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一、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蓬蒿 (g āo) 迤逦 (y ǐ) 簪笏 (z ān) 玷辱 (di àn)B. 尴尬 (g ān) 洗漱 (sh ù) 毡笠 (zh ān) 讥诮 (xi ào)C.庇护 (b ì) 央浼 (mi ǎn) 降服 (xi áng) 怂恿 (s ǒng)D.凫水 (f ú) 酒馔 (zhu àn) 斜睨 (n ì) 笑靥 (y 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老当益壮一愁莫展斐然成章沧海一粟B.相形见绌沐浴清化携幼入室意气用事A.李科长在办公室里来回踱着,瞻前顾后,再也想不出一点可以向上级汇报的“成果”。
B.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D.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最后一位火炬手抵达位于伊斯坦布尔市中心的塔克希姆广场,并点燃圣火盆,这标志着伊斯坦布尔的火炬传递圆满结束。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二、本大题 22 题,每小题 2 分,共 66 分A. 小知不及大知B.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D.携幼入室,有酒盈樽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辩乎荣辱之境B、适百里者,宿舂粮 ;7.指出各句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B、悟已往之不谏谏:进谏C、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奴役D、三径就荒就:接近8.选出“故”与“豫章故郡,洪都新府”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A.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9.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聊乘化以归尽死B. 披绣闼,俯雕甍打开C.而控于地而已矣控制D.臣侍汤药,未尝废离废止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适:适应。
B、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矜:同情、怜悯C、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审:审察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夙:早时。
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见:看见。
B.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夺:改变。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谦词,犹“鄙”。
D.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逋:逃脱。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13.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是 ()A. 园日涉以成趣B. 或棹孤舟C.臣具以表闻D.宾主尽东南之美1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雄州雾列A. 襟三江而带五湖B. 窜梁鸿于海曲C.目吴会于云间D. 俊采星驰15.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 九岁不行B. 则告诉不许C.而刘夙婴疾病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16.下列句子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思一样的一项是 ()A. 蟪蛄不知春秋B.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C.翱翔蓬蒿之间D.圣人无名17.选出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 ()A. 不坠青云之志B. 臣欲奉诏奔驰C.幼稚盈室D.三餐而后反,腹犹果然18.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思、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A. 足以极视听之娱B.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C.感吾生之行休D.悦亲戚之情话19.下面两组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穷且益坚③控蛮荆而引瓯越②若属皆且为所虏④天柱高而北辰远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20.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C、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D、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2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之二虫又何知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①南冥者,天池也②风之积也不厚C.①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②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D.①覆杯水于坳堂之上②鹏之徙于南冥也22.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自以心为形役。
A. 农人告余以春及。
B. 遂见用于小邑。
C.乐夫天命复奚疑 ?D.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3.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中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齐谐》者,志怪者也。
B.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非臣陨首所能上报D.而刘夙婴疾病24.对下列句式特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句B. 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句C.奚以知其然也 ?定语后置句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状语后置句25.选出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类型的一项 ()A. 奉宣室以何年B. 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C.奏流水以何惭D.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26.下面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A.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祖母早被疾病缠绕,经常卧床不起。
B.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放眼远望,辽阔的山岭、平原充满人们的视野 ; 纡回的河流、湖泊看了使人吃惊。
C.宁移白首之心——宁愿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
D.审容膝之易安——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舒适。
三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2 分)1、_________________,知来者之可追 ;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_________________,帝乡不可期。
3、闾阎扑地, _________________;舸舰迷津,_________________。
4、关山难越,_________________? ,尽是他乡之客。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6、但以刘日薄西山, _________________,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至人无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
一、1、D解析: A. 蒿 hāoB.诮qi àoC.浼měi2、B 解析: A 项中“愁”—“筹” ;C 项中“骄”—“矫” ; “暇”为“遐”D项中“尝”—“偿”。
3、D解析: A 项瞻前顾后比喻做事谨慎、周密或犹豫不决的样子B项“出神入化”,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应为“浮想联翩”。
C“举手投足”一抬手一踏步,泛指一举一动。
不合语境。
4、A 解析: B 项为语序不当,应改为有光即可充电,能耗较低,具有指纹识别功能 ;C 项应去掉“使” ;D 项为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二、5、D(A“知”通“智” B“闵”通“悯” C“销”通“消”)6、B(A“辩”通“辨” C“有”通“又” D“蓐”通“褥”)7、B(谏,挽回 )8、D(例句与 D项的“故”都解释为“旧的” ;A ,缘故 B,故意 C,因此 )9、C(控,投,落下 )10、D(A适:到 B 矜:自夸 C审:明白、知道 )11、A(见背,弃我而死去 )12、D(A、“悦”、“ ”意用法,以⋯⋯悦 ( ); 琴,名作,琴看 B、屈,是用法,使⋯ .. 屈 C、外,内:在外、在内,名作状 )13、D(A日,每日,名作状 ;B 棹,用划,名作 ;C、,使⋯⋯,使用法 )14、D(,像一,名作状 ;A 襟,以⋯⋯襟,意 ;B ,使⋯⋯逃,使用法 ;C、目,看,名作 )15、C(A 不行,不能走路 B 告,申、苦衷 D 上,答皇上 )16、C(A春秋,指一年B众人,一般人D无名,不立名 )17、A(B 奔,奔走效力C幼稚,小孩 D果然,很的子 )18、C(ABD三的“之”解“的” ;C 的“之”是“主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19、D(①且,反而②且,将要 ; ③④的而表并列 )20、A(A“以”,用 ; 其他三均解“因”)21、C(C,其,表示,是⋯⋯是⋯⋯ A①此,代②到,B①表判断②表停D①介,在②介,到)22、B(例句和 B 被句 ;A 、D,状后置 ;C,前置 )23、D(D被句 ; 其他三句判断句 )24、C(C前置 )25、C(C前置,其他三状后置)26、D(宁移白首之心:哪能在白之改心志呢?)三1、悟以往之不2、富贵非吾愿3、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4、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5、内无应门五尺之徒茕茕孑立6、气息奄奄7、神人无功圣人无名8、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看过 " 高中语文必修五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的还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