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法的动作分析
的附件沒有障礙物,是比較簡單地抓,時間值為1MOD.如:
抓起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
抓起放在書桌上的鋼筆.
兩手同時伸出捧住電視机.
該動作屬于抓取容易取的物件,不太需要注意力,一抓即可.
c.複雜的抓取動作G3需要注意力的動作,是G1所不能實現的.在抓取目的物件有遲疑現象,或是目的物周圍有障礙物;或是目的物比較小,不容易一抓就得,或是目的物易變形、易碎,時間值為3MOD.如:
置動作中最簡單的一种,它不需要用眼注視周圍的情況,放置處也無特殊要求,被放下的物體允許移動或滾動,因此無需時間值,所以為0MOD.如:
將拿著的旋具放到桌子旁.
把放下工具的手,移回原來位置.
b.需要注意力的放置動作P2放置物體時,需要用眼睛看,以決定物件的大致位
置,時間值為2MOD.如:
把墊圈套入螺栓的動作.
情況
同時動作
一只手的終結動作
另一只手的終結動作
1
可能
G0或P0或G1
G0或P0或G1
2
可能
G0或P0或G1
P2或G3或P5
3
不可能
P2或P3或P5
P2或G3或P5
表11-9時限動作舉例表
NO
左手動作
右手動作
標記符號
次數
MOD
1
抓零件A(M3G1)
抓旋具M4G1
M4G1
%
由于左、右兩只手的終結動作均為G1,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可同時進行.
表11-11是右手先動作的分析表.由表11-11可見,右手與左手可同時伸出.右
手先做完M4的移動(此時左手也同時伸出M3)接著做取物動作G3,然后左手做
一個手腕的M2動作去取物G3.所以時間值為M4G3+M2G3=12MOD.由上述例子
可見,即使同一動作,終結動作均需注意力時(均為左手先做)的時間值(表11-12).
到筋或肩、背的肌肉被拉緊的情況.如:
把手盡量伸向工作台的側面.
盡量伸直胳膊取高架上的東西.
坐在椅子上抓放在地上的物体.
從方法研究的角度講,用這些姿勢取物不恰當,屬5級動作,不符合動作經濟原則,
在實際中應取消或盡量避免.
2)終結動作
<1>.抓取動作(G)移動動作后,手或手指握住(或触及)目的物的動作叫抓取動作,用符
按M3分析.
在操作中,M3的移動動作范圍叫正常作業區.在設計作業范圍時,應參考圖11-2
的作業范圍,並盡量使操作動作用M3動作來完成.
<4>.大臂動作M4伴隨肘的移動,小臂和大臂作為一個整體在自然狀態下伸出的動
作,其時間值為4MOD,相當于移動距离30cm.大臂移動時,也可能同時進行小臂
、手、手指的動作.如:
表11-10左手先動作情況表
NO
左手動作
右手動作
標記符號
次數
MOD
抓零件A M3G3
抓零件B M4G3
M3G3
M2G3
11
假若上面這個例子中,左、右手動作先后不同,如左手先動作,其情況見表
11-10.右手由于同左手同時伸出,等待左手做完M3G3的動作后,右手再手腕動
一下(M2),做抓取的動作,所以右手動作為M2G3.
M4G1 M3P2
10
3
M3G1 M3P2
M4G1 M4P2
M4G1 M3P2 M2P2
14
4
M3G3 M4P5
M4G3 M3P5
M3G3 M2G3 M4P5 M2P5
27
分析要點:
a.首先分析兩手是否可以同時動作,如可以,則看哪一只手為時限動作,時間按時限動作取.如表11-12序號1的例子中,左、右手最先的動作是M4G3、M4G1.由于兩手動作中,左手是需要注意力的,右手不需注意力,所以兩手可以同時動作.左手M4G3為7MOD,是時限動作,時間值為7MOD.再看M4P2和M3P0,也是可以同時動作的,時限動作為M4P2,為6MOD.
腳踏沖床的開關.
2)步行動作W5運動膝關節,使身体移動或回轉身体的動作.包括向前、向后、向橫側,
凡屬用腳支配身体的水平移動的動作均屬此動作,每進行一次為5MOD.
在F3腳踏動作中如果腳跟离開踏板,則應為W5.如果走6步,最后的一只腳拖上來,
則拖上來的不計,即時間值為W5*6;如果最后的一步要求立正,則要算一步,即為
例如:將軸套套入軸上,把軸套放在A點上,為M3P5.到B點時為少量插入軸中.從A點到C點,要加算必要的移動動作M2P0(M3P0),但若在B點放開手,套依靠自重自然落下,則不需要加算移動動作.
3).反射動作(又稱特殊移動動作)不是每次都特別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別意識的反复
的動作叫反复動作.
例如用銼刀銼物;用鐵錘釘釘子等.這种反射動作一般速度快,使用的工具與本身部
大為3MOD.
如前所述,模特法中移動動作與終結動作都是成對出現的,唯有反射動作沒有終結動
作,所以稱它為特殊移動動作.
4).同時動作
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時進行相同或不同的兩個以上的動作,稱為同時動作.一般以兩
手的同時動作為佳(排除一手空閒的情況),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見前面動作經濟原
則).如桌上放著橡皮和削尖的鉛筆,兩手同時伸出(M3),用左手抓橡皮(G1)、右手抓筆(G1),然后放到自己面前.
以同時動作.
a.當兩只手的終結動作都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時候.
例如一只手去抓旋具,另一只手去拿螺釘,因為兩只手的終結動作都是G1,都是
不太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可同時動作.
又如雙手同時伸出去拿箱子中的銷子,每只手拿一只,都是G1的終結動作,所以
可同時進行.
b.當一只手的終結動作是需要注意力的,而另一只手的終結動作是不需注意力的
1.模特法的動作分析
(1)基本動作------上肢動作
1)移動動作(M):移動動作包括5种,分別以手指、手和手臂進行作業來區分.
<1>.手指動作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關節前的部分進行的動作,每動作一次時間值為
1MOD,相當于手指移動了2.5cm的距离.M1既代表了手指的動作,也表示出該動
作所需的時間值(1MOD=0.129s).如:
表11-11右手先動作情況表
NO左Leabharlann 動作右手動作標記符號
次數
MOD
伸手抓零件A M3G3
伸手抓零件B M4G3
M4G3 M2G3
12
表11-12兩手同時動作情況表
序號
左手
右手
MOD分析
MOD值(MOD)
1
M4G3 M4P2
M4G1 M3P0
M4G3 M4P2
13
2
M2G1 M3P2
M4G1 M3P0
把手伸向放在桌子前方的零件.
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頭部的工具.
在設計作業區時,不一定能把所有的動作范圍全部設計在M3的正常作業區內,
此時可將某些動作或某些工具,設計在M4的區域內.
<5>.大臂盡量伸直的動作M5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礎上,再盡量伸直的動作.用M5表
示,時間值為5MOD,相當于移動距离為45cm,在進行改動作時,有一种緊張感,感
位不變,因此其時間消耗為正常動作時間的70%.所以反射動作的時間值為:
手指的往复動作M1,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1MOD/2;
手的往复動作M2,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1MOD;
手臂的往复動作M3,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2MOD;
手臂的往复動作M4,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3MOD;
M5的動作一般不發生反射動作,即使有也必須進行改進,所以反射動作的時間值最
注意力的,所以兩手可同時伸出.當左手伸到所需位置時,就進行抓取G3的動作,
此時右手不能同時亦做G3的動作,所以在目的物旁等待,等到左手做完動作后,
右手只稍動一下,即可進行終結動作G3.右手稍動一下是因為人不可能僵直手
去取物,這個動作為M2.這樣左手先做完M3G3的動作,隨后右手做M2G3的動
作,其時間值為M3G3+M2G3=11MOD.
抓起放在工作台面上的墊片.
抓起放在台子上的一支繡花針.
抓起放在零件箱中的小螺釘,抓時必須排開周圍其它物件.
<2>.放置動作(P)將手中的物體放置在一定的位置所作的動作.由于放置的方法與條
件不同,有的需要注意力,有的不需要注意力.分為以下三類:
a.簡單的放置P0把抓著的物品運送到目的地后,直接放下的動作.該動作是放
號G表示.抓取動作隨著對象與方式的不同分為三种:
a.触摸動作G0用手、手指去接触目的物的動作,它沒有去抓取目的物的意圖,
只是触及而已,所以為0MOD.如:
用手去按計算器的按鍵時,必先伸手去接触按鍵,然后再按數字鍵.
用手推動放在桌子上某一物體時,必先接触該物件,才能推動物體.
b.簡單地抓G1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用手或手指抓取物件的動作,在被抓物件
兩手的終結動作均不需要注意力,可以同時動作;只有一只手選用阿注意力時,
也可以同時動作.兩只手都需要注意力的終結動作是不可能同時進行的.
<2>.時限動作和兩手同時動作的時間值,兩手可以同時動作時,時間最大的動作叫做
時限動作,用時限動作的時間值來表示.兩手同時動作時間值的分析舉例見表
11-8.
表11-8終結動作兩手動作分析表
用手指把開關拔到ON(或OFF)位置的動作.
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轉栓上螺母.每擰一次為M1,即1MOD.
用手指按摩密封條.
<2>.手的動M2用腕關節以前的部分進行的動作,當然也包括了手指的動作,每進行
一次為2MOD.相當于動作距离為5cm左右.如:
用手轉動調諧旋鈕,每次轉動不超過180∘.
將電阻插在印刷電路板上.
左手時間值M3G1=4MOD,右手動作時間值為M4G1=5MOD.所以右手的動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