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六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第六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其一,建立未来具体稳定的目标预期( 其一,建立未来具体稳定的目标预期(如通货膨胀 ),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 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 率),有利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 其二,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其二,较为完善的金融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 货币政策工具的启动到最终对企业和居民行为的影响 都是借助于各金融市场来完成的, 都是借助于各金融市场来完成的,一个完善的金融市 场是建立有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条件; 场是建立有效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重要条件; 其三,企业与银行行为市场化程度强。 其三,企业与银行行为市场化程度强。只有企业与商 业银行真正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业银行真正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才能对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反应灵敏、准确,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反应灵敏、准确,货币政策 传导效果才会成效显现。 传导效果才会成效显现。
——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时滞能准确 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时滞能准确 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短或者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 预测,货币政策效果就容易确定, 预测,货币政策效果就容易确定,货币政策工具在实施和传 导的选择中就容易把握方向和力度; 导的选择中就容易把握方向和力度; ——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长且不稳定,政策效果就难以观察和预 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长且不稳定, 如果货币政策时滞较长且不稳定 那么, 测,那么,政策工具在实施和传导过程中就可能变得无所适 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不能根据对政策生效程度的判断而随 时确定和灵活调整,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 时确定和灵活调整,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时滞太长,其间的经济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还可 货币政策时滞太长,其间的经济形势已发生很大变化, 货币政策时滞太长 能导致最初采取的政策工具和选取的传导中介变得无效,导 能导致最初采取的政策工具和选取的传导中介变得无效, 致政策的彻底失败; 致政策的彻底失败;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有效?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有效?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创造及其结构是否合理? 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创造及其结构是否合理? 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选择是否恰当? 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选择是否恰当? 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于货币政策中间指标进而作用于 实际经济变量的过程是否顺畅? 实际经济变量的过程是否顺畅?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规范?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否规范? 与外部经济环境是否适应? 与外部经济环境是否适应?
企业真实资本的市场价值 资本的重置成本
如果q 值高,意味着企业市场价值高于资本重置成本,厂商将愿意 增加投资支出,追加资本存量;相反,如果q 值低,厂商对新投资就 不会有积极性。这一过程可以表示为: Ms↑→i↓→PE↑→q↑→I↑→Y↑
----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M→E→I→Y 式中M → E,反映的是货币供给的变化直接影 响支出的变化。这是因为:货币需求有其内在 的稳定性。货币供给是一外生变量。当货币供 给增加时,如果货币需求不变,人们的货币收 入增加,必然增加支出。 式中E → I,反映的是支出增加会引起投资增 加。这是因为:人们手持的货币量增加后,进 行金融性或非金融性投资,不同资产收益率会 引起资产结构的调整,最终对Y产生影响。
时滞客观存在, 时滞客观存在,其中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可以通过 各种措施缩短,但不可能完全消失; 各种措施缩短,但不可能完全消失;效应时滞则涉 及更复杂的因素,一般说来也是难以控制的。 及更复杂的因素,一般说来也是难以控制的。时滞 的存在可能使政策决策时的意图与实际效果脱节, 的存在可能使政策决策时的意图与实际效果脱节, 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货币流通速度变动 货币流动速度变动是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 种主要限制因素。货币学派认为, 种主要限制因素。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 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性表现在, 度对货币政策效应的重要性表现在,货币流通 速度中的一个相当小的变动, 速度中的一个相当小的变动,有可能使货币政 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 的政策走向反面。 的政策走向反面。
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1)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Ms↑→i↓→I↑→E↑→Y↑ (2) 托宾的q 理论 以托宾为首的经济学家把资本市场的资产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 货币理论应看作微观经济行为主体进行资产结构管理的理论。
q=
6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
6.1 6.2 6.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运行有效性分析
6.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西方主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是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到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 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如何通过货 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 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 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间接调控性 调控主客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具有间接调控性,调控主客 间接调控性 体有较规范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行为,各项政策 体有较规范的法律意识和经营行为, 措施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间接的发挥作用。 措施遵循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间接的发挥作用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货币政策和金融政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准则对金融 政策下了定义, 政策下了定义,金融政策使之与管理和监督金融与支付 系统(包括市场和机构)的有关政策。 系统(包括市场和机构)的有关政策。这些政策旨在促 进金融稳定、提高市场效率和保护客户资产及消费者。 进金融稳定、提高市场效率和保护客户资产及消费者。
人们对货币政策的合理预期 合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很大。合理预期的含 合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很大。合理预期的含 义是: 义是:人们对未来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能够作出合乎 理性的,从而也是正确的预期。 理性的,从而也是正确的预期。 合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表现为: 合理预期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表现为:
• 货币政策透明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999年9月26日通过了《货币金融 在 日通过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年 月 日通过了 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 政策透明度良好行为准则》,准则明确了中央银行在实施货 币政策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实施金融政策中有关透明度的做法。 币政策和其他金融机构在实施金融政策中有关透明度的做法。 将透明度定义为:在通俗易懂、容易获取并及时的基础上, 将透明度定义为:在通俗易懂、容易获取并及时的基础上, 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 让公众了解有关政策目标及其法律、制度和经济框架,政策 决定过程和原理,以及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信息 决定过程和原理,以及与货币和金融政策有关的数据、 和机构的职责范围。 和机构的职责范围。
6 .2 货币政策有效性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货币政策透明度
货币政策有效性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操作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有效性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操作货币政策 工具, 的传导机制, 工具,通过良好的传导机制,较好地实现中央银 行预期最终政策目标。 行预期最终政策目标。
现在几乎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都相信: 现在几乎所有国家的中央银行都相信:货币政策对实 际经济是有影响的。 际经济是有影响的。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 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大量的实证分析,试图寻找货币政 策中间目标与各种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策中间目标与各种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承认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与实际经济变量紧密相关的 基础上,对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评价,就转移到对货 基础上,对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评价, 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评价上来; 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评价上来;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途径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可通过两条基本途径: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传导可通过两条基本途径 一是商业银行,也就是信贷渠道; 一是商业银行,也就是信贷渠道 二是金融市场,也就是利率。 二是金融市场,也就是利率。
金融市场运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经济环境条件: 金融市场运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经济环境条件:
• 影响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因素
一般认为,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主要因素有三个, 一般认为,影响货币政策效果主要因素有三个, 它们分别是: 它们分别是: 货币政策时滞 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 人们对货币政策的合理预期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制定到实施后发 是指货币政策从研究 挥实际效果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挥实际效果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主要原因: 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的主要原因:
(1)如果公众知晓政策的目标和操作工具,而且货币当局 如果公众知晓政策的目标和操作工具, 如果公众知晓政策的目标和操作工具 对实施这些目标和工具做出可信的承诺, 对实施这些目标和工具做出可信的承诺,那么货币金 融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增强; 融政策的有效性就会增强; (2)中央银行要对其行为负责,尤其是当其独立性较高时, 中央银行要对其行为负责, 中央银行要对其行为负责 尤其是当其独立性较高时, 增加透明度有利于接受公众的监督。 增加透明度有利于接受公众的监督。 人们普遍认为, 人们普遍认为,构成中央银行有效性的关键要素 是其独立性、可信性、透明度与责任心,也就是说, 是其独立性、可信性、透明度与责任心,也就是说, 独立的、透明的、 独立的、透明的、负责的与可信的中央银行能够实现 更好的、 更好的、全面的政策效果。
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推出后, 当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推出后,各经济主体立刻会根据所 获取的各种信息来预测政策的后果,并很快作出对策。 获取的各种信息来预测政策的后果,并很快作出对策。货币 政策的作用可能被这种对策所冲销。 政策的作用可能被这种对策所冲销。 扩张性货币政策推出后, 如:扩张性货币政策推出后,人们通过所掌握的各种信息 预期社会总需求要拉上,物价水平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 预期社会总需求要拉上,物价水平会上升。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预期原材料要涨价, 企业预期原材料要涨价,工人的工资会由于工会的力量强大 而提高,生产成本会由此而上升,投资利润率会由此而下降, 而提高,生产成本会由此而上升,投资利润率会由此而下降, 于是,投资需求必然减少,其结果是,物价上涨了, 于是,投资需求必然减少,其结果是,物价上涨了,产出却 没有增长甚至会减少,货币政策最终无效。 没有增长甚至会减少,货币政策最终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