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多办法,然而心理学理论的介入有效提升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
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多个角度阐述心理学在其中的应用,包括员工职业生涯、精神激励、工资激励等方面以及EAP的应用,心理学能对员工的行为趋势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对其加以控制以及引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极强的借鉴作用
所谓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是指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选拔、培养、激励以及评价等)过程中将心理学的理论以及方法渗透进去,引导员工的工作表现符合企业的要求和发展战略,故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为人力资源管理拓宽了思路
一、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及内容
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指企业为了达到发展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管理理论以及管理技术来制定管理规划,并利用规则进行管理的行为。
主要包括:招聘员工管理、对员工的培训及开发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职业生涯管理,此外还包括管理规则的制定及对员工的绩效考核
1、招聘员工管理在进行职员岗位分析以及人力资源规划的基础上,经过招聘、筛选以及决策等工作流程,实现职员的优化配置。
2、员工的培训及开发管理,在详细分析培训需求后,依据企业培训资源分配的具体情况,对不同职员进行合适的培训及开发,有效激发职员的工作潜能。
促进职员的工作技能的提高,实现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3、薪酬管理企业通过对直接或者间接薪酬制度的建立以及管理,满足或者限制员工的各种需求,有效提高职员的主管能动性,努力增加职员对物质及精神的满意水平,实现企业激励员工努力奋斗的目标
4、劳动关系管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努力改善以及协调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企业文化的认可度,为员工创造优良的工作氛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序进行。
5、职业生涯管理企业通过关心以及鼓励职员多方面发展,与员工共同制定员工个人的发展规划,以达到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的创造性以及积极性
6、绩效考核管理制定不同的绩效标准,对职员在不同阶段对企业的贡献以及取得的工作成果进行评价以及考核,并令员工反馈考核结果,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便于为了员工个人晋升、薪酬以及培训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心理学在职业生涯管理方面的应用
职业生涯管理是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在多个层面的满意水平,在满足员工物质需求的同时尊重员工自我实现要求,实现激发员工为企业服务动机的目的,达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基于上述原因,为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对企业的发展固然非常重要,然而不同的员工特点是不同的,因而要根据员工不同的个体行为差异来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西方心理学家容格通过多年的心里分析以及临床观察得出了个体行为差异的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是1信息
获取途径:感觉或者直觉2决策方法:思考或者情感3精神能量指向:内向或者外向三个方面的六个点能组合出16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企业可以不同人格类型的员工采取不同的沟通策略实现有效沟通,并将不同人格类型的员工进行组合形成满足不同需求的团队,实现团队的优势互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
(三)心理学在精神调整方面的应用
俗话说的好“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高度”,一个企业若要想塑造同行业甚至跨行业的核心影响力,引导员工积极工作,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需要不断激励、刺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对员工进行开发和培训、新管理政策的贯彻落实等都是通过员工的不断学习来完成,那么如何鼓励员工学习呢?这就需要给予员工充足的时间以及自由的空间进行精神调整
心理学家称,人在以往的活动中价值观已经固定,对事物带有明显的倾向性,人们倾向于接受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物。
因而在管理中要给予员工足够的心里调试时间及心里调试的空间,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矫正心理,加强信念的理论教育,打破现在的工作是“铁饭碗”的旧思想,培养员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心理学在工资激励方面的应用
企业的工资激励主要包括:薪资激励、福利激励、股权激励等直接激励以及荣誉激励、文化激励等间接激励,企业的工资激励管理是通过对不同岗位性质以及能力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划分制定不同的薪酬等级
人类是需求的动物,当人们有某种需求时,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心理需求,心理需求就会转化成目标。
如果员工找到了目标,就会形成通过奋斗而达到目标的潜在动机,进而产生与实现目标协调一致的行为。
马斯洛研究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当根据员工的个人绩效给予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进而会更积极地朝新确定的目标去努力,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五)员工帮助计划(EAP)的应用
随着心理学以及管理学理论的纵深发展,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在寻求新的心理管理方法,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员工帮助计划)应运而生,EAP产生于美国,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它充分发挥了心理学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
顾名思义,企业EAP是指企业为其员工设置一套完整的心理援助以及长期的精神福利支持项目。
通过心理医生或者其他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心理诊断,主动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生活以及工作情况,有效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压力大、消极、不满等心理问题,给员工提供心理咨询,咨询内容包括压力、裁员、绩效、灾难性等时间。
同时,心理医生及其他专业人员还对员工进行健康生活培训教育,督促员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通过这以系列有组织有计划的咨询以及培训能达到提高企业绩效、改善组织气氛的目的
企业如何应用心理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
正如上文所述,心理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有很好效果,各大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都开始重视心理学理论的重要性,应用心理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营者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创造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
企业为员工创造公平合理、舒适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保持平和愉快的心理,不受外界的干扰。
公平包括机会、培训、薪酬、奖励等方面的公平,企业只有提供公平的工作环境,才能在员工心中树立形象,使其认同企业文化,提升员工忠诚度。
(二)重视员工的心理管理
经济危机席卷全球,虽然我国经济已经慢慢复苏,然而企业缩减工资、裁员等阴影还留存在员工心中,很难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因而企业领导要多学习心理学理论,重视员工心理的管理,将心理学充分运用到管理中,企业才能取得进去
(三)领导要树立良好形象
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领导只有尊重、信任、关心、理解职工才能在员工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领导必须深入员工中,了解员工的诉求,了解员工的需要,才能消除和解除员工的思想障碍以及心理障碍。
一个好的领导才能有效地形成凝聚力,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动力。
(四)促进EAP在企业地发展
聘请心理医生以及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辅导,提供合适的心理咨询场所使员工能安心地表达合理诉求以及心理问题,了解员工的问题后,要积极帮助员工解决问题,为员工免除后患,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中,应以人为本,充分应用心理学来引导员工积极向上,塑造企业的核心形象,促进员工消极心态的转换,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最终实现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最高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