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秦朝一统

秦朝一统

八年级社会第四单元第一课第四目秦朝一统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过程、原因及历史作用,并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掌握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并通过分析措施的利弊,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秦始皇功过的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从物。

本课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为什么能够实现统一?统一中国有哪些历史作用?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分别有什么积极、消极作用?(这是中考的重点内容,b级要求,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并加以落实)
3、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引导学生要学会用一分为二、辩证地观点加以分析)
课件及教学思路说明:
步骤一:新课导入
师:播放电视剧《秦始皇》的主题曲,让学生猜一猜这段音乐可能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并说出你们猜测的理由。

(课件龙图案链接)
(设计意图:一方面主题曲的播放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通过歌词,学生对秦始皇这一历史人物有个初步的认识)
步骤二: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一、统一中国;二、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通过创设一个情境——“我来当导演”统领新课课堂。

我来当导演——假设有一家公司聘你为导演,要你编导一部电视剧《秦始皇》,你可能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拍摄?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概括为两个方面:一、统一中国;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之后教师逐一详细介绍。

一、统一中国
1、出示《战国形式图》,回顾战国时期的社会形势——七雄并立;战乱不断;为能够在争
霸中取胜,各国纷纷进行改革┅┅
2、猜一猜——面对战国后期的严峻形势,秦王嬴政采会采用哪一种战争策略来实现自己“一
统天下”的大业?
(龙图案链接“秦灭六国形势图flash”,介绍秦王赢政采用了远交近攻、各个击破这一战争策略来实现国家统一,并强调秦始皇统一的时间、都城)
3、思考——秦始皇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统一,你认为秦始皇能够实现国家统一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生:①连年战争,老百姓渴望统一
②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拥有一支威武雄壮的军队。

(链接:秦始皇兵马俑,再现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威风场面)
③秦王赢政雄才大略,并采取正确的战争策略。

④六国没有联合起来。

……
师:秦王嬴政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顺应了历史潮流,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4、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有什么历史作用?
生: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

师:(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立即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民族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建立中央集权制
1)出示《中央集权制示意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中央集权制的最大特点——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

提问——那么秦始皇是如何确立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呢?
确立皇帝制
介绍“皇帝”称号的由来:古代历史上有三皇五帝,嬴政认为自己德盖三皇,功过五帝,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

嬴政还自称为“始皇帝”,子孙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万世皇帝。

但遗憾的是秦朝只经历了二世皇帝就灭亡。

中央实行三公制
中央三公的主要职责:丞相主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相当
与现在的总理;御史大夫主要是负责监察工作,监察百官,相当与现
在的中纪委书记;太尉主要是管理军事,相当与现在的中央军委主席。

中央三公的产生:由皇帝直接任免,对皇帝直接负责。

地方实行郡县制
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郡和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

郡长和县令都有皇帝直接任免。

(总结)通过这三种制度,秦始皇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

而这种集国家最高权力于皇帝(中央)的制度,我们就称之为中央集权制度。

2)秦始皇创制中央集权制度有什么作用?
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加强皇权,但同时也导致了君主专制。

2、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1)出示漫画——《一个战国人孔虚的商贾经历》,通过漫画,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秦始皇统一前各国货币、度量衡、文字的不同及给社会带来的诸多不便。

(见课件)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就下令统一货币、度量衡:
(出示统一前各国不同的货币)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下令推行的是哪种货币?圆形方孔钱有何优点?
度量衡——秦始皇统一后,在全国推行的就是秦国的度量衡标准
(出示统一前各国不同的文字)秦始皇统一后,下令推行的是哪种文字?
2)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生: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的交流。

3、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统一文字(已介绍)
★焚书坑儒
1)播放录象(截取前面一部分),了解焚书坑儒的大致内容。

2)练一练——秦始皇“焚书”时不可能被留下来的书是()
A、《诗》
B、医药书
C、占卜书
D、农业书
3)观点碰碰——同学甲:“焚书坑儒”使得秦始皇统一了全国的思想,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提问——你是否认同这位同学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焚书坑儒”给历史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巩固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一方面也体现了秦始皇的暴政,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同时这次焚书坑儒也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
4、交通——统一车轨、修建驰道
师:统一车轨、修建驰道有何作用?
生:促进交通的发展
5、民族——南伐越族修灵渠,北击匈奴筑长城
1)修灵渠、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修灵渠:南伐越族时解决军粮运输问题;筑长城:防御匈奴的进攻)
2)(出示《灵渠示意图》)独具慧眼——找一找哪一条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灵渠?你的判
断依据是什么?(生: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出示秦、汉、明长城示意图》火眼金睛——找一找哪幅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长城?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生:秦始皇下令修筑的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3)秦朝灵渠、长城的修筑,对历史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灵渠的开通成为后世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长城的修建,防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

4)灵渠长城的修筑,谁付出的汗水最多吗?
(介绍)为修建这条长城,当时的老百姓承受着繁重的徭役和赋税,生活苦不堪言。

为此,我们民间有了一个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这个故事反映的就是修建长城带给人们的深重灾难!除此之外,秦始皇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大兴土木。

光修建阿房宫和郦山墓就征发70多万劳力。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以法家思想为主要治国思想,强调用重刑来治理国家,秦始皇当时制定了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等严酷的刑法。

为长生不老,派方士到东海求仙药,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

步骤三:新课小结
秦始皇,有人说是"千秋一帝",有些人说是"暴君",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你是如何看待秦始皇的?
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征越族,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称雄的分裂局面,建立起疆域辽阔、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他不愧为中国古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但他统治残暴,焚书坑儒,滥用刑法,修建豪华的宫殿、陵墓,耗费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步骤四:课堂练习
见课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