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炉封炉及开炉操作案例分析doc

高炉封炉及开炉操作案例分析doc

YJ0304-高炉封炉及开炉操作案例分析案例简要说明: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冶金技术专业教学要求,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

该案例是高炉封炉及开炉操作案例,体现了高炉炼铁工等工种的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高炉封炉及开炉操作要点,包含着封炉和开炉过程中高炉操作制度的相关知识,与本专业高炉炼铁等课程高炉特殊操作单元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1.背景介绍某炼铁厂1350m3高炉,入炉矿石综合品位57.99%;利用系数2. 504t/ (m3-d),年产炼钢生铁120万吨;燃料比530kg/1 (其中焦比350kg/t、煤比 150kg/t);热风温度1200°C;炉顶压力0. 2MPa;一代高炉设计寿命12〜15年。

进入11月份,受环保检查制约,该高炉从5日开始多次休风停产检修。

5 日休风325分钟,6日休风433分钟,7日6:40分按计划开始停产封炉至11 日下午17:36分开炉,高炉进行了 6414min (4.5天)的封炉,由于封炉前对封炉及开炉操作包括安全工作做了合理细致的安排,高炉封、开炉工作较为顺利。

2.主要内容2.1.封炉料的安排(1)封炉全炉干焦比1.27o封炉料总碱度0. 95,封炉料炉喉下至风口,体积 1170m3 o封炉料如下:1)正常料:矿批30t ,焦比0. 65t/t,辛孟矿:5% , 21.05【Si】 =1.3%, 空焦:净焦10. 97t+白云石2t2 )料序:(2)按预计上完封炉料,料线1.3米。

(3)封炉前控制[si]在0.65%, [s]在0. 032%左右。

2.2.封炉后的操作(1)休风后后用水渣进行了炉顶料面密封,厚度约4OOmmo(2)炉前卸下风口小套,用河沙及炮泥密封,定时刷浆,每小时一次。

(3)随封炉时间延长,按封炉方案控制炉体冷却强度。

(4)休风48小时后,关闭两个炉顶放散,减少了炉顶抽力。

2. 3.开炉操作(1)开炉送风风口的选择开炉使用西铁口出铁,使用该铁口上方6个风口送风(8= 9\ 10\ 11\ 12\ 13)(2)开炉铁口及出铁沟的处理1)送风前将贮铁式铁沟下部用干焦粉填充,表面用免烘烤料捣打结实,避免初期渣铁量少,导致铁沟冻结。

2)送风后11日21:35分第一次打开西铁口喷吹,加热铁口区域炉缸和铁口与上方风口之间的通道。

3)后续开铁口,按照30分钟打开铁口原则进行组织。

(3)主控室及炉前出铁操作1)送风后炉况透气性正常,逐步加风至700 min后引煤气,引煤气后风量按单风口风量130m3/min,炉况适应后逐步加至140m3/min, 14 Fl夜班不受风量,出现管道、偏料现象,风量退至130m7min (后期恢复按单风口风量120-130m7min),并调整矩阵为单环,抑制管道,炉况转入正常恢复过程中。

2)随渣铁物理热提高逐步增开风口,按照以下原则:a、渣铁物理热好; b、风口工作均匀,无挂渣及升降;c、风口已开4-6小时左右,对相邻未开的风口有时间加热。

3)在11月12 0 11:30分打开0风口, 11:35分打开17戸风口后,至此,己经开风口 14个。

发现1厂风口漏水,在准备休风过程中,又发现0风口漏水。

16:00休风处理,17:45复风以后,又发现5’风口漏水。

在21:10再次休风更换5*风口,22:23分复风。

4)漏水部位均位于风口下部,分析漏水原因有:a、11月12日准备向罐内放铁时,因处理撇渣器时间长,炉内渣铁液面上升。

b、封炉前,连续两天较长时间休风,炉缸工作状态受影响。

C、负荷较轻,炉温高,至Z22"铁,铁水粘度大,风口前产生渣铁在风口前集聚,未及时下达炉缸,导致化漏两个风口小套。

5)再次休风处理后,开厂、8\ 9\ 10\ 11\ 12\ 13\ 1 丫风口,首先采取降炉温的措施同时调整碱度与炉温适宜炉温降到位后,渣铁碱度及流动性适应,逐步缓开风口,并从漏水差的一侧开风口。

炉况转入顺利恢复期。

2.4.恢复期(1)13 日 15:10 开 15=风口,18:10 开 6悴风口。

(2)14日11:40开1&风口,15:00开始恢复使用东铁口出铁,16:30 开5伴风口, 22:40开17’风口。

(3)15日分别开18"、4\ 19\ 20% 3悴风口,小夜班21:00发现风口漏水, 进行检查、处理,23:30确认矿中套漏水,改工业水控制,受其影响延迟了炉况恢复时间,直到16日早4:16开f风口,8:40恢复风量2700m7min,下午13:00开2料风口,上午10:42分恢复喷煤,下午13:40恢复富氧。

至此恢复全风,全开风口操作。

2. 5.优点和不足(1)优点1)、恢复过程后期,增加负荷及碱度调整较好,炉温碱度到位后,炉况顺行,开风口未再出现反复。

2)、经过不断连续处理东铁口,东铁口于11月14日15:00烧通流出渣铁,加快了炉况的恢复,并利于东铁口上方的风口顺利打开。

3)、恢复中期由于煤气流不稳产生波动时,及时将布料矩阵调为单环布料, 稳定了气流,在风量及矿批恢复到25t以上时,逐步恢复多环布料。

单环矩阵 C 298 0298 —-多环矩阵 C 31 29 27 242 2 2 2031 29 273 4 3 4)对封炉料的计算较为合理,封炉料按计划下达规定位置,为送风后顺利加风创造条件。

5)开炉初期矿批与风量、料速相适应,保持炉温与R:相对应,由于在封炉前一个班开始配加镭矿及在封炉料中加入蛇纹石,封炉料下达时,渣铁流动性较好,既有利于处理炉缸,又减少了炉前劳动强度。

6)在炉况恢复过程中,及时讨论分析,每班交接时开分析会,形成统一意见,为炉况的顺利恢复创造条件。

(2)缺点1)未充分利用两个铁口的优势处理炉况,若复风初期同时打开两个铁口喷吹,打开两个铁口上方的风口送风,有利于加快炉缸处理的进程,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风口漏水和炉况反复。

2)由于对封炉时间的不确定和估计不足,封炉料负荷,焦比1.27t/t过轻,恢复初期风温使用仅有600度左右,造成成本升高,后续的负荷调整充分考虑炉内冶炼状况及开风口进度,焦比调制550—560kg/t,风温达到800度以上,既提高了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又利于提高鼓风动能,利于活跃炉缸。

5-6 天的封炉焦比0. 9-lt/t能满足封炉5天左右的要求。

3)炉前出铁方面,人员力量不足,出铁晚点,是造成风口漏水一方而原因。

4)封炉期间炉顶设备同步检修,由于检修质量问题,炉顶气密箱与中心喉管法兰盘漏煤气严重,造成高炉送风后二次休风,对炉况恢复不利。

5)恢复初期,负荷轻,控制不力,炉温偏高与碱度不对应,渣铁流动性降低,不利于融化炉内冷凝残渣铁,也是坏风口的一个方面,中后期的炉温及碱度调整比较到位,有利于炉况的恢复,为加快恢复炉况恢复创造了条件,工长对风口及炉温的对应判断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处理炉况时较为重要。

3.分析路径该案例是生产事故案例,本生产案例体现了高炉封炉操作、开炉操作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与冶金技术专业炼铁课程高炉特殊操作单元的教学目标相对应。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关于高炉炼铁工工种要求,对应教学目标,从此生产案例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

采用现场调研、问题讨论、案例分析、课堂练习、大作业等手段,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讲授、讨论等方式学习高炉高炉封炉、开炉操作等知识,掌握高炉开炉配料、封炉和开炉操作的能力技能,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4.教学目标(1)了解封炉前的准备工作;(2)掌握开炉配料计算;(3)掌握封炉与开炉操作要点;(4)全而复习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5.教学方式方法现场调研、问题讨论、点评、案例分析、讲授、课堂练习、大作业。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5.1.课前计划(1)学生掌握知识:高炉炼铁生产的基本原理、工艺、设备,高炉开炉及封炉操作;(2)学生分组,指定组长;(3)与现场联系,进行现场教学准备,包括安全教育、劳保用品、行走路线,现场兼职教师,现场教室等;(4)安全教育,教师带领学生下厂调研,记录1350m5高炉工艺参数,收集炼铁生产相关资料;(5)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实习、调研中获得的资料,总结开炉及封炉的操作要点;(6)与技术人员交流,请技术人员准备讲授开炉及封炉操作中出现的事故;(7)教室设置成学习岛,准备投影,为每组准备2张0开白纸,大号记号笔1支、作业纸每人2张。

5. 2.课中计划(1)学生按小组就座学习岛周围,选举记录人、发言人;(2)采用头脑风暴法,每人总结一条操作要点,按顺时针顺序轮流发言, 记录人将操作要点在0开白纸上按封炉前准备工作、封炉操作、开炉前准备工作、开炉操作分工序记录。

要求每人发言,可以轮空,直到所有人员无法补充为止,时间15〜20分钟;(3)整理完成后,小组发言人上台展示0开白纸上的记录,并向全体师生汇报交流封炉及开炉操作要点;发言学生汇报完成后,同组学生可以补充。

汇报完成,本组自评,其它组进行点评打分,现场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汇报的操作要点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每组时间8〜10分钟;(4)技术人员讲授实际生产该类封炉及开炉事故案例,时间20分钟;(5)教师讲授封炉及开炉生产操作要点,时间45分钟。

5. 3.课后计划布置作业,见6. 3。

6.思考题及考评6.1.课前思考题布置课前思考题,保证学生下厂调研知道找什么材料、看什么操作、思考为什么如此操作。

(1)开炉前准备工作有哪些?(2)开炉焦比及开炉造渣制度如何选择?(3)开炉配料计算步骤?(4)开炉送风应注意哪些问题?(5)如何进行开炉操作?(6)封炉前准备工作有哪些?(7)封炉料如何确定?(8)如何进行封炉操作?6. 2.课堂练习课堂提问或者集体回答,目的:及时复习、巩固知识,检查教学效果。

练习题1.开炉时为了降低炉渣中A1O含量,炉缸中常装入干渣,扩大渣量,此举()。

A.合理B.不合理C.尚待研究答案:B2.开炉点火后要不断用钎子同开塞堵铁口喷吹的焦炭,其目的是()。

A.防止炉内压力升高B.利于炉况顺行C.喷吹好铁口、加热炉缸答案:C3.开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枕木填充炉缸的高炉和用焦炭填充炉缸的高炉,哪个开炉焦比更高一些()oA.枕木填充B.焦炭填充C.差不多答案:A4.封炉后的开炉,随焦炭负荷的增加应提高送风温度,当风温高于()°C,全部风口工作后,可考虑喷吹煤粉。

A. 800B. 850C. 900D. 950答案:B5.长期休风(封炉)开炉送风后,保持铁口孔道与炉缸上部贯通,达到加热铁口区域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