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
五、远征伟大意义
• 国际意义: •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 • 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
五、远征伟大意义
• 国内意义: • 保证了国际交通线的通畅,为抗日战争取
得最后胜利提供了物质保证 •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六、让我们牢记
• 主力为第200师
• 重创日军第55师团
• 但面对优势兵力终告 撤退。
• 仁安羌救援
• 主力为新38师
• 救出7000多英军及500 多传教士、新闻记者、 日军战俘。
仁安羌战斗中立有殊勋的远征军新38 师113团团长刘放吾的奖章执照
三、战争第一阶段
• 中英协同不力 • 多头指挥 • 日军的军事优势 • 最终导致本阶段的军
四、战争第二阶段
主要战役:国内远征军方面 • 攻克腾冲
四、战争第二阶段
主要战役:国内远征军方面 • 松山战役 • 难度最高 • 最为惨烈
四、战争第二阶段
松山战役遗址中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落
四、战争第二阶段
两军会师
• 第二次入缅作战,中 国驻印军伤亡1.8万余 人,歼灭日军4.8万余 人,解放缅甸土地约 13万平方公里。滇西 中国远征军伤亡67403 人,歼灭日军21057人, 解放滇西全部土地约 3.8万平方公里。中国 远征军完成了中国战 略大反攻的全面胜利。
不容青史尽成灰 ——中国远征军
一、国际形势 及背景
1941年8月,《大 西洋宪章》签署, 国际反法西斯同 盟开始逐渐形成。
一、国际形势 及背景
1941年12月,日 本偷袭珍珠港, 二战规模达到顶 峰。 同盟国发表《联 合国家宣言》。
一、国际形势 及背景
日军进攻东南亚, 缅甸(英属)岌 岌可危。
• 以第96师为例,出国作战 时官兵总数为9863人,战 斗中减员4081人,失踪453
人,撤退过程中却死亡 2000余人,全师仅存3000 余人。
四、战争第二阶段(1943-1944)
四、战争第二阶段
重整旗鼓接受全美式装备和训练的中国驻印军
四、战争第二阶段
主要战役:驻印军方面 • 攻克密支那
事失败
Hale Waihona Puke 、战争第一阶段悲壮的撤退因撤退路线被日 军截断,为防止 被日军两面夹击, 远征军不得不选 择从缅北自然条 件及其恶劣的野 人山撤退。
三、战争第一阶段
远征军第一次入 缅作战,出动 103000人,伤亡 56480人(绝大部分 在胡康河谷野人 山)。日军伤亡约 45000人,英军伤 亡1.3万余人。
二、国内形势及需求
二、国内形势及需求
二、国内形势及需求
• 四大外援通道,二断、一不佳。 • 香港、桂粤和滇越、新疆、滇缅 • 必须确保滇缅公路畅通
三、战争第一阶段(1942)
中
国
军
队 主
杜聿明
戴安澜
要
将
领
孙立人
三、战争第一阶段
盟 军 主 要 将 领
史迪威
亚历山大
三、战争第一阶段
• 同古保卫战