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中医骨伤科学课件



1、疼痛;2、肿胀青紫3、功能障碍
• (二)特殊症状体征

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与
空虚5、弹性固定
第二节 骨病的症状体征
• 骨骼、关节及其周围筋肉的疾病,称为骨 病。
• (一)全身症状体征

如骨痈疽发病时可见寒战高热、汗出、
烦躁不安等症状;骨痨发病时表现出骨蒸
潮热盗汗等阴虚火旺的症状;再如恶性肿
中医骨伤科学
第一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第一节 损伤的分类
• 损伤—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 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 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 《礼记·月令孟秋》将损伤分为伤(皮伤)、 创(肉创)、折(骨折)、断(骨肉皆断 离)四类。
第三节 损伤的病机
• 在外伤的论治过程中,均应从整体观念加 以分析,既要辨治局部皮肉筋骨的损伤, 又要对外伤引起的气血、津液、脏腑、经 络功能的病理生理变化加以综合分析,这 样才能正确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 因果关系。
• 1、皮肉筋骨病机 • 2、气血津液病机 • 3、脏腑经络病机
第三章 临床检查
(3)黄苔一般主热症、主里症、如创伤感染,瘀血化热时多见。 邪热侵扰脏腑,导致白苔转黄,尤其是脾胃有热;薄黄而 干,为热邪伤津;黄腻为湿热;老黄为实热积聚;淡黄润 表示湿重热轻;黄白相兼表示由寒化热,由表人里。
问诊
一、询问一般情况 1.主诉 2.问受伤的原因 3.问伤势 4.问受伤的时间 5.问跌仆、闪挫、扭捩、堕坠以及询问暴力的性 质、方向、情绪 6.问损伤的部位和各种症状,包括创口情况 7.问全身情况
瘤晚期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消瘦、
贫血等恶病质症状。
• (二)局部症状体征

1、一般症状体征

a疼痛;b肿胀;c功能障碍。

2、特殊症状体征

a畸形;b肌肉萎缩;c筋肉挛缩;
d肿块;e疮口与窦道。
第三节 四诊
骨科辩证是在中医诊断学基本理论指导下, 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通过望、 闻、问、切四诊,在收集临床资料的基础 上,根据损伤的病因、部位、程度、病性 进行分类,联系脏腑、气血、经络、皮肉 筋骨等理论,探求其内在规律,加以综合 分析,概括为莫种疾病。
舌苔
(1)舌苔少或无苔表示脾胃虚弱;厚白而滑为损伤伴有寒湿或 寒痰等兼症;厚白而腻为湿浊,薄白而干燥为寒邪化热, 津液不足;厚白而干燥表示湿邪化燥;白如积粉可见于损 伤感染、热毒内蕴之症。
(2)舌苔厚腻为湿浊内盛,舌苔愈厚则邪愈重。苔由薄增厚为 病进;由厚减薄为病退。舌红光剥无苔,属胃气虚弱或阴 液耗伤,多见于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等。
第二节 损伤的病因
• 掌握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的病因, 才能循因辩证,审因论治,对损伤的性质 和程度做出正确的估计,对损伤的治疗和 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宋代陈无择《三因论》把损伤的病因归为 不内外因。但不内外因仍属于外因和内因 的范畴,只是相互兼杂、交错在一起。
• 损伤的病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来讨 论
(七)弦脉
(八)濡脉 浮而细软,脉气无力以动,与弦脉相对,多见于劳伤气血 不足、气血两虚症。
二、问过去史、家庭及个人生活史
闻诊
一、听骨擦音 二、听骨传导音 三、听入臼声 四、听筋的响声 a关节摩擦音;b肌腱
弹响声与捻发音;c关节响声。 五、听啼哭声 六、听创伤下皮下气肿的捻发音 七、闻气味
切诊
一、 脉 诊 (一)浮脉
轻按应指即得,重按之后反觉脉搏的搏动力量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 而有余,多见于新伤瘀肿、疼痛剧烈或兼有表征时。 (二)沉脉 轻按不应,重按始得,一般主病在里,内伤气血,多见于腰脊损伤疼 痛。 (三)迟脉 脉搏至数缓慢,每息脉来不足4至,一般迟脉主寒、主阳虚,多见于伤 筋挛缩、Arl血凝滞等症。 (四)数脉 每息脉来超过5至以上。数而有力,多为实热;虚数无力者多属阴虚。 多见于一般损伤发热。 (五)滑脉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多见于胸部挫伤,血实气奎及妊娠 期。 (六)涩脉 指脉形不流利,细而迟,艰涩如轻刀刮竹,多见于气滞血瘀 。
• 第一节 损伤的症状体征 • 第二节 骨病的症状体征 • 第三节 四诊 • 第四节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 • 第五节 影像学检查
第一节 损伤症状体征
• 一、全身情况
• 严重损失之后,由于气滞血瘀,或瘀血停聚积瘀 化热,或因血容量减少等原因导致全身症状的出
现。
• 二、局部症状体征
• (一)一般症状体征
按损伤的性质和特点有以下分类方 法
• 1、按损伤部位 外伤 和 内伤 • 2、按损伤性质 急性损伤 和 慢性劳损 • 3、按受伤时间 新伤 和 陈伤 • 4、按受伤部位破损情况 闭合性 和开放性损
伤 • 5、按受伤程度 轻伤 和 重伤 • 6、按伤者的职业特点 生活性、工业性、交
通性、运动性损伤 • 7、按致伤因素 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外因
外力损伤
外感六淫
邪毒感染
外因
• 1、外力损伤
• a直接暴力;
• b间接暴力;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
• c肌肉过度强烈收缩;
• d持续劳累.如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的操作
• 2、外感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邪
• 外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 痛或活动不利。
• 3、邪毒感染 外伤后在感染毒邪,或邪毒从伤 口乘虚而入,瘀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 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 出现各种变证。
内因
• 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
部的变化而致损伤的 因素。损伤都有各种
• 年龄
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 • 体质
定的发病规律。《素 • 解剖结构
问·评热病论》指出: “邪之所凑,其气必 虚。”人是一个内外 统一的整体。损伤的
• 先天因素 • 病理因素 • 职业工种
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 • 七情内伤
综合作用的结果。
望诊
望神色 望姿态 望局 部
肿胀、痕血斑 望局部有无肌肉萎缩或痉挛 望有无畸形 望创口 望肢体功能 望舌象
望舌象
舌质
正常情况下,舌质为淡红色。
1、舌淡白 气血虚弱,或阳气不足而兼有 寒象。 2、舌红、绛 主热,多见于里热实证、感 染发热和创伤;也可见于阴虚。 3、舌青紫 气血运行不畅,瘀血凝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