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I
E—cadherin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上皮型钙粘附蛋白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作为钙粘附蛋白家族中重要
成员之一的E—Cadherin具有特殊生物学活性,它不仅
是…。种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抑制剂,也是主要的正常细胞
生长接触抑制剂。E—cadherin在人类恶性肿瘤中常低表
达,与肿瘤组织的分化低、浸润和转移相关,可作为肿
瘤进展及预后的一种标志物。本文将E—cadherin与乳腺
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E—cadherin的定位、结构、功能和
机制
E-cadherin是一种重要的肿瘤转移抑制基因,此基
因突变或失活可引发E—cadherin表达减弱或消失,这与
肿瘤形成及浸润密切相关。E—Cadherin编码的蛋白属于
钙粘蛋白家族中典型的钙牯蛋白亚族的一员,是介导细
胞与细胞间互相粘附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是钙粘附
素的一种。钙粘附素分为E—Cadherin、N—Cadherin、
P—Cadherin三个亚类,其中E—Cadherin在维持组织完
整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cDNA全长4.8kb,人类的
E—Cadherin编码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6q22.1,包括细胞
外区,跨膜区和浆膜区3部分。共包含16个外显子,而
8、9、1o#b显子位于E—Cadherin的编码区,如果这些区
域的基因改变,E-cadherin分子的钙结合位点也相应发
生改变,使得E—cadheri13分子失去惰性。如果这些外
显子完全丢失,则会减弱肿瘤细胞的分散和转移。
二、E—cadherin与乳腺癌
癌细胞与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ECM的粘附和解
离在肿瘤的转移扩散中有决定性的作用。肿瘤细胞从原
发部位脱落是肿瘤转移的第一步,是细胞粘附功能降
低造成的。实体肿瘤转移的第一步就是下调上皮细胞
的粘附分子,以此增加肿瘤细胞的运动性和侵袭力。
E-cadherin作为一种跨膜蛋白,可使上皮细胞间的粘附
增强,而其表达的异常会导致乳腺癌的发生。近年来,
研究认为E-cadherin粘附功能的丧失是肿瘤细胞获得高
侵袭性的关键。 文/朱慧芳任秀如
许奇美等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手术标本86
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4例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中的
E—Cadherin基因蛋白进行检测,发现在乳腺浸润性
导管癌中,E—cadhenn与肿瘤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
移存在差异(P<0.05),且表达E—eadherin者淋巴结
转移率低,不表达E—Cadherin者淋巴结转移率高。这
说明E—Cadheri rl不表达者,肿瘤侵袭力高提示预后不
好。E—Cadherin的检测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乳腺浸
润性导管癌的侵袭力,为临床提示预后;而联合检测
E—cadhefin与34BE12有利于鉴别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
浸润性小叶癌。包俊杰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 5例正
常乳腺组织、20例乳腺癌癌旁组织(癌边缘2~5cm)、58
例乳腺癌组织及18例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cadherin
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发生及浸润转移的关系。结果
显示,正常乳腺组织、乳腺癌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和
腋窝转移淋巴结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
为100%、90.0%、51.7 和33.3%,表达差异均有统
计学意义(尸<0.05);还发现E—Cadherin在癌细胞中不
仅表达减少,且以细胞质表达为主,而细胞膜表达不明
显。这可能是因为E—Cadherin虽有合成,但不能良好
地表达于细胞膜,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粘附作用,使细胞
间粘附力下降。提示CD44+/CD24/1OW表型表达增加、
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及N—Cadherin蛋白反常表
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及浸润转移有密切的关系。而张丽等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 ̄步法检测5O例浸润性乳腺癌和
12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E—cadhefin蛋白的表达,结
果表明浸润性乳腺癌组E—cadherin蛋白异常表达率显著
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尸<0.05);随着TNM分期的增加,
E-Cadherin蛋白异常表达率增加,差异均有显著性(P
<0.O5),腋窝淋巴结有转移者E—cadherin蛋白异常表
达率高于无转移者(尸<0.05)。提示SFRP1表达的降低,
及其对writ信号通路抑制作用的减弱,造成writ信号通
路中E-cadherin蛋白异常表达增加。这些都与浸润性乳
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由于浸润性小叶癌的例数
比较少,差别无统计学意义,E-cadheri13的表达是否与
组织学分型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陈萍等报道,乳腺 实 I菁C.ASE
:ANALYS
.ISE--mail zhiyezazhi@l63 corn I交流IIW平台 编辑篓菁I : . 1 ,’r-, ■H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谈技校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现实状况
中职技校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培养学生的阅读 能力、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都应建立在学生对文本阅
读和理解的基础上。 在学习中职技校语文第四版下册的《雷雨》前,笔
者在班上做了个小调查,请读完《雷雨》的同学举手, 全班竟无一人。于是降低标准,请只要是读过的同学举
手,竟然只有两个学生很迟疑地举起了手。问这两个学
生能不能说出大概的内容、相关的人物,有一个不好意
思地摇摇头;另一个说好像有一个叫周萍,一个叫四凤
的。接着,前排有两个男生小声讨论,一个问周萍是男 是女啊?同桌瞪了他一眼说:“女的。”问话的男生竟
然不敢再说什么。基于这种情况,笔者索性给出一节课
的时间让他们读课本。不是老说没时间读吗,不是老说
没有书可读吗?先看课本再说。这么好的经典作品,用
一个课时的时间来读是远远不够的。谁料学生们看了不 到十分钟,已经非常不耐烦了,有人开小差,有人睡 文/段岁盟
觉,连平时看来还不错的几个学生都纷纷要求说,老
师,不看了,好没意思啊。笔者试着叫几个学生解释刚 看到的内容,他们居然都说不清楚。学生文本阅读能力
之差,真是大大出乎意料。无奈之下,笔者只能拿出濮
存昕等人主演的《雷雨》视频来,选取其中的精彩段落
边播边讲。尤其是几个重要人物,提醒学生们注意人物
的语言、动作、神态。几个课时下来,学生们反映不 错,就连平时上课不太专心的几个学生,也都要求再看
《雷雨》。无奈时间有限,当笔者提醒他们还是尽量看
原著的时候,学生们一脸苦相,说原著没意思,要一边
看屏幕一边听才有意思。从这次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
经典名著的阅读少之又少,不是不喜欢看,而是对文本 阅读存在着很大障碍。
事实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
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时期的阅读主要以图画绘本为
主;小学时期已经有一定的文字基础,即可进行简单的 文字阅读;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得到进一步提
癌中不同组织学分型之间E~cadherin表达率有差异,浸
润性导管癌E—Cadherin表达高于浸润性小叶癌,但实
验浸润性小叶癌的例数比较少,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E-cadherin表达是否与组织学分型有关还有待进一步研
究。时志民等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30
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切片中E—Cadherin的表达与临
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第一,56例乳腺癌组
织中E—Cadherin的表达率分别为41.07%,与正常乳腺
组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E—Cadherin 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
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大小、原发肿瘤大小
无关(尸<0.05)。结论显示,E—cadherin的异常表达与
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
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三、问题与展望
目前,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美
国、日本和英国等国家,乳腺癌的发病率已经占到女性
肿瘤发病率的前几位。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以京津沪和 沿海地区为最多,近年来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因此,早
诊断、早治疗就成了关键性环节。
肿瘤细胞的转移和扩散是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
癌细胞的转移和扩散必须依靠细胞的粘附和基质的降
解,细胞间的粘附依赖于一系列粘附分子的介导,其中
E-cadherin与细胞间粘附的关系较为密切。作为肿瘤抑
制因子的E—cadherin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是
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与
E—Cadher i n密切相关,作为钙粘附蛋白重要成员的
E—cadh erin与乳腺癌的关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而
乳腺癌病发病率逐渐增高,是威胁妇女健康最大的疾
病之一,对其早期诊断是治疗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临床上的诊断和预后指标均非十分理想。因此,研究
E-cadherin这种肿瘤相关蛋白在乳腺癌的表达是非常有
意义的,特别是研究与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有关的多基因
表达必将为乳腺癌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新的依据,为
临床拓宽思路。
(作者单位:廊坊卫生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