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
题及答案
重庆八中2013?2014学年度(上)半期考试高一年级
物理试题
命题:王永刚谢晓军审核:谭刚打印:王永刚校对:王永刚
一、本部分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重力
B.速度、速率、加速度、弹力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力
D.路程、时间、位移、支持力
2.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A.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匀速行驶
C.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
3. 在铅球比赛中,一名身高1.8m的运动员投出20m的比赛成绩,
这20m指的是
A.铅球运动的路程
B.铅球运动的位移
C.既不是铅球的路程也不是铅球的位移
D.既是铅球的路程也是铅球的位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本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实际就是书的重力
B.一本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受到的压力是由桌面形变形成的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的
D.同一物体在地球赤道处和两极处所受重力大小是不同的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一定快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D.-3m/s2的加速度比1m/s2的加速度要小
6.右图是一物体在某直线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根据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0~1 s内和1 s~2 s内加速度相同
B.1 s末物体开始反向运动
C.速度大小最大的时刻是4 s末
D.6 s末物体回到了出发点
7.在下列所述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
B.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C.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D.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相反,它的速度在增大
8.某可以视为质点的物体沿x轴做直线运动,t00时刻处于x01的位置,物体位置x与时间t的关系为xt2+5t+1 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1s内的位移是7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5m/s
C.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加量都是1m/ s
9.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置?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
B.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C.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
D.甲比乙运动得快
10.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后面做初速度为,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一次 B. 若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 C. 若
a1>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
D. 若a1>a2,则两物体也可相遇一次或不相遇
二、实验题(共 18 分)
11.滴水法测重力加速度的做法如下:
①让水滴落到垫起来的盘子上,可以听到水滴每次碰盘子的声音,仔细地调整水龙头的阀门,使第一滴水碰到盘的瞬间,同时第二滴水正好从阀门处开始下落.
②从听到某水滴滴落盘子的声音时开始计时,并数“0”,以后每听到一次响声,顺次加1,直到数到“100”,计时停止,秒表上时间为40s.
③用米尺量出水龙头滴水处到盘子的距离为78.56cm.
根据上述实验所得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的值为________m/s2.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对打出的一条纸带进行研究(电源频率为50赫兹),该同学取了A、B、C、D、E、F计数点进行研究,该同学已求出一些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其数值见下表。
(1)关于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打点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的一端
B.开始实验时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C.应先释放小车,再启动打点计时器
D.牵引小车的钩码质量越大越好
(2)根据纸带提供的信息,该同学已经计算出了打下B、D、E这三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请你帮助他计算出打下计数点C时小车的速度(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三位),并填入下表.
计数点 B C DE源:]
v /(m?s-1) 0.4150.580 0.660
(3)以速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以上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纸中作出小车的图线。
(作在答卷纸上).
(4)根据你所做出的图像,小车在打下A点时小车的速度___________m/s(小数点后保留三位);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52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主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的原长为20cm,竖直悬挂着,当用15N的力竖直向下拉弹簧时,量得弹簧长24cm;若把它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用30N的力竖直向下压时,弹簧长为多少?(忽略弹簧自重,弹簧一直处于弹性限度内)
14. 屋檐上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恰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h的窗户的上下缘,如图所示,问:
1滴水的时间间隔t是多少?
2此屋檐离地面高度H
15.气球作为一种升空器具,是目前高空探测中使用的主要工具。
特点是不需要动力,花费少,使用方便。
气象气球常常作为各种大气探测仪器升空运载工具;一个质量为m150kg的气球下面由轻绳(轻绳质量忽略不计)系住一质量为m210kg的设备(可以视为质点),整个系统在t0时刻以速度开始由地面开始向上匀速上升,不计空气阻力,在4s 末时刻轻绳突然断开, 假设在轻绳断开前后气球受到的浮力不变,设备所受浮力可以忽略不计。
(g10m/s2)求:
1质量为m2的设备还需要多长时间落回地面?
2轻绳断开后气球以加速度2m/s2向上匀加速运动,则质量为m2的设备落地时气球距离地面的高度。
16.据报道,一小孩玩耍时不慎从45m高的阳台上无初速度掉下,在他刚掉下时恰被楼下的一社区管理人员发现,该人员随即迅速由静止冲向小孩下落处的正下方楼底,准备接住小孩.已知管理人员到楼底的距离为18m,为确保能稳妥安全地接住小孩,管理人员将尽力节约时间,但又必须保证接住小孩时没有水平方向的冲击(即接住小孩时速度为零).不计空气阻力,将小孩和管理人员都看成质点,设管理人员奔跑过程中只做匀速或匀变速运动,取10m/s2.
1管理人员至少需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楼底?
2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都为18m/s2,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做匀速直线运动
的时间?
3若管理人员在奔跑过程中做匀加速或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且最大速度不超过9m/s,求管理人员奔跑时加速度的大小需满足什么条件?
重庆八中2013?2014学年度(上)半期考试高一年级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D A C D C C B
二 .实验题(每空3分)
11 9.82B 0.495 0.330~0.340 1.95~2.05
解:12分
由得:
当为15N时: (3分)得(3分)
当用30N时: (3分) 解得 (2分)
所以向下压弹簧时长 (1分)
解:(14分)
设水滴间隔时间为t,屋檐离地面的高度为H
(1)由公式:(3分) 且 2分 (3分)
得t(2分)
(2)由得 (2分) 故 (2分)
解:(14分)
(1)竖直上抛运动全程列式: (2分)
带入数据:(2分)
解得 (2分)
气球匀加速上升过程:
得 (4分)
匀速上升的高度为(2分)
所以离地面的高度(2分)
16解:12分
(1)得(2分)
(2分)
2加速、减速过程时间为: (1分) 位移为:1分
匀速的时间为:(2分)
3设加速度为,则加速、减速的时间为则(1分) 则 (1分) 带入数据:(1分)
其中,解得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