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策略设计与选择(课堂PPT)

教学策略设计与选择(课堂PPT)

确定目标; 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 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评价其结果。
8
1、传播理论:Bradock的“7W”模型
▪ Who ▪ Says What ▪ In Which Channel ▪ To Whom ▪ With What Effect ▪ Why ▪ Where

教师或其他信息源
教学方法
最为具体、最具有操作性,在 某种程度上可看作教学策略的 具体化
5
教学策略
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制定 ➢教学内容选择 ➢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媒体)选用 ➢教学评价开展
6
学习 需要 分析
教学 内容 分析
学习 目标 编写
教学 对象 分析
教学 方法 设计
教学 媒体 选择
教学 媒体 设计
教学评价
(形成性 评价)
11
(2)学习者分析 ▪ 基本特征分析
➢ 心理发展水平
▪ 学习风格分析
➢ 认知风格 ➢ 感情与社会性需求
▪ 初始(起点)能力分析
12
4、教学目标
教 教育目的(国家)
育 目
培养目标(院校)
标 教学目标(课程)
13
▪ 也称行为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 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具体的表述。
教学总目标
prehension 领会的能力 ✓转换 --用不同方式表达,如将所学
知识转换为俗语作健康教育
✓解释 -- 向病人为何不能起床 ✓推论 -- 制定预期的护理目标
能回答“为什么”原因等 19
(一)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
3.Application 将所学知识应用 于具体的情境。
福建中医学院护理系
杨柳
1
▪ 假如你是一名教师,如何做好教学活 动,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2
教学策略
一、定义 教学策略就是对教学的各个要素的谋划,是教学 前对教学的各项工作的基本策划,目的是使教师 教学工作能按照预先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 教什么? 怎么教? 如何教最好等? 进行选择、安排与规划。 教学策略一般是按照一定的理论有不同的设计程 序和方式。
解决新问题,如根据个案的护理 评估写出一份护理计划
20
(二)动作技能领域:辛普森
1、知觉:了解动作技能的有关知识、性质等 2、准备:心理与身体准备 3、有指导的反应:模仿与试误练习 4、自动化:熟练、习惯化 5、复杂的外显反应:连贯、协调、娴熟 6、适应:应变能力 7、创作:创造新的动作模式
21
(二)动作技能领域 1.知觉 以感官感知某一技能
3
教学策略的制定
具体要解决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 等相关设计内容。
4
相关概念-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 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指向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
教学模式
灵活多变,往往指向单个或局 部的教学行为
▪ 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包含对教学过程的认知和对教 学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
总结性 评价
7
教学策略
▪ 理论基础------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 ▪ 指导思想------系统科学方法论。 ▪ 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 ▪ 任务------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 ▪ 目的------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 内涵------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
➢三个基本要素
提供构成目标的具体条件; 规定学生实现目标的具体行为方式; 规定学生完成任务的合格标准。
30
➢三条标准
陈述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 明确、具体,避免应用含糊和不可测
(一)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
1.Knowledge 强调的是记忆。 ➢特定事物 – 基本事实,如南丁
格尔创建护理学;
➢处理程序 – 公式、步骤,如基 护的三查七对;
➢ 概念规则 -- 术语、准则,如定义、 条例
学生回答 “是什么”
18
(一)认知领域(cognitive domain)
1、接受或注意:愿意关注 2、反应:主动积极参与活动 3、评价:接受、偏爱、追求有价值的活动 4、组织:形成价值观体系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品性、世界观 ——价值标准不断内化的过程
25
(三)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 1.(价值)接受 对学习活动自愿接受
并引起注意。
感知 主动接受 选择性注意
26
(三)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 2.(价值)反应 表现出积极参加活动
的态度。
默许 意愿 满意
27
(三)情感领域(affective domain) 3.价值判断 对发生在身边的现象
或行为,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接受 偏爱 坚定
28
护理教学目标 的编制与实施
29
教学目标的表述
说什么
教学内容
通过什么渠道 教学媒体
对谁
教学对象
产生什么效果 教学效果
为什么
教学目的
什么情况下
教学环境
9
2、学习与教学理论
▪ 学习的各理论流派 ➢联结 ➢认知 ➢人本
▪ 学习与教学的基本规律 ➢动机 ➢迁移 ➢经验掌握(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
10
3、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分析
(1)学习内容分析 ▪ 选择与组织学习单元:顺序 ▪ 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学生能学会什么 ▪ 分类学习任务:学习类型 ▪ 评价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 ▪ 分析任务:从属项目及其关系

分析 操作


应用 模仿
价值判断
理解 准备
价值反应
识记 知觉
价值接受
16
(一)认知领域:布卢姆
1、知道:对先前学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 2、领会:把握材料的意义 3、应用:用于新情境 4、分析:分解知识,理解各部分间的联系 5、综合:重新组合各部分,形成新的整体 6、评价:依据一定标准进行价值判断
17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单元目标
学 学学 学 学学学 学
习 习习 习 习习习 习
目 目目 目 目目
(1)依据: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的需要 (2)特点:
1)相关性 2)明确性 3)可测量性 4)可行性
15


评价
创造
价值的 定型

综合 熟练 价值的组
观看、感受 2.准备 身心都产生强烈的动手
操作的欲望 想试的动机
22
(二)动作技能领域 3.模仿 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有关动作
刻板、不熟练地操作 4.操作 在模仿的基础上,按正
确步骤操作 独立练习
23
(二)动作技能领域 5.熟练 多次练习后,面对复杂
情境作出适当的反应 能判断作出调整
24
(三)情感领域:克拉斯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