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日僧空海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

论日僧空海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

文史哲1999年第2期论日僧空海对中日文化交流的贡献高文汉李秀英1内容提要2日僧空海曾随第17次遣唐使团留学长安,广泛涉猎密宗佛学、中国文学、文字学和书法等学科。

回国后,他创立日本佛教真言宗即/东密0,历久昌盛不衰。

空海长于草书,并为创造日本文字平假名作出过贡献。

他还尊奉孔子/有教无类0学说,创办了日本首家公学。

他所著5篆隶字书6,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汉字辞书。

其诗论5文镜秘府论6,推动了日本汉诗的创作;诗词文赋集5遍照金刚性灵集6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巨大作用。

1关键词2空海密宗真言宗篆隶诗论1作者简介2高文汉,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李秀英,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

邮编:250100。

公元7世纪初,中国李唐王朝建立后,由于采取了一系列进步措施,使社会日趋稳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空前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一个先进、文明的国家。

此时,日本也由飞鸟时代经过大化革新,进入奈良时代,开始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为促进社会的更快发展,日本迫切需要从中国汲取先进的政治制度、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天皇遂派遣大批使节、留学生、学问僧入唐。

自舒明天皇二年(630)首次遣使以来,200余年间,共派遣使团达19次之多。

对于日本使团,李唐王朝均待以殊礼,/司仪加等,位在王侯之先,掌次改观,不居蛮夷之邸0¹。

与此同时,李唐王朝也多次遣使东渡,同样受到隆重接待。

据5续日本书纪6记载:/唐客入京,将军等率骑兵二百、虾夷廿人,迎接于京城门外三桥。

0双方的睦邻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造就了无数为中日文化交流事业作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使者,日僧空海就是其中的一位。

空海(774~835),俗姓佐伯(一作佐伯真),法号遍照金刚,谥号弘法大师。

延历二十三年(804),当唐德宗贞元二十年,他随第17次遣唐使团入京,从大师惠果学习密宗,深得/唐密0真谛,回国后创立了日本真言宗,在高野山建寺开基,弘法授徒,至今信徒遍及东瀛。

在唐期间,空海还从韩方明研习书法,字体仿颜真卿体,汲取其行书遒劲郁勃之精华,复经研磨锤炼,后自成一体,颇得草书之妙,赫然与嵯峨天皇、橘逸势齐名,史称日本/三书圣0。

公元820年,空海著5文镜秘府论66卷,被后人视为日本汉诗创作的指南,对普及东土汉诗的韵律知识、提高其创作水平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公元828年,空海为实践孔子的/有教无类0学说,创办了日本首家国民公学)))综艺种智院。

它有异于为贵族同宗子弟开办的私塾,也不同于官学,而是一所综合性的不分阶层的国民教育机构。

空海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作出的贡献旷绝古今,诚如庆保胤在5然上人入唐时为母修善愿文6所说的那样:/凡入唐求法之人,自宗者弘法大师,天台者传教大师(最澄),皆权化之人,希代之器也。

0º一公元774年,空海出生在岐国多度郡屏风浦(今日本香川县普通寺市)。

幼习儒书, 15岁入京师奈良,随舅父阿刀大足学5论语6、5孝经6及史传等。

据传,阿刀氏族是首次携5论语6等汉籍赴日教皇太子读书的汉人王仁之后裔,族内代出硕学,不乏鸿儒。

阿刀大足则官至侍讲,专为伊予亲王讲读儒典。

空海聪颖嗜学的天赋,与其家世、庭训不无关系。

3年后,即18岁时,入大学明经科,随直讲味酒净成读5毛诗6、5尚书6,随大学博士冈田牛养读5左传6等,志在齐家治国。

但因当时疫病流行,路有饿殍,社会很不安宁,加之空海入大学时,已经超出正常年龄(16~18岁),入仕更加困难。

百姓的疾苦以及对个人前途的迷惘,促使他开始揣摩老庄,涉猎佛学,并且出外游历了近畿、四国等地的名山古刹。

延历十六年(797),空海著5三教指归63卷,驳亲友对其背逆/忠孝0之责:/余思:-物情不一,飞沉异性。

是故圣者驱人,教网三种,所谓释李孔也。

虽浅深有隔,并皆圣说。

若入一罗,何乖忠孝?.0»遂决意出家,时年24岁。

现在,日本高野山金刚峰寺御影堂另藏空海撰著的5聋瞽指归6一部,成书时间与5三教指归6相同。

二者相较,内容仅序文与卷末的5十韵诗6略有差异。

至于两者的关系,历来多有歧说,日本临济宗高僧梦窗(1276~1351)曾在5聋瞽指归6中留有眉批,认为/此书是弘法大师所作也,初名5聋瞽指归6,后改名5三教指归6。

此本乃大师真笔也。

0据此推断,5聋瞽指归6当为初稿,5三教指归6则为定本。

该书主旨,除述矢志向佛外,劝化放浪不羁的外甥也是其目的之一。

空海在序中写道:/复有一表甥,性则戾,鹰犬酒色,昼夜为乐,博戏游侠,以为常事。

顾其习性,陶然所致也。

彼此两事,每日起予。

所以请龟毛以为儒客,要兔角而作主人,邀虚亡士张入道旨,屈假名乞儿示出世趣。

俱陈戟,并箴蛭公,勒成三卷,名曰5三教指归6。

0¼/三教0乃指儒教、道教与佛教。

书中以辩驳的形式,请/择乡为家,简土为屋,握道为床,德为褥,席仁而坐,枕义而卧,被礼以寝,衣信以行0½的鸿儒/龟毛先生0讲先贤之论,儒学之本;请/淡泊无欲,寂寞无声,与天地以长存,将日月而久乐0的/虚亡隐士0讲道家的/不死之神术0,/长生之奇密0¾;最后作者托/假名乞儿0之名抑儒抑道,以/无常赋0、/三教诗0、/生死海赋0力陈佛教教义,盛赞佛德,更作/十韵诗0醒世人于/六尘0,为/虎性暴恶0、/游侠无赖0的外甥,即书中的/蛭牙公子0/指0点迷津,达其佛/归0。

5三教指归6为四六骈体汉文,是空海青年时代学习汉文典籍的实践之作,也是一名日本人向自己的同胞介绍、阐释儒释道教思想精髓的典范之作。

从中不难看出,空海的佛学、汉学知识异常丰富,参阅的书籍特别多,明显因袭借用的也不下几十种,其中既有九经三史、5论语6、5老子6、5庄子6、5列子6、5文选6等典籍,也有5养生论6、5抱朴子6、5神异经6、5游仙窟6、5博弈论6、5好色赋6等奇书怪赋、杂说小论。

就整体而言,5三教指归6层次清晰,结构很像司马相如的5上林赋6,行文畅达飘逸,笔致极类张文成的5游仙窟6。

同时,书中插入了大量的中国典故,借以抒怀明志,/荡涤雾意0,/针灸瞳0¿,且以道教评儒学,以佛教论老庄,通篇极具思辨力,因此一直被哲学家们视为日本思想史上的开山之作。

天平胜保三年(751),日本出现了现存的首部汉诗集5怀风藻6,其中载有64人的120首诗作。

然而,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况且大多是五言诗。

仅在四十几年后出现的5三教指归6,则是个人创作的成果。

其中或诗或赋,诗赋润文,文载诗赋,使文章缓急相间,亢沉有致;并且洋洋数万言,浑然一体,丝毫看不出任何破绽。

其老到的用心,透彻的说理,都令人难以相信该书出自一个远在东方孤岛上的弱冠之手。

所以,不论从哲学角度分析,还是从文学方面考察,5三教指归6都是一部值得赞叹的不朽著作。

也就是说,空海在传播中国文化文面所做的工作,一开始就格外引人注目,他对中日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从青年时代起就是高起点的。

二延历二十三年(804),日本派出第17次遣唐使。

这次使团由大使藤原葛野、副使石川道益、判官菅原清公(以上三人均为汉诗集/敕撰三集0的诗人、显吏)、高阶远成、学问僧空海、最澄及留学生橘逸势等组成,一行共乘海船四艘。

空海与大使、副使及橘逸势等乘第一艘,于是年8月15日在福州长溪县赤岸镇靠岸。

由于当时福州境内尚未接待过日本使船,空海故作5为大使与福州观察使书6,说明缘由,请求入京。

其书略曰:/伏惟大唐圣朝霜露攸均,皇王宜宅,明王继武,圣帝重兴,掩顿九野,牢笼八。

是以我日本国常见风雨和顺,定知中国有圣。

刳巨木于苍岭,摘皇花于丹墀;执蓬莱琛,献昆岳玉,起昔迄今,相续不绝。

故今我国主顾先主之贻谋,慕今帝之德化,谨差太政官右大辨正三品兼行越前国太守藤原朝臣贺能(藤原葛野的中国名)等,充使奉献别贡等物。

贺能等忘身衔命,冒死入海。

既辞本涯,比及中途,暴雨穿帆,戕风折舵,,伏愿垂柔远之惠,顾好邻之义,从其习俗,不怪常风。

然则涓涓百蛮,与流水而朝宗舜海,喁喁万服,将葵藿以引领尧日。

顺风之人,甘心辐凑;逐腥之蚁,悦意骈罗。

今不任常习之小愿,奉启不宣。

谨启。

0À当时福州观察使是闫济美,得书大为称赏,予以接纳,并留使团一行小住,以便安排大使入京。

10月间,空海又有5与福州观察使入京启6,要求随使入京。

其启曰:/空海才能不闻,言行无取,但知雪中枕肱,云峰吃菜。

逢时乏人,留学末,限以廿年,寻以一乘,任重人弱,夙夜惜阴。

今承不许随使入京,理须左右,更无所求。

然居诸不驻,岁不我与,何得厚荷国家之凭,空掷如矢之序。

是故叹斯留滞,贪早达京。

伏惟中承阁下德简天心,仁普远近。

老弱连袂,颂德溢路,男女携手,咏功盈耳。

外示俗风,内淳真道。

伏愿顾彼弘道,令得入京。

然则早寻名德,速遂所志。

今不任陋愿之至,敢尘视听,伏深战越。

谨奉启以闻。

0Á福州观察使闫济美准启,空海遂于11月3日成行,12月22日到达长安。

次年2月,大使藤原葛野等回国,空海得唐帝准许,配住长安西明寺。

西明寺是显庆元年(656)秋仿天竺祗园精舍造就的唐代名刹,/其寺面三百五十步,周围数里,左右通衢,腹背廛落,青槐列其外,渌水亘其间,耿耿,都邑仁祠,此为最也。

而廊殿楼台,飞惊接汉,金铺藻栋,眩目晖霞,凡有十院,屋四千余间,庄严之盛,虽梁之同泰,魏之永宁,所不能及也。

0 l u 不仅建筑宏伟,当时西明寺所拥有的碑文、壁画、题榜、书法等,也都是上乘的艺术珍品。

更重要的是,西明寺藏有如来一藏,即日僧谭在5新雕慧琳藏经音义纪事6中所说的/西明寺藏0。

所以,西明寺是唐代最先收藏佛教经典的宝库之一,成为当时钻研佛学最理想的地方,故先后入寺的高僧除玄奘、道宣、道世、彗琳外,在空海入寺稍前,日本名僧永忠也曾留学西明寺。

如果我们说长安是当时东方的文化中心,那么西明寺就是当之无愧的长安的佛教文化中心了。

不难想象,空海当年住西明寺,于景仰佛图之际,颇收潜移默化之功。

他后来的功业,除自身努力外,与李唐朝廷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也是分不开的。

空海入住西明寺之后,研经习字,博览内经外典,遍访诸寺名僧。

公元805年5月下旬,与西明寺僧志明、谈胜等人往谒惠果阿梨(745~805)于青龙寺东塔院,请求传法。

惠果大师得空海入门,喜道:/吾待汝久,来何迟矣。

生期向阕,精勤早受。

0 l v空海遂于年内得授三昧耶戒、胎藏灌顶、金刚界五部灌顶、传法阿梨灌顶,两次投华著于大日如来身上,故得授遍照金刚法号。

高演在5弘法大师正传6中写道:/大师于是得两部密教,为本邦密宗之开祖,所谓秘密真言,此时而立也。

0密宗又称/密教0,是佛教中的重要宗派。

约在公元7世纪至13世纪,形成印度佛教发展的最高阶段,唐开元年间(713~741)传入我国,后经深得密教金刚、胎藏两大法真谛的惠果融会贯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与印度密教有别的/唐密0体系。

/唐密0是中国密教发展的最高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