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X能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幻灯片课件
X能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幻灯片课件
简单记忆:“清晨、静卧、安静、18-25度”
1、基础代谢:
1)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的状态 下,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能量消耗。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的基础代谢率比较恒定。我国人群不同性别、年龄的 正常基础代谢率见下表:
表3-2 我国人群正常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m2.h)
产能营养素合理供能比例
蛋白质 10-15% 脂肪 20-30%
碳水化合物 55-65%
2、人体能量的来源和能量系数
物理热价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外充分燃烧产生的能量值称为物理热 价。
生物热价 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分解产生的能量称为生理热价(或 称为能量系数)。
乙醇和有机酸也产生能量,乙醇是纯能量的物质,但大 量饮酒对健康有害。
蛋白质
肠道吸收率为92%,在体内不 23.65(5.65) 16.75(4.0) 能彻底分解
3.1.2 人体的能量消耗
能量消耗是指个体在拥有与维持长期 良好健康状况相适应的体重、体成分和体 力活动强度时,达到与能量消耗相平衡的 能量摄入水平。该能量能够维持经济和社 会活动必需的和合理的体力活动。人体通 过摄入食物而获得能量,同时通过代谢产 热而消耗能量。人体能量消耗包括以下5个 方面:
人体能量消耗的构成图解
其它
10% 20%-30% 60%—75%
1、基础代谢:
1)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BM)是指人体为了维持生命,各器官进行最 基本的生理机能所消耗的最低能量,如维持正常体温、血 液流动、呼吸运动、骨骼肌的张力及腺体的活动等。
基础代谢的测量一般在清晨进行,距离前一天晚餐12~ 14小时,并且测量前最后一次进餐不要过饱,测量前静卧 半小时以上,精神放松,测量时采取平卧姿势,清醒,全 身肌肉放松,环境安静,室温保持18~250C.
154.0 [36.8]
146.8 [35.1]
*方括号内数值为“kcal·体表面积/m2/h”
146.4 [35.0]
142.2 [34.0]
138.5 [33.1]
3)、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
1、体格构成
与人体的体表面积呈正比关系 同等体重,瘦高者>矮胖者,
2、生理、病理状态
1. 婴儿时期,基础代谢率最高,以 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
极重体力活动:运动员高强度的职业训练或世界级比赛等。
3、食物的热效应
食物热效应也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指人体在摄食 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 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 能量。
影响食物热效应的因素包括: 1、营养素成分 2、进食量 3、进食频率
食物中产能营养素的生理热价和物理热价的比较
营养素
物理热价
生理热价
kJ/g(kcal/g) kJ/g(kcal/g)
代谢特点
肠道吸收率为98%,在体内可 碳水化合物 17.15(4.1) 16.8(4.0) 以彻底分解
脂肪
肠道吸收率为95%,在体内可 39.5(9.45) 37.5(9.0) 以彻底分解
X能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
能量(energy)
营养学中,能量是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三 大产能营养素在人体代谢中产生的。这三种营养素在人体内 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大量的热量供机体利用。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H2O
代谢
CO2
能量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年 龄
11~15
16~17
18~19
20~30
31~40
41~50 51以上
195.4 193.3 男
[46.7] [46.2]
166.1 [39.7]
158.6 [37.9]
157.7 [37.7]
154.0 [36.8]
149.0 [35.6]
172.4 181.6 女
[41.2] [43.4]
极轻的体力活动:以坐姿或站立为主的活动,如开会、开 车、打字、缝纫、烹调、打牌、听音乐、油漆、绘画及实验室 工作等。
轻体力活动:指在水平面上走动,扫卫生、看护小孩、打 高尔夫球、饭店服务等。
中等体力活动:这类活动包括行走、除草、负重行走、打 网球、跳舞、滑雪、骑自行车等。
重体力活动:负重爬山、伐木、手工挖掘、打篮球、登山、 踢足球等。
合成自身成分,存储能量 同化 作用
分解自身成分,释放能量
异化 作用
物质 代谢
能量 代谢
新陈 代谢
3.1.1 能量单位以及人体能量的来源
1、能量单位:千卡( Kcal)、千焦(KJ)、焦耳(J )
1Kcal=4.184KJ
1KJ =0.239Kcal
2、人体能量的来源和能量系数
地球上生物体所需的能量均来自太阳辐射。植物通需能量。人类则通过摄取动、植物获取自身所需的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体内的主要供能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能量约 60%是由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脑组织所需能量的唯一来源也 是碳水化合物,这使碳水化合物在能量供给上更具特殊重要 性。 脂肪也是人体重要的供能营养素。脂肪水解成脂肪酸进入 血液而运送到肝脏和肌肉等组织被氧化利用。脂肪酸经生物 氧化成二氧化碳及水并释放出能量。脂肪是机体储存能量的 重要形式,在进行长时间体力活动后,生物体将动用脂肪, 并经血液运送到组织,进一步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组织。 蛋白质在体内的功能主要是构成体蛋白,供给能量不是它 的主要生理功能。
2、体力活动
是影响机体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它与劳动 强度、持续作业时间以及熟练程度、作业姿势 等有关。通常各种体力活动所消耗的能量约占 人体总能量消耗的15%~30%。 •肌肉越发达,消耗能量越多 •体重越重者,能量消耗越多 •劳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能量消耗越多 •工作越熟练,能量消耗越少
体力活动
2. 30岁以后,每10年降低2%,60 岁以后下降的更多。
3. 男性比女性高5%-10%。 4. 发热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增强。
3)、影响基础代谢率的因素
3、环境温度与气候
在舒适环境(18~25℃)中,代谢最低; 在低温和高温环境中,代谢率会升高。
4、其它因素:
1)、 精神紧张等交感神经活动升高; 2)、疾病,如创伤、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者升高; 3)、尼古丁和咖啡因可以刺激基础代谢水平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