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_5.4数列求和
2014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件_5.4数列求和
π 已知函数f(x)=sin(2x+ ). 3 (1)求函数y=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画出函数y=f(x)在区间[0,π ]上的图象. π π π 【解】 (1)由2kπ- ≤2x+ ≤2kπ+ (k∈Z) 2 3 2 5π π 得kπ- ≤x≤kπ+ (k∈Z), 12 12 5π π ∴所求单调增区间为[kπ- ,kπ+ ](k∈Z). 12 12
•(2)设从OA开始转动,经过t秒后到达OB,求 h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缆车到达最高 点时用的最少时间是多少? •【思路点拨】
【尝试解答】 (1)以圆心O为 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 标系,则以Ox为始边,OB为终 π 边的角为θ- . 2 π 故点B的坐标为(4.8cos(θ- ), 2 π 4.8sin(θ- )), 2 π ∴h=5.6+4.8sin(θ- ). 2
π π 7π (2)∵0≤x≤π,∴ ≤2x+ ≤ . 3 3 3
•列表如下:
π 2x+ 3 x y π 3 0 3 2 π 2 π 12 1 π π 3 0 3π 7π 2π 2 3 7π 5π 12 6 -1 0 π 3 2
•画出图象如图所示.
• (1)(2013·深圳模拟)函数f(x)=Asin(ωx+ φ)(A,ω,φ为常数,A>0,ω>0)的部分图 象如图3-4-3所示,则f(0)的值是 ________.
π π 【解析】 (1)∵y=sin(2x- )=sin 2(x- ), 3 6 π ∴只需将函数y=sin 2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 6 π 1 (2)将函数y= sin x的图象向右平移 个单位后,得到 2 2 π 1 的图象解析式为y= sin(x- ),再把得到的图象横坐标缩 2 2 π 1 1 短到原来的 后得到的图象解析式为y= sin(2x- ). 2 2 2
•作出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
π 1.寻找[0,π ]上的特殊点时,可先求出2x+ 的范 4 围,在此范围内找出特殊点,再求出对应的x值. 2.用“五点法”作图应注意四点:(1)将原函数化为y =Asin(ωx+φ)(A>0,ω>0)或y=Acos(ωx+φ)(A>0,ω> 2π 0)的形式;(2)求出周期T= ;(3)求出振幅A;(4)列出一 ω 个周期内的五个特殊点,当画出某指定区间上的图象时, 应列出该区间内的特殊点和区间端点.
【答案】
C
3.(2012· 安徽高考)要得到函数y=cos(2x+1)的图象, 只要将函数y=cos 2x的图象( ) A.向左平移1个单位 B.向右平移1个单位 1 1 C.向左平移 个单位 D.向右平移 个单位 2 2
1 【解析】 ∵y=cos(2x+1)=cos 2(x+ ), 2 1 ∴只要将函数y=cos 2x的图象向左平移 个单位. 2
1 【解析】 由题意知f(0)=2sin φ=1,∴sin φ= , 2 π π 又|φ|< ,∴φ= ,又T=6,故选A. 2 6
【答案】
A
1 2.把y=sin x的图象上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得 2 到y=sin ω x的图象,则ω的值为( ) 1 A.1 B.4 C. D.2 4
1 【解析】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则x变为 x,故得 2 1 到的函数解析式为y=sin x . 4
ω
根据函数图象的对应关系,
π 得2× +φ=2kπ+π, 3 π π ∴φ=2kπ+ ,k∈Z.令k=0,取φ= . 3 3 π ∴函数解析式为f(x)= 2sin(2x+ ), 3 π 6 ∴f(0)= 2sin = . 3 2 π (2)由题意知,Asin( ×2+φ)=A, 6 π π π ∴sin( +φ)=1,又0<φ< ,∴φ= , 3 2 6 ∵周期T=12,∴Q(8,-A),
π (1)(2013· 惠州调研)要得到函数y=sin(2x- )的图象, 3 只需将函数y=sin 2x的图象( ) π π A.向左平移 个单位 B.向右平移 个单位 12 12 π π C.向左平移 个单位 D.向右平移 个单位 6 6
(2)已知函数y=f(x)图象上每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 将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然后将整个图象沿x轴向左平 π 1 移 个单位,得到的图象与y= sin x的图象相同,则y=f(x) 2 2 的函数表达式为( ) π π 1 1 1 A.y= sin( x- ) B.y= sin 2(x+ ) 2 2 2 2 2 π π 1 1 1 C.y= sin( x+ ) D.y= sin(2x- ) 2 2 2 2 2
(1)f(x)=cos2x-sin2x-2sin xcos x 2 2 =cos 2x-sin 2x= 2( cos 2x- sin 2x) 2 2 π = 2cos(2x+ ). 4 【尝试解答】
•(2)列表:
π 2x+ 4 x f(x) π 4 0 1 π 2 π 8 0 π 3 π 8 - 2 3 9 π 2π π 2 4 5 7 π π 8 8 0 2 π 1
•【思路点拨】 (1)观察函数f(x)的图象特征, 可求A、T,根据图象过定点可求φ,最后求 f(0). •(2)根据图象过点P(2,A)可求φ,根据周期 可求点Q的横坐标,解直角三角形求A.
【尝试解答】 T=π, 2π 又T= ,∴ω=2, T 7π π π (1)由题图知A= 2, = - = , 4 12 3 4
第四节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及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
•1.y=Asin(ωx+φ)的有关概念
振幅 y=Asin(ωx+φ)(A >0,ω>0,x≥0) 表示一个振动量时 周期 频率 相位 初相 φ
2π ω ω x+ 1 T=___ f= =___ ω T 2π φ
A
•2.用五点法画y=Asin(ωx+φ)一个周期内的 简图 •用五点法画y=Asin(ωx+φ)一个周期内的简 图时,要找五个关键点,如下表所示
•1.三角函数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体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已知三角函数模型,准确理解 自变量的意义及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对应法 则,二是把实际问题抽象转化成数学问题, 建立三角函数模型,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关 知识解决问题,其关键是合理建模. •2.建模的方法是,认真审题,把问题提供 的“条件”逐条地“翻译”成“数学语言”, 这个过程就是数学建模的过程.
π π (2)已知函数f(x)=Asin( x+φ)(A>0,0<φ< )的部 6 2 分图象如图3-4-4所示,P、Q分别为该图象的最高点和最 低点,点P的坐标为(2,A),点R的坐标为(2,0).若∠PRQ 2π = ,则y=f(x)的最大值及φ的值分别是( ) 3 π π A.2 3, B. 3, 6 3 π π C. 3, D.2 3, 6 3
•如图3-4-5是函数y=Asin(ωx+φ)+2(A> 0,ω>0)的图象的一部分,它的振幅、周期、 初相各是( )
4π π A.A=3,T= ,φ=- 3 6 4π 3π B.A=1,T= ,φ= 3 4 4π 3π C.A=1,T= ,φ=- 3 4 4π π D.A=1,T= ,φ=- 3 6
【答案】
(1)D
(2)D
• 已知函数f(x)=cos2x-2sin xcos x- sin2x.
•(1)将f(x)化为y=Acos(ωx+φ)的形式; •(2)用“五点法”在给定的坐标中,作出函数 f(x)在[0,π]上的图象.
•【思路点拨】 (1)运用二倍角公式及两角和 与差的余弦公式化为y=Acos(ωx+φ)的形式; •(2)在表中列出[0,π]上的特殊点及两个区间 端点,根据变化趋势画出图象.
•3.由y=sin x的图象变换得到y=Asin(ωx+ φ)(其中A>0,ω>0)的图象 •(1)先平移后伸缩 (2)先伸缩后平 移
•1.五点作法作y=Asin(ωx+φ)的图象,首 先确定哪些数据?
π 3π 【提示】 先使ωx+φ等于0, ,π, ,2π,然 2 2 后求出x的值.
•2.在图象变换时运用“先平移后伸缩”与 “先伸缩后平移”两种途径,向左或向右平 移的单位个数为什么不一样?
2 A. 3
4 B. 3
3 C. 2
D.3
【思路点拨】 (1)写出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再根据 图象变换找图象; (2)平移后与原图象重合,则平移量是周期的整数倍.
【尝试解答】
(1)y=cos 2x+1
y=cos x y
+1 y=cos(x+1)+1 =cos(x+1). 结合选项可知应选A.
4 (2)设函数的周期为T,由题意知kT= π,k∈Z,∴T= 3 4π , 3k 3 ∴ω= k,k∈Z,且ω>0. 2 3 ∴k=1时,ω有最小值 . 2
π π 再由2× +φ= , 3 2 π 得φ=- . 6
【答案】
D
• (1)(2012·浙江高考)把函数y=cos 2x+1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 (纵坐标不变),然后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 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是 ( )
π (2)设ω>0,函数y=sin(ωx+ )+2的图象向右平移 3 4π 个单位后与原图象重合,则ω的最小值是( 3 )
π 2 ∵∠PRQ= π,∴∠xRQ= , 3 6 π A ∴tan = ,∴A=2 3. 6 6 π 因此函数f(x)的最大值为2 3,φ= . 6
6 【答案】 (1) 2
(2)A
1.求参数φ是确定函数解析式的关键,由特殊点求φ 时,一定要分清特殊点是“五点法”的第几个点. 2.用五点法求φ值时,往往以寻找“五点法”中的第 一个点为突破口.“第一点”(即图象上升时与x轴的交点) 时ωx+φ=0.“第二点”(即图象的“峰点”)时,ωx+φ= π ;“第三点”(即图象下降时与x轴的交点)时ωx+φ= 2 3π π ;“第四点”(即图象的“谷点”)时ωx+φ= ;“第 2 五点”时ωx+φ=2π .
【答案】
(1)A
(2)C
对y=Asin(ω x+φ)进行图象变换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平移变换时,x变为x± a(a>0),变换后的函数解析式 为y=Asin[ω(x± a)+φ]; x (2)伸缩变换时,x变为 (横坐标变为原来的k倍),变换 k ω 后的函数解析式为y=Asin( x+φ).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