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位:中铁十局德大铁路Ⅰ标九分部技术部单
制:编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道岔铺设施工技术交底
1.适应范围适应于道岔铺设施工。

2.作业准备2.1 熟悉有效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文件、《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2.2 熟悉施工作业执行的强制性规范:《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3.技术要求
3.1道岔铺设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道岔应在无缝线路铺设区,岔内钢轨相应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2订购道岔时,应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道岔内钢轨焊接与胶接接头的数量与位置,并明确焊接方法,对道岔钢轨长度预留量等作技术处理。

3.3铺岔前预铺道砟符合规定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道岔的铺设分正线高速道岔铺设和站线普通道岔铺设。

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

站线普通有缝道岔采用现场拼装铺设法。

4.1 正线高速道岔的铺设正线高速道岔铺设采用“原位换铺法”结合“现场预铺插入法”施工。

“原位换铺法”主要采用轨道车、平板车等设备完成铺设,即铺轨到
达岔位前,分层碾压、平整道床,铺轨后到达岔位用临时轨节过渡(临时轨节轨料在铺轨到达前采用汽车运送至车站待铺岔位),火车运输道岔岔料,利用施工间隙,拆除临时线路,直接在原岔位铺设道岔。

“现场预铺插入法”即在有预铺条件的地段,道岔区应先用临时轨道过1
渡,并进行上砟整道。

在道岔岔位一侧或附近搭设高速道岔的预铺台位,利用轨道吊配合卸料和组装道岔,检查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满足要求后,然后进行道岔内部焊接,拆除临时轨排,摊平道砟,利用滑轨和滚筒将道岔横移(纵移)滑入岔区,补充道砟进行整道,检查并精调道岔,使道岔各部分几何尺寸均达到要求,最后进行道岔与两端长钢轨之间的锁定焊接,从而完成有砟道岔的铺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见下图:
无缝道岔铺设流程图
铺设准布设岔测量放线
道床摊铺设道整理配
道岔封铺临时轨散布扣件
道岔运输上砟整道配置钢轨
连接钢轨检查整修
道岔焊接组装调试
设观测桩放散锁定
道岔整理
钢轨打磨
①精确定位铺岔前应符合岔位桩、边桩。

对于岔位相连的两组正线
道岔必须联测,精确定出岔位。

②摊铺道床2
为了保证道床摊铺的质量,对设计厚度的道床,在道岔全长范围内,分层铺设道砟,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密度不低于1.7g/cm3,预留起道量不得大于50mm,砟面平整度允许偏差为30mm/3m。

在剩余少量起道量的情况下,用专用道岔捣固机起道,岔前和岔后各30m 内应与区间和站内正线摊铺的底砟顺坡,然后铺设临时轨排。

③排布岔枕排布岔枕前要按图纸准确定位岔枕位置。

用经纬仪在直股岔枕头外100mm处设置岔头、岔心、岔尾的外移边桩。

外移边桩顶面高于道砟面100mm,桩钉误差≯2mm,用弦线或细钢丝由岔头至岔尾的边桩上拉挂同线,弦线上准确标注岔枕位置,所挂弦线要保持绷紧和准确,根据外移边桩精确定位岔头、岔心、岔尾岔枕。

排布岔枕时,纵向以岔枕上的螺栓孔对齐,横向岔枕间距以固定的间距控制,并随时消除积累误差。

岔枕装车时应注意其编号顺序,将长短岔枕分类,分别装载,以便卸车。

以直股为基准股,岔枕编号牌端与基准股同侧,岔枕垂直于基准股,用龙门吊配合将岔枕一次准确排布到位,间距偏差为±10mm。

④道岔钢轨装卸车与就位道岔钢轨装车时应注意铺设方向,要装卸在平板车上。

吊配尖轨、基本轨组件,可动心组件等长钢轨及组件时必须使用吊轨吊配,用两辆吊车配合,统一指挥,同步作业,协调行动,平稳吊、运、安装配轨。

⑤道岔补砟整道待车站一端岔区道岔铺设完毕应立即组织岔区卸砟。

卸砟后应及时清道。

捣固车作业前要拆除临时转折连杆,清楚影响搞头作业的障碍物。

组织劳动力人工上砟,轨道盒内道砟要上满。

整个道岔上的道砟要充足、均匀。

捣固车对道岔进行作业时要兼顾道岔头尾与线路的顺坡,作业长度应伸出道岔头尾50m,顺坡不大于6‰。

作业完成后要对道岔标高、方向进行检查,要求达到相应技术标准。

3
4.2 站线普通道岔铺设
站线普通道岔利用已铺线路将岔料运至现场,由人工配合吊车铺设。

具体步骤如下:
①按道岔桩位铺设底砟并压实,预铺20cm左右厚面砟并分层碾压密实,表面平整。

②火车运送道岔至现场,吊车配合卸枕,按设计位置、标准间距排放整齐。

③火车运送道岔钢轨至现场,利用吊车卸下,人工配合放至
岔枕的承轨槽内。

④按设计图核对曲基本轨弯折支距,合格后方可连接钢轨。

⑤连接钢轨配件及轨枕扣件,先钢轨后辙叉,先直股后曲股,严格控制尖轨轨距和直线尖轨轨头刨切起点两基本轨距离,并保证尖轨扳动力调至6000N以下。

⑥拨道整修、质量检查:道岔铺设完毕进行拨道、串砟、找平等重点整道工作。

检查各部轨距和支距,顶铁与基本轨间隙大于1mm时,
加调整片,尖轨与基本轨密贴,第二拉杆处动程为80mm,不密贴时,其间隙不得大于4mm。

各部分螺栓拧紧,弹簧垫圈没有错口,呈压平状态,或拧紧螺栓扭矩力100~120N·m。

4
岔位铺底砟并压实
厚面砟、分层压料并找20cm
运枕、卸枕、布枕岔枕螺栓旋道钉硫磺锚料,熬浆灌
运轨、卸轨
吊放钢轨落入承轨槽
注联络钢轨
散布扣件
上扣件、紧固扣件
拨道整修
质量检查
站线普通道岔铺设工艺流程图
施工要求5.①无缝道岔应按设计规定的锁定轨温范围进行锁定焊接。

②焊连及锁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始终保持限位器子、母块位置居中,尖轨方正。

③正线道岔采用专用机械摊铺设法或换铺法进行铺设。

铺设完成,经自检、电务互检合格后,电务应及时安装转辙及封锁装置。

安装转折装置时,工务、电务应配合施工。

转折及锁闭装置
未安装前,应用钩锁器固定尖轨,5
直向限速15km/h通过,侧向禁止通过工程列车。

质量控制机检验6.工班在作业时,按照下列标准进行控制;每到工序完成后,质检员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检验。

正线道岔6.1
①铺设无渡线的两岔尾相连的道岔时,后铺设的道岔钢轨配置顺序应由岔尾向岔头方向排布,以免产生积累误差。

②为确保子块不位移可在调好的子母块缝隙中加塞铁片,待锁定焊接完毕后再拆除铁片。

③道砟材料及级配应符合《铁路碎石道砟》(TB/T2140—90)中一级碎石道砟标准。

④道岔工地焊接的钢轨轨型和钢种与区间相同时,应按区间的工地钢轨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进行焊接;同时按《钢轨焊接接头技术条件》(TB/T1632—2005)进行焊接型式检验,达到合格标准并确定焊接工艺和焊接参数后,方可进行正式焊接。

⑤道岔胶接绝缘接头焊接前应由电务人员测定电绝缘性能,并应符合《胶接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2925—2000)的规定。

⑥道岔内焊接接头必须打磨平顺、光洁,不得影响道岔各部位的密贴和转辙器的扳动。

焊缝及两侧100mm范围内不得有明显压痕、划伤等缺陷,道岔焊接接头的焊缝部位应平直,几何偏差控制应符合下表。

允许偏差(mm/1m)
项次项目
铝热焊
1 轨顶面 0~+0.3
±轨头内侧工作面2 0.3
0 轨底~3
+0.5
⑦道岔捣固车对道床捣固后,其道床参数指标应符合下表。

6
枕下道床密枕下道床刚道床横向阻道床纵向阻
)(KNg/c3(KN/mm)(KN)
12
100
10
参数指1.6
≥⑧道岔铺设完毕后进行拨道、找平等重点工作。

无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应满足设计、规范及道岔技术要求(不同类型接道岔要求不同,下表仅作控制参考)。

检验项允许偏差m序
3弦直线101道岔方
导曲线支2尖轨尖1
2 1尖轨跟
其他部23尖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与基本轨密缝隙0.2
尖轨其余部分与基本轨密41缝隙
心轨尖端至第一牵引点与翼轨密0.55缝隙心轨其余部分与翼轨密缝隙16
顶铁与尖轨或可动心轨轨腰的间0.5缝隙7
尖轨跟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开口距18
尖趾距910±可动心轨辙叉咽喉宽 10 3 ±轮缘槽宽度 11 ,+1-0.5
动程(尖轨、可动心轨) 12 ±3
道岔头、尾接头相错量13 ≤15
岔枕间距、偏斜14 10 ±
尖轨尖端相错量10
≤ 15
6.2 站线道岔
7
①道岔应按铁道部现行标准图正确拼装铺设,各部件位置正确、数量安装齐全。

②道岔铺设允许偏差见下表。

有缝道岔铺设允许偏差
6220
7.安全要求
7.1 参加线路施工的人员,必须接受安全技术教育。

8
7.2 特殊工种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7.3 施工现场必须具有相关的安全标示牌,营业线施工必须设置警戒隔离带。

7.4 每道工序开工前,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落实。

7.5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7.6 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用隔离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直接排放。

7.7 机械车辆途经居住所时应减速慢行,不鸣喇叭。

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