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考语文-漫画类作文
点评寒假作业: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复习:描述画面题方法 (1)标题 (2)主体 (3)细节 1.立意:(明确写作的角度) (1)从戴眼镜的人的角度: (2)从青年人的角度:
(引出郎朗和郭敬明的例子,论证父母的支持有助于孩子的成功)
⑤反观社会,小孩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于什么事情都喜欢 问“为什么”,有的爸妈给孩子的答案往往统一又标准。
(此段从中国当下教育个别的模式化现象入手,一针见血) ⑥学海无涯,请交给莘莘学子去横渡。请让我们远离那千人一
面的悲哀,一起来支持、呵护和教育“小树苗”,让它能自由生长。 只有这样,青年人脑中长偏的“小树苗”才能织成怡人的绿阴。
(第二段,解释第一段观点,分析为何不能铲掉“树苗”)
③郎朗从小便是数理课堂的逃亡者,但他脑中那棵与音乐相承的 “小树苗”,却得到了父母的包容与理解,从而茁壮成长。倘若郎朗的 父母盲目纠偏,铲去了那株长在边缘的“偏苗”,那么郎朗也可能成为 传统教育模式的殉葬品,那将是他一生的悲哀。
④ 青年作家郭敬明在写作初期由于不合主流的文风被人嘲笑是卖 弄感情,无病呻吟,但郭敬明的父母对他的想法非常支持,无论是当 作家还是来到上海。假设郭敬明当年也被父母铲掉了“小树苗”,被父 母扼杀了梦想,又何来他如今的成就?
(结尾段发出了行动上的号召)
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总结:
1、从生活现象中取材,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2、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揭示出人生、社会的规则或哲理。
范文
盲目纠偏,也是一种悲哀
①当青年脑中的“小树苗”被人为铲掉时,我深深感
叹:盲目纠偏,追求统一,也是一种悲哀。
(开头直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②柏拉图认为“人是蝼蚁般的身体,金子般的心”。 人之外表本来同等渺小,但脑海中自由生长的思想和个 性的“小树苗”却能长成各不相同的大树;思想的差异、 鲜明的偏向与个性原本就是人性最宝贵的闪光点,我们 又如何能残酷地挖去那长在思想边缘的“小树苗”?
(4)不要主观想象
2.读懂这幅漫画的关键: (1)“小树苗”代表的内涵; (2)有人要挖掉这棵“小树苗”的原因; (3)作者的感情倾向; (4)由画面到生活。
3.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1)不能抓住出题人的意图。这幅漫画的主体应该是戴眼镜的人,但
很多学生放在青年人。 (2)文章没有写作的主体。“青年人和“戴眼镜的人”混在一起写。 (3)内容详略不当。开头和引用例子的篇幅过长。
漫画议论文与读后感相似——引议联结。
1、引——对原材料进行分析后,取其精要,并据此提出观点。 2、议——利用漫画材料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议论(要详细)。 3、联——由材料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生活,或过去到现在;或个人
到国家,或正面反面,多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4、结——总结全文,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遵循“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为什么”—“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