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补充完善报告xxx国土资源局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二xxxx年x月目录一、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概况 (3)(一)地形地貌 (3)(二)气候水文 (4)(三)土壤状况 (5)(四)土地资源状况 (6)(五)社会经济状况 (6)二、目的与任务 (7)(一)目的 (7)(二)任务 (7)三、工作范围 (7)四、工作程序与步骤 (8)五、现阶段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 (9)六、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11)七、提交成果 (13)(一)文字成果 (13)(二)图件成果 (13)(三)数据成果 (13)八、成果应用 (14)一、自然资源及社会经济概况(地方统计年鉴)德惠市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中部,地处东经125°14′-126°28′,北纬44°32′-45°51′区间,北及东北隔松花江与松原市扶余市、榆树市和舒兰市相望,东南与九台市相连,西南与长春市郊接壤,西隔伊通河与农安市毗邻,处在长春、哈尔滨、吉林三大城市重心上。
京哈铁路、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东北三条物流大动脉平行从区内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总面积为309600公顷,人均占有土地5.53亩。
全市辖4个街道、10个镇、4个乡,总人口为83.98万人。
(一)地形地貌(地方土壤志)德惠市位于天山~兴安岭地槽褶皱南缘。
地质构造属中生界和新生界。
中生界为侏罗系的中~上统基底,上覆巨厚的早~中白系。
晚白里系层面缺失。
新生界为第四系直接覆盖于中白至系构造上,第二层面缺失。
德惠市地貌,按成因分为剥蚀堆积地貌和堆积地貌。
剥蚀堆积地貌主要是起伏不平的中白里系和第四系地层在地壳不平衡运动中形成的低丘陵和平原区,分布在饮马河东岸的松花江、杨树、达家沟、夏家店、大青咀一带;堆积地貌主要是分布在相对下降的各河床两侧的河谷平原,有漫滩和一级阶地。
市境地处新华夏第二沉降带,松辽断陷的东南部隆起边缘,在白里纪沉积地层之上广泛沉积了第四纪地层。
其中以中更新统黄土性沉积分布最多,构成了海拔200米左右的波状起伏冲积台地地形,属于东北平原东部山前冲洪积台地的一部分。
(二)气候水文(地方水利志)根据生态水文学,德惠市的水环境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和湿地三大类型。
这三种存在形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地表水受大气影响,地下水受地表水影响,湿地受大气降水和洪水影响。
地表水,主要有一江(松花江)、四河(饮马河、伊通河、沐石河、雾开河)。
这些江河在境内除松花江处于中游外,其余均为下游或末端,都属于松花江水系。
饮马河、沐石河是松花江的一级支流,伊通河、雾开河则是饮马河的支流,还有三级以上支流40余条,纵横分布于全境,素有“九河下梢”之称。
建国初期,境内湖泊遍布各地,面积较大。
但经50余年的人工和自然变化,有的变浅、有的面积缩小,有的己垦为耕地。
目前尚有百亩以上湖泊55处,面积958公顷。
其余大小坑塘数百处,总面积为3477公顷。
境内现有水库12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为跃进水库和高城子水库。
有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8座。
全市中小型水库总库容3143万立方米。
全市有各种沟渠水面4000多公顷。
地下水,为第四系砂、砂砾石孔隙潜水承压水和基岩孔隙裂隙水(构造裂隙承压水)。
水量极丰的全新统冲积砂、砂砾石孔隙含水层,分布于松花江漫滩阶地。
水量丰富的全新统冲积砂、砂砾石孔隙潜水含水层,分布在饮马河、伊通河漫滩阶地。
水量较丰富的晚更新统冲积砂砾石承压水区,分布在哈拉哈至边岗高平原边部及雾开河的岗地上,呈半球状分布在高平原的周围。
水量下等的全新统、下更新统冲积,冰水砂、砂砾石孔隙微承压水区,分布在高平原谷地及低丘陵谷地区。
以雾开河与干雾海河河谷为主。
水量贫乏的中更新统冲洪积亚粘土孔隙潜水区,分布在高平原地带,水质较好,为重碳酸钙钠型水。
地下水的化学性质,沿江河一带多为H-NC型,然后是H-CN型。
低丘陵和高平原区多为H-C型,局部地区出现了硫酸型和氯化型水。
近年来湿地面积大量缩减,2005年末,全市有沼泽地330.47公顷;苇塘31,274公顷;滩涂8150公顷。
德惠市属季风区温带半湿润地区,自1958年有观测记录以来,多年平均温度4.9℃比1980年升高0.5℃比1990年升高0.2℃,2000年,多年平均白照为2580.8小时,年日照2609.7小时,高于多年平均值,低于1999年的2673.5小时。
温度5~9月份,积温年平均为2916.2℃。
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多年平均降水量(1915~2005年)为520.13毫米。
年极度最低气温为值-39.92℃(2001年),年极端最高气温值39.82℃(2001年)。
全年太阳幅射量为118.7千卡/平方厘米,5月份最多,为14.2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为4.6千卡/平方厘米,全年光合有效幅射为58.1千卡/平方厘米。
作物主要生长季节的5~9月份光合总幅射及有效幅射分别为65千卡/平方厘米和31.8千卡/平方厘米,与大于10℃期间的光合有效值相近。
全年无霜期114天。
1993年至2000年,受厄尔尼诺气象影响,境内年平均降水量481.88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与历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且出现逐年减少迹象。
l~5月份降水只占全年8%上下,春旱时间由历年的平均30天,上升至50天左右,并连续发生阶段性高温、干热、大风天气,同时伴有沙尘暴天气。
1989~2000年,发生不同春旱年份占80%以上。
(三)土壤状况(地方土壤志)德惠市土壤分为8个土类,21个亚类,114个土种。
8大土类以黑土面积居首,面积为142350.19公顷,占8大土壤面积的44.25%;其次是草甸土,面积为110562.14公顷,占34.37%;黑钙土、冲去土、沼泽土、水稻土、泥炭土和风河土等六类,面积为68730.53公顷,占21.45%。
德惠市多数土壤层较厚,土壤肥力高,适宜性较广。
在114个土种中,有86个土种为宜农种。
5(四)土地资源状况(地方国土局网站)德惠市总土地面积为34.59 万公顷,农用地为28.59 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83 %。
其中有耕地25.38 万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8.77 % 。
农用地中有园地0 . 03 万公顷。
林地1.37 万公顷。
牧草地0.13 万公顷。
其它农用地1 . 69 万公顷。
全市建设用地为3.36 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0 % ;未利用土地(包括荒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土地、河流水面、苇地、滩涂等)2.63 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7 %。
土壤分为8 大类21 个亚类,其中80 %是比较肥沃的黑土类,属世界著名的黑土带,土壤肥力高,适合于五谷生长。
(五)社会经济状况(地方统计年鉴)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68亿元,同比增长29%,是2005年的2.1倍;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5亿元,同比增长45.6%,是2005年的4.5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5亿元,同比增长33.7%,是2005年的4.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1.4亿元,同比增长22.4%,是2005年的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3406元,同比增长14%,是2005年的1.9倍;农民人均收入实现6357元,同比增长8%,是2005年的1.5倍。
五年来,我市先后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国家农防林改造先进市”、“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吉林省招商引资先进市”、“吉林省工业提速增效工作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在长春地区率先获得省级卫生城市称号。
6二、目的与任务(一)目的农用地分等定级补充完善的主要目的是: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农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统一、严格管理,提高农用地管理水平提供依据;2、为科学量化农用地数量、质量和分布,实施区域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提供依据;3、为理顺土地价格体系、培育完善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资产合理配置,开展土地整理、土地征用补偿、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等工作提供依据;4、为实行农业税制改革,公平合理配赋征收农业税提供依据。
5、为规范农用地估价行为,保证估价结果客观、公正、科学、合理提供依据。
(二)任务根据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及其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对农用地的质量优劣进行综合评定,以全市为单位划分农用地等别,以乡为单位划分农用地级别,并评定级别基准地价。
完成农用地分等,完成一个镇的农用地定级估价。
三、工作范围本次农用地分等定级补充完善的工作范围是全市行政区内现有农用地和宜农未利用地,不包括自然保护区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永久性林地、永久性牧草地和永久性水域。
7四、工作程序与步骤xxx农用地分等定级补充完善工作主要包括:工作准备(20xx年x--x 月)、收集资料(20xx年x--x月)、农用地分等资料整理(20xx年x月----20xx 年x月)、农用地定级实地勘察(20xx年x--x月)、农用地分等定级补充完善报告(20xx年x--x月)几个阶段,具体程序包括:1、工作准备,包括技术准备和组织准备,技术准备主要是编写农用地分等定级补充完善任务书;组织准备主要是成立课题组,主要由本公司人员为主,并聘有关专家任技术顾问,组成xxx农用土地分等定级课题组。
2、收集资料(分等、定级、估价同时进行);3、确定标准耕作制度、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4、确定分等定级补充完善方法;5、建立分等指标体系和定级修正模型,并确定因素权重;6、编制“指定作物—分等因素—质量分”关系表;7、整理资料;8、将指定作物分等因素因子分值图附加到二调地图;9、外业补充调查;10、编制分等因素分值图;11、计算样点的指定作物土地利用系数、综合土地利用系数并编制综合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图;12、计算样点的指定作物土地经济系数、综合土地经济系数编制综合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图;13、划分分等单元并编制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单元图;814、计算单元因素分值;15、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分;16、查光温、光温生产潜力指数、产量比系数;17、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18、计算分等指数;19、农用地分等补充完善并进行校验;20、设标准样地;21、定级修正因素分值的计算;22、编制修正因素分值图;23、划分定级评价单元并编制农用地定级评价单元图;24、计算定级指数;25、划分农用地级别并校验;26、计算样点地价;27、计算级别基准地价;28、编制宗地地价修正系数表和说明表;29、制图、面积量算、汇总统计、编写报告五、现阶段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1、工作任务以各县最新土地调查成果图件为工作底图,更新有关资料数据,对现有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进行补充完善,以保证成果的现势性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