)(3)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妙用听觉表现雪后西湖幽静异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无题》中表达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A)他下了决心,一千天,一万天也好,他得买车!第一步他应当,他想好了,去拉包车。
遇上交际多,饭局多的主儿,平均一月有上十来个饭局,他就可以白落两三块的车饭钱。
加上他每月再省出个块儿八角的,也许是三头五块的,一年就能剩起五六十块!这样,他的希望就近便多多了。
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
他对自己起下了誓,一年半的工夫,他非打成自己的车不可!是现打的,不要旧车见过新的。
(B)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既没从洋车上成家立业,什么事都随着他的希望变成了“那么回事”。
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的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
和个老人,小孩,甚于至妇女,他也会去争竞。
他不肯吃一点亏。
打着那么个小东西,他低着头,弯着背,口中叼着个由路上拾来的烟卷头儿,有气无力的慢慢的蹭。
大家立定,他也许还走;大家还走,他也许多站一会儿;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
他更永远不看前后的距离停匀不停匀,左右的队列整齐不整齐,他走他的,低着头像作着个梦,又像思索着点高深的道理。
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你他妈的看齐!”他似乎还没有听见。
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的向四外看一下。
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的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
17 . 选文(A)中的“他”是;“他”最大的梦想是。
18 . 从选文(B)“和老人、小孩,甚至于妇女,他也会去争竞”和“在地上找烟头儿”以及毫不顾及别人对他的谩骂,你感受到了“他”怎样的变化?造成“他”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答:___________。
19 . 请结合选文,谈谈作品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
七、综合性学习20 . 学校将举行主题为“名人风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
(1)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思想家、学者、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凤凰电视台专门制作了5集电视片——《回望梁启超》,请你为该片拟写一则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校将于3月8日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来和同学们畅谈“文学与成长”,你将代表全体文学社社员对曹文轩进行采访提问,请你以校文学社的名义写个通知,请全体同学届时参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小题材料一在青少年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①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力然,然而却热衷于过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
这些西方节日,因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加之一些媒体和机构的极力推介,越来越受到中国一些爱时髦的年轻人的追捧,许多商家也借机造势,营造气氛,吸引消费者。
洋节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让许多民族节日相形见绌。
专家指出,②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每个民族都有其传承的节日,这是民族凝聚力。
这些洋节,基本上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如果一个民族的群体热衷于另一个民族的节日,这说明文化入侵已是极其严重了。
材料二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