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风筝》

《风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柳林县锄沟小学卫彦青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十课《风筝》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大惊失色”“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感悟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难点:
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幻灯出示古诗《村居》。

1.齐读古诗,并说说诗中的纸鸢指的是什么?
2.板书课题:《风筝》。

过渡: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让我们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说说作者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做风筝、放风筝)
板书:最大的快乐做风筝放风筝总起全文
二、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做风筝。

1).说一说: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吗?(快乐、幸福)
2).找一找:哪些词能让你感受到这份快乐和幸福?(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句子,在和同桌交流)
3).赏一赏:再次带着憧憬和希望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写一写:我想做个()风筝,希望它()。

2.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放风筝。

1).读第3自然段,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小组交流。

2).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再读第3自然段。

板书:欢乐自由自在快乐
过渡语: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风筝线断了)我们的反应是什么?
用不同形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说说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着急和难受。

(小组交流)
板书:大惊失色自由自在着急
3.学习课文第5段至第8自然段:找风筝。

1).小组合作学习5——8自然段,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读出孩子们的难过。

板书:哭垂头丧气伤心
2).带着音乐再读课文,读出孩子们的难过。

师:看到水磨坊后,我们的对话说明了什么?(不甘心放弃)
三、拓展延伸。

1).想一想:“幸福鸟”到底找到了没有?我们一起来想想一下吧!
2).写话训练:
范文:我们拼命地跑到水磨坊,一看:水面上漂着的正是我们的“幸福鸟”已经变得体无完肤了:他的架子散了,头破了。

我们心疼极了,赶紧把“幸福鸟”修补好。

终于“幸福鸟”又飞上了天空,我们高兴得又蹦又跳。

四、总结:
1.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1).描写心情的词语;
2).文章的写作手法(总分);
3).人物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2.书上41页资料袋。

五、作业:
动手做一个风筝,到田野、操场、广场放一放,体会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六、板书设计:
10 风筝
总写最大的快乐
分写做风筝充满憧憬和希望高兴
放风筝欢乐自由自在快乐
大惊失色千呼万唤着急
找风筝哭垂头丧气伤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