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文化:正确认识形体舞蹈修炼自身气质

舞蹈文化:正确认识形体舞蹈修炼自身气质

舞蹈文化:正确认识形体舞蹈修炼自身气质
摘要:为了提升学生内在气质以及不良肢体习惯,增强其肢体表
现力,很多大专院校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均开设了形体课程,审美意识和
良好气质的形成是舞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摄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在教
学中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
实现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以便为纵深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是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革意见。

面对专业舞蹈新教改,如何来增强和完善舞蹈课程的建设,这已成为摆在所以舞蹈教育工
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和迫切的课程。

这就需要每位舞蹈工作中重新审
视舞蹈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深人研究科学的课程目标和方式方法,采取
自主、合作、探究、综合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的贯
彻教改的要求,持续提升教学水平。

一、充分理解形体训练与舞蹈教学,明确教学目的
形体舞蹈则是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丰要手段,通过人体准确
姿势的培养和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锻炼和脂肪的消耗,达到塑造形体,提
升气质,从而达到形体美的一项体育运动。

审美意识和良好气质的形成
是舞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为了提升学生内在气质以及不良肢体习惯,增强其肢体表现力,很多大专院校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均开设了形体
课程。

一方面能够协助学生培养优美的仪态、挺拔的身材和高雅的气质,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形体训
练和舞蹈教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形体舞蹈课堂我们明白怎样的形体是
美的,动作及姿态如何完成是准确。

其次,在准确的指导下,学会使用和
表现自己的肢体,提升自身舞台形象、表演表现水平。

最后,形体舞蹈
的训练能够在一定水准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不骄不躁的精神。

朝气蓬勃、健康健美应该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外在形象,而内在美又是
外在美的核心,所以在提升外在形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注重心灵美的实践。

这样内在和外在的结合体现才是全面综合的美。

二、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
(1)教学中要渗透舞蹈文化意识。

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个观点,那
就是技能、技巧不是舞蹈艺术的因素,学生如果没有做到对国情、民情、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了解把握,就难以完成形体训练的各项要求,当然也难以表现和塑造合乎要求的舞台艺术形象。

其次,形体训练课中
要充分让学生了解舞蹈形体本身丰富的内涵和一些具体作品所代表的
时代背景,还要将人体各部位的动作、技巧所能表现的形体语言给学生
讲透彻,并增强对这些动作技能的训练。

再次,舞蹈的形体训练还能够
借鉴和吸引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或其他方面的一些艺术内容,使舞
蹈带上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色。

(2)培养学生学习形体舞蹈
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只要把形体舞蹈当成一种兴趣,并
逐步的把她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学好舞蹈的基本条件。

必要
的途径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基本功训练中始终把自己看成是
创造美的使者,举手投足就是美,每个动作里都有艺术,一旦有了这种想
象力和美感,做起动作来就不会觉得单调和枯燥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
的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的舞蹈表现力。

(3)应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来提升
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改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需要学生
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自主创新,主动参与课堂一个教帅的教学成果。

仅仅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学会触类旁通,将所学的
知识使用到日后的实践中。

关于这方面水平的培养,在平时的课堂中或
足课后作业里要体现出对他们自主创新的要求。

例如在课后作业中,学
生能够以组合的形式,根据所选歌曲节奏编出相符合的舞蹈动作,这对
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表演方面的培养有特殊的意义。

(4)培养舞蹈感觉。

教学中的舞蹈感觉指的是舞蹈者对动作及由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所
具有的元素构成连接关系内含意蕴的感知水平,还包括外部特征的整体
把握,并将这种整体把握以肢体给予完美的体现,在学形体舞蹈的过程中,舞蹈感觉能够协助一个舞蹈者更加灵活自如的完成舞蹈动作。

三、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的意义
(1)重塑完美形体与高雅气质。

形体美就是对自己或别人身体的审美感觉,形体美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一个人积极向上,文明开朗的精神面貌。

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日真正的形体美达到完美的境界必须是内在的高雅气质与外在的健美形体结合起来的双重效果。

气质具有可塑性,我们完全能够通过教育和训练手段,克服先天的不足,发扬后天积极的因素。

(2)提升审美水平。

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就是以舞蹈的审美体验为主线而展开的舞蹈审美水平的训练培养过程。

在参与舞蹈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由审美的观照,得到感官的愉悦,意象的感悟,并超越功利意识,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其综合素质的目的。

(3)提升道德水平。

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

舞蹈是人的情感产物,能反作用于人的情感,它使真善美浸透人们的心里,感染人们的思想,陶治人们的情操。

当舞蹈作为美育手段时,应该充分发挥这个积极功能,激发人的情绪和情感交流,以振奋情绪,净化心灵,提升整体素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