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人所得税法培训讲义

个人所得税法培训讲义

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缴纳个人 所得税。
共34页
8
.
▪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个人取得的各种应
税所得。包括:
▪ 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
得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 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特许权 使用费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财 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 其他所得。
共34页
30
第六节 税收优惠
▪ 一、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纳个人所得税 ▪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
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 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 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 ▪ 保险赔款。 ▪ 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 ▪ 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等。
共34页
9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 一、工资、薪金所得
▪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5%~45%的九级超额
累进税率 。
共34页
10

▪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
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
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 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元)
▪ 王某当年取得的承包经营所得应纳税所得额=64.32+
(2000+500)×12-800×12=22.551(万元)
▪ 3、超过4000元的劳务报酬,可扣除20%作为应纳所得税
额=20-20×20%=16(万元)
▪ 该次劳务报酬超过5万元,应使用劳务报酬加成征税的规
定。应纳所得税税额=16×40%=5.7(万元)
共34页
11

▪ 三、稿酬所得 ▪ 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
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其实际税率为14%。
▪ 四、劳务报酬所得 ▪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 行加成征收 。
共34页
12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 产转让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 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共34页
6
.
▪ 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
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 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其所取得的
应纳税的所得,不论是来源于中国境内还 是中国境外,都要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
共34页
7
.
▪ 非居民纳税人包括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
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 非居民纳税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1-20%)×20%
共34页
24

▪ 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八、财产租赁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 九、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收入总额-财产原值- 合理税费)×20%
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 损失后的余顿,为应纳税所得额。
共34页
14

▪ 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 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
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减除必要费用后的 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共34页
▪ 外籍个人按合理标准取得的境内、外出差补
贴。
▪ 个人举报、协查各种违法、犯罪行为而获得
的奖金。
▪ 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
所得等 。
共34页
33
第七节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一、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法
▪ 我国个人所得税采用源泉扣缴和自行申报
两种征收方法。
▪ 源泉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负有扣缴税
共34页
35

▪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期限
▪ 除特殊情况外,纳税人应在取得应纳税所
得的次月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所得并 缴纳税款。
共34页
36

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地点
▪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地点一般实行就地缴纳
的原则。
▪ 具体规定如下: ▪ 自行申报纳税人,应当在其取得所得的所
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共34页
28
▪ 3、A以此获得劳务报酬20万元,计算应纳
个人所得税。
共34页
29
▪ 1、(3000+1000-2000)×15%-125=175(元) ▪ 2、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850-5-225=120(万元) ▪ 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税=120×33%=39.6(万元) ▪ 王某分得的经营利润=(120-39.6)×80%=64.32(万
共34页
17
三、每次收入的确定
▪ 纳税义务人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
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 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 所得等七项所得,都是按次计算征税。
共34页
18
第五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 一、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
▪ 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每次收入额×(l-20%)×20%
▪ 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共34页
22

▪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1-30%) =(每次收入额-2000)×20%×(1-30%)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1年2月 21日下 午6时56分21.2.2121.2.21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1年2月 21日星 期日下 午6时56分8秒 18:56:0821.2.21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021年2月下午 6时56分21.2.2118:56Februar y 21, 2021
▪ 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l-30%) =每次收入额×(l-20%)×20%×(l-30%)
共34页
23

▪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 每次收入不足4 000元: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每次收入额-2000)×20%
▪ 每次收入在4 000元以上的:
▪ 十三、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抵免 ▪ 纳税义务人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准予
其在应纳税额中扣除已在境外缴纳的个人 所得税税额。
▪ 但扣除额不得超过该纳税义务人境外所得
依照我国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
共34页
27
例题:
▪ 1、某中国公民同时在A、B单位工作,A单位每月
工薪1100元,B单位每月工薪800元。计算该公民 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
▪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
转让所得,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 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出 租居民用住房适用10%的税率。
共34页
13
第四节 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
▪ 一、费用减除标准 ▪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
减除标准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以每一纳
▪ 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在户籍所在地税务机
关或指定的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共34页
37
▪ 作业: ▪ P 148-152 各题
共34页
38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1.2.2121.2.21Sunday, February 21, 2021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18:56:0818:56:0818:562/21/2021 6:56:08 PM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1年2月21日星期 日6时56分8秒 18:56:0821 February 2021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6时56分 8秒下 午6时56分18:56:0821.2.21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1.2.2121.2.2118:5618:56:0818:56:08Feb- 21
款义务的单位或者个人,在向个人支付应 纳税所得时,应计算应纳税额,从其所得 中扣出并缴入国库,同时向税务机关报送 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共34页
34

▪ 自行申报纳税,是由纳税人自行在税法规
定的纳税期限内,向税务机关申报取得的 应税所得项目和数额,如实填写个人所得 税纳税申报表,并按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 税额,据此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一种方法。

▪ 或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费用减除标准或附
加减除费用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税免征额上调至 2000元/月。
共34页
19

▪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税额
的计算
▪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
除数
或=(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 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税法
共34页
1
第八章 个人所得税法
▪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个人所得税
的纳税人、课税范围、税率、应纳税所得 额的确定、应纳税额的计算和税收优惠; 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了解个人所 得税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