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阳还五汤.

补阳还五汤.


舌黯淡 苔白 脉缓
示意图—1
即去 成五 偏成 人 枯, 体 。并 元 (于 气 清一 , 边全 王, 体 勋无 为 臣气 十 )之 成 故边 , 名, 损 。
补阳还五汤
失 养 ,气 半虚 身, 不脉 遂络 。瘀 阻 , 筋 脉
补阳还五汤 即去 成五 偏成 人 枯, 体 。并 元 (于 气 清一 , 边全 王, 体 勋无 为 臣气 十 )之 成 故边 , 名, 损 。
气旺则促血行
重用补气
补气为主 化瘀为辅
轻用活血
活血而不伤正
补气 达 活血之效 通络
[运用]
1、本方是体现王氏所创 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 2、常用于中风后遗症的 治疗。 3、以半身不遂、口眼歪 斜、苔白、脉缓或细弱无力 为证治要点。 4、黄芪宜重,通常在 30—60克之间,不效渐加。 6、常用于气虚血瘀所致 的:(1)脑血管疾病(缺血 性中风、出血性中风恢复期、 出血性中风后遗症期);(2) 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 痛、高血脂症);(3)神经 精神性疾病(偏瘫、截瘫、 单瘫、面瘫)。 7、现代药理研究:本方 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 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并 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及营养血 流量;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活 性;促进神经系统损伤的修 复等。
失 养 ,气 半虚 身, 不脉 遂络 。瘀 阻 , 筋 脉
补 气 活 血 通 络
重 用 生 黄 芪
大补元气起痿废
1、气旺则血行, 血行则瘀去络通
(君)
2、气旺则固摄有权 3、使祛瘀而不伤正
归尾:活血化瘀又不伤血 川芎、赤芍 桃仁、红花
(臣)
助归尾活血祛瘀之力
(佐)
地龙:通经活络以利祛瘀 补阳还五汤方义
5、加减运用:偏寒加熟附 子;脾胃虚弱加人参、白术; 痰多加半夏、天竺黄;语言 不利加菖蒲、远志、郁金。
[思考]
1、黄芪在本方、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当归补血汤、归脾汤中 的作用有什么异同? 2、本方与桃核承气汤、血府逐 瘀汤在病因病机病位及组方特点上 如何区别?
赤芍一钱半 黄芪四两
组 五 汤
[功用] 补气 活血 通络
[主治] 中风(后遗症)
[分析]
脉络瘀阻
气不行 血不荣 筋脉肌肉失养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下肢痿废
正气亏虚
气虚血滞
气虚不摄
舌体失养 约束无力
气化失司
语言蹇涩 口角流涎
小便频数 遗尿不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