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实验课件)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实验课件)

分娩期妇职员,大学本科,G2P0 39周 孕,自诉1:00点出现下腹部阵痛,4:00 点自觉宫缩转勤,于7:00点在丈夫及母 亲陪伴下步入我科。 • 思考题: (1)该孕妇入院后你如何为其提供护理? (2)该孕妇待产过程中可能发生哪些健康 问题? (3)讨论促进产妇舒适的措施有哪些? (4)新生儿出生后如何为其实施护理?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Nursing Care of Intrapartum Women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妇产科护理学教研室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实验简介】
分娩(delivery)指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
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母体全部娩出的 过程,包括经阴道或经腹部而使新生儿产出。 对分娩的妇女、胎儿及家族,分娩及其过程 是一个最要紧的关头。 本实验课模拟一位临产妇女入院的情景,按 Gordon护理评估方法,确定存在的健康问题,为 其制定护理计划,动态评价其护理效果。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实验简介】
【理论知识简介】
分娩的全过程根据各产程特点分为:第一、第 二、第三产程,总产程约需十几个小时,其过程 顺利与否主要受四个因素的相互影响。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重点是促进产妇舒适、密
切观察胎心及产程进展,以确保母儿的安全。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理论知识简介】
• 先兆临产: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红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提示】
• 实验课分三个阶段进行:
(1)第一阶段 情景模拟。由老师扮演标准孕妇临 产入院,由同学们按Gordon11项功能性健康型态 评估,操作部分在孕妇模型上进行。(链接腹部 评估) (2)第二阶段 标准孕妇在“待产室”进入活跃期 ,讨论为其实施护理。(链接待产情境) (3)第三阶段 观看电教录像(正常分娩),组织 学生进行问题讨论。
儿缺氧现象,须寻找原因予纠正。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实验教学目标】
• 认知目标:
1.识记定义:先兆临产、临产、分娩、产程。
2.熟悉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3.了解分娩机制。
4.熟悉新生儿Apgar评分方法及即刻护理。
5.熟悉胎盘剥离征象及护理。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实验教学目标】
• 技能目标:
1.能对分娩期不同阶段的产妇进行有效评估 ,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评价其效果。 2.积极参与实践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探讨 问题。 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体现人性关怀与交流沟 通能力。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理论知识简介】
• 母儿对分娩的反应: 胎儿: 子宫收缩的压力对胎儿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大 多数胎儿均能平安度过,护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 警觉性,并在整个待产分娩过程中监测胎儿的胎 心。 临床监测胎心方法:人工、仪器两种。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理论知识简介】
• 胎儿:
• 引起胎心异常的原因有:①宫缩过频或过强、产 程延长、脐带受压、胎盘早剥等,使用胎儿电子 监护仪记录胎心率可判断原因。。②产道压迫, 如骨盆狭窄、软产道阻力过大引起胎儿头部受压 迷走神经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而发生胎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学生注意】
1.实验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情景模拟及讨论问题。
2.分组安排: 每大组为40~44人,分为4个小组(每小组10~11人,每一个小组 负责课前讨论一道思考题),实验课时,每小组选1名学生作中心 发言(可以制作成PPT,实验课前需与老师沟通准备多媒体),其她 (他)学生和实验带教老师共同参与,由带教教师或学生主持者( 实验课前1周需与老师沟通参与教师集体备课)组织本次实验课的 实施,最后带教老师给予点评(重点、难点及进展),对每小组主 发言学生的课堂评价作为该组学生平时成绩。 3.课前上网查阅资料,完成该课的课前预习、问题与讨论。 4.实验课时体现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组长负责对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进行安排。 6.课后完成实验报告: 反思形式书写:收获、存在不足、改进措施、建议
• 宫缩痛 : 是每位经阴道分娩的妇女最担
心的问题。
临产后宫缩特征: ①疼痛。 ②不自主性 。 ③间歇性。 ④规律性。⑤有效性。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理论知识简介】
• 母儿对分娩的反应:
母体: 心脏、循环及呼吸系统——负荷均增加,妊娠合 并心脏病妇女易发生心衰。 消化系统——易发生恶心、呕吐。 体液及电解质的丢失——口渴、体温升高。 泌尿系统——易发生排尿困难。 神经内分泌系统——害怕-紧张-疼痛综合症, 可使产程延长、胎儿窘迫。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